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球茎腐烂病的发病根源及防控对策,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藏红花球茎栽培简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藏红花球茎栽培简单(藏红花球茎腐烂病的发病根源及防控对策)

藏红花球茎栽培简单

藏红花球茎腐烂病的发病根源及防控对策

藏红花( Crocus Sativus L. )又名西红花、番红花,是鸢尾科番红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藏红花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消肿止痛等功效。种植藏红花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在浙江、上海等地广泛种植。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藏红花球茎腐烂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严重的烂球率 60%以上,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研究发现,藏红花球茎腐烂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镰刀菌和炭疽菌,在秋季时发病率最高 。

1 藏红花球茎腐烂病病原分析

藏红花球茎腐烂病病症为带菌球茎出芽时,芽头上呈现黄褐色水渍状,气温高、湿度大时病斑扩展速度加快,引起芽头腐烂,进而死亡。大田栽培根、球茎盘染病时产生黄褐色凹陷病斑,病斑边沿不整齐,后腐烂,鳞茎皱缩干腐。病斑椭圆形,略凹陷,病健交接处很明显,约 10~30mm。病斑部有灰黑色霉层,边沿呈浅红色,幼芽弯曲、倒塌。

张国辉等人通过对藏红花球茎腐烂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发现藏红花球茎腐烂病是由镰刀菌和炭疽菌交互侵染引起的。藏红花生长期在秋季 8~9 月,藏红花免疫力差,且在藏红花发芽长 4~7cm 时发病率最高。而在此期间的炭疽菌跟镰刀菌正是频发时期,如幼种没有严格消毒、生长环境高温高湿没有及时通风、种植地泥土不适宜藏红花生长或种植过程中使用了浓度过高的农药,就会使藏红花产生腐烂病 。

3 炭疽菌抑制方法

炭疽菌是一类全球性分布的植物病原真菌,尤其在热带、亚热带引起谷类、水果、蔬菜等多种作物采收前后炭疽病发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针对炭疽菌的防治也可从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两方面入手。

3.1 生物防治 张爱玉等人通过配制不同的浓度的韭菜汁研究了其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韭菜汁处理均对香蕉炭疽病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其抑制病菌孢子萌发与菌丝开始扩展的天数越多,当浓度≥20%时,香蕉炭疽病完全失去活性不能萌发。在活体接种试验中,各浓度韭菜汁都能抑制接种的催熟香蕉在 20℃条件下香蕉炭疽病的发病率,其中浓度为 20%韭菜汁的抑制效果好于其他浓度的处理 。刘淑宇等人研究绿色木霉发酵液对芒果炭疽病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绿色木霉发酵液能够破坏炭疽病细胞完整性,抑制芒果炭疽病生长 。冯卫华等人发现绿色木霉有抑制芒果炭疽病的作用且水杨酸有利于绿色木霉对芒果炭疽病的抑制作用 。汪茜等人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对柑桔炭疽病菌具有拮抗活性,其活菌悬浮液在 PDA 平板上对柑桔炭疽病菌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而灭菌发酵液和去除菌体的发酵液菌无抑菌效果 。研究表明,浓度为 20%的韭菜汁对炭疽病有明显抑制作用,绿色木霉发酵液可以抑制炭疽病生长,而水杨酸有利于绿色木霉对炭疽病的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对炭疽病有拮抗活性。

3.2 化学防治 陆铮铮等人测定了 70%甲基托布津、50%福美双、42%克菌净 3 种杀菌剂对胶孢炭疽病的毒力,结果表明 70%甲基托布津对胶孢炭疽病的毒力最强 。陈圆等人用 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咪鲜胺盐、75%百菌清可、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乳油、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7 种药剂对槟榔炭疽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 50%咪鲜胺盐可湿性粉剂对槟榔炭疽病菌抑制作用最强 。刘霞等人测定了 95%咪鲜胺原药、97%戊唑醇原药、95%三唑酮原药、98%多菌灵原药、95%甲基硫菌灵原药、85%代森锰锌原药、95%福美双原药 8 种常用杀菌剂对胶孢炭疽病的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在供试的 8 种杀菌剂中咪鲜胺、戊唑醇、三唑酮对菌株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建议在核桃炭疽病发病的不同时期,轮换使用咪鲜胺、戊唑醇、三唑酮、异菌脲、代森锰锌等杀菌剂,以有效控制该病 。王玉英等人测定 97.2%百菌清、94%嘧菌酯、96%戊唑醇、98%抑霉唑、95%溴菌腈、98%多菌灵、92%异菌脲、97%咪鲜胺等 8 种杀菌剂对橡胶炭疽病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活性。结果表明百菌清对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效果较好 。曹志华等人测定了 25%咪鲜胺 EC、80%波尔多液 WP、80%多菌灵 WP、70%代森锰锌 WP、70%硫磺锰锌 WP、10%苯醚甲环唑 WG、80%福美双 WG、21%硅唑多菌灵SC、45%石硫合剂 CR、75%百菌清 WP、100%硫酸铜CR、95%炭疽病分 WP 等 12 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毒力最强的为 10%苯醚甲环唑 WG,21%硅唑多菌灵 SC、25%咪鲜胺 EC 次之;100%硫酸铜结晶和 70%代森锰锌 WP 的毒力最差 。陶金华等人研究了 5 种酚类物质和 7 种化学杀菌剂对枇杷炭疽病病菌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结果显示酚类物质中,苯酚抑制效果最强;对苯二酚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显著;7 种化学药剂中汤普森甲托、施保功对枇杷炭疽病抑制效果较好,汤普森甲托对枇杷炭疽病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 。彭好翌等人测定了常用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菌胶孢炭疽病和尖孢炭疽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咪鲜胺、好力克、苯醚甲环唑对 2 种辣椒炭疽病菌毒力最强,联合毒力测定表明:咪鲜胺与灭菌丹、多菌灵、甲霜·恶霉灵配比混合,均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 。桑维钧等人对米槁炭疽病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为米槁炭疽病由胶孢炭疽菌引起,选用了 5 种常用杀菌剂进行室内筛选实验,其中 18%使菌克和 70%甲基硫菌灵对米槁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59%退菌特等药剂抑菌效果不明显 。曾祥国等人发现好立克、丙环·咪鲜胺、施保功对草莓胶孢炭疽病病菌毒力最强 。

4 藏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方法建议

4.1 农业防治 选干燥地块种植藏红花,并进行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施肥注意科学配方施肥,使用充分腐烂的粪肥,通过增施磷钾肥来提高植株抗病力;注意水分控制,适时灌溉,雨后及时疏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在贮藏藏红花球茎时必须剔除受伤或有病球茎,以防球茎变质及病菌的感染蔓延。

4.2 生物防治 绿色木霉对尖孢镰刀菌和炭疽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利用具有拮抗作用的绿色木霉菌株,在发病初期开展生物防治。

4.3 化学防治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内吸性杀菌剂,在藏红花球茎栽种前,用 50%多菌灵1000 倍液浸种 10~15 分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防治方法;或在播种前用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 15 分钟,晾干后播种;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洒25%苯菌灵乳油 8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 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600 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