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卫是明代的海防工程,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当初是为了抵御倭寇袭扰而修建的沿海军事重镇。它起源于明代特有的军民合一的管理体制。卫所制度是明朝的一种主要军事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
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的设计,"跨府设卫,连县设所",灵山卫由当时的莱州府管辖,浮山所、雄崖所属于鳌山卫,灵山卫下辖后所在胶州,前所位于现琅邪镇夏河所,左所在灵山卫城内。往南就是青州府所辖的安东卫,下辖左所石臼所、后所涛雒所,右所安东卫本所。沿着中国东部沿海,东到鸭绿江口的丹东卫,南到广东的番禺卫,最盛时有58卫、89所,绵延4000余公里,构成了东南沿海的防御链条。
1372年(洪武5年)右丞相魏国公徐达,派遣指挥佥事朱兴来此建造灵山卫土城,以防倭寇。历史上曾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它东接即墨的鳌山卫,南联日照市的安东卫。在山东设立宁海卫(牟平)、莱州卫、登州卫(蓬莱)、青州卫、鳌山卫、威海卫、成山卫(荣城)、靖海卫(荣城)、大嵩卫(海阳)、灵山卫、安东卫(日照)。构成了明代沿海防卫的链条。建成后,城周为三里,围墙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二尺五,东西南北各有城门,护城河深为二丈五尺,宽二丈。
第二次于永乐二年(1404年)指挥佥事郭崇又大兴土木,城池周长扩建为五里,外包以青砖,四门加城门楼,增铺所十余所。
第三次于弘治元年(1488年),分巡副使赵鹤令檄指挥使再次重修,四方设门,四门加楼,东曰朝阳,西曰阅武,南曰镇海,北曰承恩。
历经三次营建,灵山卫城城池整齐,规模宏大。呈正方形,城墙两面转砌,中间以黄土夯实。城开四门,门洞上方皆有门楼。城中的十字大街贯穿所城东西南北,街面宽敞,形若棋盘,布局对称,因南面海上有灵山岛,卫以山得名,故叫灵山卫。。《灵山卫志.建置志》载:"四门洞达,街为十字,均齐方正,形若棋盘,巷口有石若棋子,中有界河自北水门入,由南水门出,汇于城南,渐次归海。"城中分东、西、南、北四街,建有卫署、学宫、经历司、仓廒等。城东有演武场,建有将台、厅堂。城外还有社稷坛、风坛、云坛、雷坛、雨坛、先农坛、城隍庙、关帝庙、玄武庙、三官庙、三司庙、马神庙、观音阁、福寿寺、朝阳寺等宗教教建筑;有文林坊、柱史坊等坊表建筑;有通济桥、长平桥、迎鹤桥、小石桥等桥梁建筑。
灵山卫是一座海防城市,它集军、政、民于一身,既是沿海国防的重要卫城,又是沿海军政要地,按照当时的话说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其地位非常重要,品级也很高,卫指挥使为正三品职级,相当于军队的师职,地方的地级市。不仅各种军事职能齐备,而且民事管理职能也很完善,管辖的行政区域远大于地级市,而且它还具备军屯、民屯制度,财政职能直属于兵部、户部管辖,建制上早于青岛开埠近三百年,直到清朝雍正十二年才降格成为灵山巡检分司,但职级上仍和当时的胶州平级。
清雍正十二年(1734)撤卫划归即墨,裁并后,古城日渐荒废。卫城于道光年间开始倒塌,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只留下四门和部分城墙,上个世纪60年代年代初期还保留有西阅武门和部分残墙,目前几乎全部拆除,只有重建的城隍庙和两株600余年的银杏树。有道是:“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