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园林植物不仅可以观花,还可以赏叶,而赏叶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可以用手来触摸。很多园林植物的叶片都有毛,但真正能称得上毛茸茸,对人的心理能起到治愈作用的恐怕还真是不算多。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两种具有毛茸茸的叶子的园林植物。

绵毛水苏

上海青叶子变成了心形(科普毛茸茸的叶子)(1)

绵毛水苏(Stachys lanata)是唇形科水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绵”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也见于春秋著作《左传》,属会意字,由帛和糸会意,表示取丝相连结成帛类物的意思,引申指如丝绵那样绵绵不绝,又引申指像绵一样单薄软弱。绵毛水苏几乎全身都长满了白色绵毛,像兔子耳朵,软绵绵的,而棉字只表示棉花,因此绵毛水苏的“绵”不能写做“棉”,同理丝绵木的“绵”也不能写做“棉”。

上海青叶子变成了心形(科普毛茸茸的叶子)(2)

上海青叶子变成了心形(科普毛茸茸的叶子)(3)

绵毛水苏高可达6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密被有灰白色丝状绵毛。基生叶及茎生叶长圆状椭圆形,长约10厘米,宽约2.5厘米,两端渐狭,边缘具小圆齿,质厚,两面均密被灰白色丝状绵毛,侧脉不明显,叶柄近于扁平,密被灰白色丝状绵毛,基部半抱茎。它的花序是由一层层轮伞花序向上密集组成的长10~22厘米的穗状花序,有时在此花序的最下方1~3个轮伞花序远离。花色紫红,花期7月。

上海青叶子变成了心形(科普毛茸茸的叶子)(4)

绵毛水苏原产巴尔干半岛、黑海沿岸至西亚,近年来引入我国,多用于花境,质感柔软,活泼可爱。它喜光,稍耐荫;耐寒,在北京可以露地越冬;较耐旱,不耐涝,宜种植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土壤过于粘重则块茎容易腐烂。叶片的绵毛具有一定疏水性,但如果长时间被水浸泡或粘在地面上也容易腐烂,因此在养护时需保证其叶片的生长空间。

银灰鼠尾草

上海青叶子变成了心形(科普毛茸茸的叶子)(5)

上海青叶子变成了心形(科普毛茸茸的叶子)(6)

银灰鼠尾草(Salvia argentea)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属名Salvia来自拉丁文salveo也就是to heal,to save,疗愈与拯救的意思,而种名argentea说明了其原产地是阿根廷。的确银灰鼠尾草毛茸茸的叶片十分“治愈”,让人忍不住想触摸一下。与绵毛水苏的叶片不同,银灰鼠尾草的叶片更宽一些,而且叶缘锯齿明显。相比之下它的白色唇形花就显得没那么出彩了,因此有不少人园艺爱好者都把它当成纯观叶植物,在花序伸长时就将其修剪掉了。

上海青叶子变成了心形(科普毛茸茸的叶子)(7)

银灰鼠尾草与绵毛水苏生态习性十分相近:喜光,稍耐荫;耐寒,在北京可以露地越冬;较耐旱,不耐涝。它叶片的高级灰是花境中起平衡色调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晴朗的夜晚,银白色毛茸茸的叶片将皎洁的月光反射,其美感让人如痴如醉,与那些观花植物形成了鲜明对比。

图文:陈宇峰

排版:孙 凯

上海青叶子变成了心形(科普毛茸茸的叶子)(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