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夕,大学城实验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由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组织的“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宣传口号征集活动。

至善学子围绕活动主题,聚焦文化自信,结合济南历史和自然特征,创编出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历史底蕴、易于传诵、富有情感的口号。为弘扬济南在勇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四连冠”,助力文明校园和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贡献了力量。

舜德恩泽华夏,大儒泉水人家

解读:舜发际于济南,造福济南百姓,是具有历史性的道德典范,是济南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的最好象征之一,在华夏历史同样拥有极其深刻且美好的教育意义。儒家文化从起源到传承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百家争鸣时期熠熠生辉,在亚洲乃至世界都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影响,如今在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儒家文化仍有着时代的教育意义,同时,众所周知泉水是济南的一大闻名景观,“七十二名泉”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赞,以舜,儒家文化和泉水写就宣传标语,既有着历史韵味,又彰显了济南独特的自然风光。——2021级3班焦燃

济水之南,泉傍荷花杨柳探;

南舜北辛,山走经纬佳人盼。

解读:济水之南,有一座城,这里泉傍荷花,杨柳相映。舜曾躬耕与此,于是有了“舜耕”“舜井”。北辛文化在此存留痕迹。群山环抱,经纬倒置,横横纵纵的大道将这座城创造。佳人将伞撑起,盼望着千千万万个四季在雨中流转。此城为济南。——2021级13班殷舒

济水之南,漱玉千泉淙淙流淌历史记忆,翻腾向前;

太行以东,齐烟九点岿然挺立蓬勃生机,未来可期。

解读:首先是运用对偶的句式,使句子朗朗上口富有音韵性,其次在每个分句开头点明济南地理位置。第一句中提到了济南的重要标志——泉水,而且由此引申出李清照的楹联,再点明济南丰富的文化底蕴,悠长的历史背景,上半句就主要体现了济南的古典历史美感。第二句里也提到济南的山川,运用“齐烟九点”这一成语典故,提现当今的济南已经飞速发展,表现像山川一般挺立的发展状态,也体现了对济南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2021级15班黄小瑜

济水之南泉汩荷秀,齐鲁之子心清暖留

解读:齐鲁大地历史源长,最初的济水孕育着此地万千子民,后黄河汇入更是奔涌万千生机。汩汩泉水沁润荷莲柳林 ,水软山温之景也孕育着善良淳朴的济南人:心地淳良,让济南城遍布温情。——2020级17班张卜瑞

泺邑龙山,大世之巅

——2021级12班 崔季瑞

掬一汩清泉与旁友,行仁于身;

遗一段荷香给他人,德存于心

——2021级13班 李浩然

荷香绕泉城,文明存心间

——2021级14班 李晓洁

文明城名济,典范自在南

——2021级17班 翟庆祝

踏过泉畔只听笑声阵阵,穿经柳梢又见文明一新

——2021级18班闫泳霏

塑泉城文化精神,展孔孟文明风采

——2020级1班马楚涵

泉润古今甲天下,共创文明树新风。

——2020级6班刘寿延

“泉”心之行获明城,“泉”意之举惠万民

——2020级8班谭皓中

二安故里,文韵泉城。

一滴泉水感受泉城温度,一份文明助推历史名城。

一枝一叶软实力,一言一行典范城。

湖光山色映清泉,和衷共济向未来。

文润古今,泉甲天下。泉润千年,水和天下。

泉水情,济南情。

——2020级10班胡嘉诺

一泉一柳养文化软实力,一心一力创文明典范城

——2020级11班班艾之涵

荷绽明湖里,泉涌心头上。清月照家府,舞剑弃国疾。

四年文城创,典范又何难?你我携手起,一展文明彩。

——2020级16班张梾城

街道社区新时代文明口号和标语(我来创编文明泉城口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