▼
一直关注我们的真爱可能知道,意外艺术是很少做诗歌的。
虽然同为艺术,但是文学和一幅画、一座雕塑的审美体验,还是不一样。
但是今天,我们必须来和大家说一说诗歌。
因为这个人,他走了。
诗人,余光中
▼
很多人都知道余光中那首著名的《乡愁》。当年写这首诗,余光中只用了20分钟就一气呵成。
然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写出那么真挚感人的“乡愁”的余光中,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并没有自己的“故乡”。
所以1971年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那短短的20分钟里,他才能一气呵成大笔挥就,写下了20多年的惆怅凝结成的这首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但是我相信多年后的今天,只要提起名字,很多人都还能一下回忆起这首并不复杂的小诗。想起其中清清浅浅,却又隽永流长的思乡惆怅。
▼
其实如果仔细去看余光中的诗,会发现他的用词用句都非常简单。
但是它们好像就是有一种魔力,让人即使在多年后还是一下就能回忆起那种朗朗上口的韵律和浓得化不开的情感。
《当我死时》节选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他会像一个邻家的老爷爷,用儿歌一般的节奏,用反复的节拍,把心中的情感,一层层唱给你听:
《乡愁四韵》节选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但更多时候,他是一个故事的讲述者。
你会发现,他心中有那么浓烈的情感,但是他从来不会直接去呐喊,去咆哮。就是用我们生活中会出现的场景,清清浅浅地给你讲一个很美的故事。
他讲见心上人的欢喜:
《绝色》
若逢新雪初霁
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他讲阴阳两隔:
《中元夜》节选
月是盗梦的怪精,
今夕,回不回去?
彼岸魂挤,此岸魂挤
回去的路上魂魄在游行
而水,在桥下流着
泪,在桥上流
他讲青春,讲爱,讲悸动:
《碧潭》节选
八点半。 吊桥还未醒
暑假刚开始,夏正年轻
大二女生的笑声,在水上飞
飞来蜻蜓,飞去蜻蜓
飞来你。如果你栖在我船尾
这小舟该多轻
这双浆该忆起
谁是西施,谁是范蠡
而除了儿歌般的韵律和朴素温暖的故事,我觉得可能更可贵的,是在于他常常像一个看透了世间一切繁华纠结的智者。
恰恰因为看透,所以他反而用最简单最通透,甚至还带点儿幽默调侃的语言,去描绘最深刻的生命主题与情感。
他说李白的一人抗衡一个时代的不羁,除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还会说,李白啊: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而对祖国的思念那么深厚,他最后的落脚点,反而到了“食”之一事上:
《当我死时》节选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
回想他写过的这些诗,无论是爱情、自由、理想、生死、故乡,哪怕是再沉重的命题,在他的讲述里,竟然都是不沉重的。
愁绪会有,但不寂寞萧索。激情会有,但不愤懑难平。
二十多年与故乡的阔别,夹杂了多少遗憾与纠结。但是在他那里,却是最清浅朴素的语言,一枚邮票,一张船票,一方坟墓,一湾海峡……
道明了愁绪,却更有道不尽的思念与柔软。
而现在,思念故乡一生的先生,真的可以回家了。
▼
前文中的讲述,我们介绍了余光中许多经典作品。而今天的最后,希望能和大家来认真读一首先生的诗。
这首《今生今世》,是余光中先生为悼念母亲而写。
你会发现人生真的很奇怪,开始拥有的那一刻起,其实就是开始失去的过程。这种失去甚至不仅仅限于亲情。
亲人,初恋,青春,健康……
但是,好像在你真正接受它会失去的那一刻,一些东西,也会就此沉淀在你的生命中。
所以这一次,我想邀请你记录下那些告别的瞬间,也希望那些瞬间永远不会被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