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如何分析溶液的成分(中考复习溶液浓度)(1)

1溶质质量分数

(1)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时应明确:

①溶质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所指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也可以是不饱和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也可以是浓溶液。

②溶质质量分数是质量之比,用百分数来表示般与温度无关。

③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含义是指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质量为10份。

④某物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只有在不超过其最大溶解范围时才有意义。例如在20℃时,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为26.5%,此时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继续向溶液中加入溶质也不会再溶解,浓度也不会再增大。因此离开实际去讨论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NaCl溶液是没有意义的。

中考如何分析溶液的成分(中考复习溶液浓度)(2)

(3)含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多少。如100g10%的NaCl溶液中含有10 NaCl,不要误认为是100g水中含有10 g NaCl。

中考如何分析溶液的成分(中考复习溶液浓度)(3)

(4)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

中考如何分析溶液的成分(中考复习溶液浓度)(4)

(5)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①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进入溶液的溶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如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 NaCl NaCl放入50g水中溶解后,溶质的质量只能是18g

②溶液的质量是该溶液中溶解的全部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溶质)。

③计算时质量单位应统一。

④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时,必须分清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

a.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其溶质指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如CuSO4·5H2O溶于水时,溶质是CuSO4

b.当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如Na2O溶于水时发生如下反应:Na2O H2O=2NaOH,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生成的NaOH的质量/(原Na2O的质量 原水的质量)×100%

c.若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有沉淀或气体生成,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该溶质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加入的不溶部分的质量)]×100%。

中考如何分析溶液的成分(中考复习溶液浓度)(5)

本文由初中化学大师原创,欢迎关注,一起涨知识!

允许非盈利性引用,并请注明出处:“转载自初中化学大师”字样,以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版权归原作/译者所有。未经允许,对非法转载者,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