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2点43分,淳安县档案馆接到一份线上查档申请,“查询离婚协议书信息”。
34分钟后,查询人王女士的手机上跳出了一条短信“经查,档案在本馆,已寄出”,还附上了快递单号。
这是浙江省档案馆联合省域内百家综合档案馆,在2018年12月推出的“手机查档服务”。
那么,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去查档?都在查什么?这些线上功能在我们生活里实用吗?
服务上线3个月后,钱报记者去浙江省档案馆位于杭州丰潭路上的新馆转了一圈,在查档后台看了看,答案还挺出乎意料的。
有人找到祖父唯一的照片
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去档案馆查过档案,毕竟正儿八经跑一趟档案馆,实在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异地查档,还得带着身份证明、申请材料跑好几趟。
但其实,从2016年起,浙江省就启动了网上查档平台开发。2017年11月,浙江档案服务网(http://www.zjdafw.gov.cn/)正式上线,实现“一网查档、百馆联动”,查档“最多跑一次”或“零上门”。2018年12月,又推出“手机查档服务”。
浙江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全省范围内综合档案馆微信查档的省份。
好用吗?浙江省档案馆电子档案管理处处长王肖波给我们看了一组后台数据:
2017年11月到12月,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平台产生查档457件。但到2018年,全年增加到了4927件。2019年截至3月5日,共有2102起查档。这其中,手机移动端的查档服务开通3个月来,就收到近600起申请,数量几乎是翻倍增加的。
王肖波说,《档案法》规定,档案满30年才开放,也就是说,全省国家综合档案馆已接收进馆的档案,只要是在1988年之前的,除了涉及机密、国家安全、他人隐私外,在无损国家和个人利益的前提下,现在都可以提供查询利用服务。
比如,一位周先生就通过网上查档,找到了祖父唯一的照片。
抗战时期,周先生的祖父在浙江兰溪兵站医院救治伤兵,1941年不幸殉职,照片在“文革”中被毁。2018年3月30日,周先生在浙江档案服务网上提交了一份档案申请,想找找祖父的照片。省档案馆工作人员接到平台短信查档提醒后,在省档案馆馆藏民国人物图库中找到了影像,第一时间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周先生。
涉民档案中婚姻情况查得最多
查档案,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个人问题。
从出生、求学,到工作、婚姻,以及置产置业、医疗社保等等,档案证明就是我们的人生轨迹。王肖波说,与民生相关的,涉及当事人本人,哪怕不到30年,只要不需经过开放鉴定手续,比如社保、医保、培训、表彰等,这些与个人有关的材料都是可以查的。这些涉民档案中,可以查询到已经接收进馆的婚姻登记档案、移民档案、知青档案、企业职工档案、土地承包登记档案、山林承包登记档案等。
那什么档案查得最多?工作人员一查数据,是婚姻档案,居然占了总申请量的一半。
“我们已经与民政婚姻登记处开展合作。”王肖波说,这样除了方便大家查档,还提高了婚登处的办事效率。“我们设立了一个查档容缺机制。比如,婚登处接到某人补办婚姻证明的申请,发现缺少婚姻档案证明材料,就可以利用在浙江档案服务网上的专门账号,直接发起内部的查档请求,限时30分钟办理完毕。当事人不用再跑一趟档案馆,直接在公证人员协助下就能把办证材料补齐。”
王肖波还讲了一个跨国查询婚姻关系的例子。叶先生与妻子定居美国,叶先生的哥哥在台州办理房产公证,需要他们的婚姻关系证明。时间紧迫,申请人却不在国内,怎么办?台州市档案馆向叶先生发送了网上查档教程,一步步指导他,完成公证。
不过,按照现行制度,个人档案还没有纳入综合档案馆管理的范围内,都保存在各个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接下来要破解实现的就是综合档案馆与专业档案馆、各个单位档案室的资源数据共享。虽然不能百分百将个人所有的档案都调出来,但是至少可以根据检索,查到相关档案的去向线索,找到你曾经清楚连贯的人生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