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秋日画卷的散文(群山李昕昕)(1)

李昕昕,酷爱文学、摄影,现就职于昭通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羊羊羊

老家养羊快十年了,羊,也是我儿时最多的记忆。

昔日的艰辛历历在目。那时家徒四壁,因父母走的早,剩下我们三姐弟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常常连吃的都顾不上。奶奶年迈,终日为早茶晚饭忙里忙外。爷爷背着自家土鸡蛋孵化出来的小鸡雏,走了几十里山路变卖,小鸡变成了鹅,鹅又变成羊。就这样,一步一步走来,爷爷奶奶用粗糙的双手,为我们搭起了筑梦的摇篮,因为是羊维持着生计,羊厩门口也不时演绎着生死别离。

记得小时候,每天放学,书包都来不及放下,就要赶着四五只羊到地里吃草。小羊一到野外,腾跃撒欢,一边“哞哞”欢叫,一边贪婪地啃着鲜嫩的青草。只有羊儿吃到了食物,我才能安心地拿出作业来写。小羊吃饱了,我再背起它们的夜宵——刚割的一捆嫩草,踏着落日余辉,匆匆回家。翌日清晨上学前,端一盆清水放到羊圈里,抓一把青草扔在小羊身旁。儿时除了上学外,随时都念叨着羊儿,眼看着可爱的小羊一天天长大,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因为性子温顺,渐渐的,羊便成了我最好的伙伴。周末和假期,我背着荞饼,羊儿在草海里徜徉,吃饱了就趴在草地上看我读书写字,陪我看日出日落,听我诉说着我的心事。大山里的孩子,生活在方寸之间,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只有羊叫声在山谷回荡,手里的拙笔涂画着远方……

每年开春,就到了修剪羊毛的时节,爷爷要在下午阳光和气温都适宜的情况下清洗羊身。羊常在地里打滚,身上灰扑扑的,每次给羊洗澡都要一个人摁着,另一个人洗,洗干净了在河边晒干,然后在地上垫好东西,尖向内、毛根朝外,剪下来整齐地卷成一捆,装入袋内保存。等到赶集日,爷爷就会背着羊毛去街上卖,剩下品质稍差的,奶奶就会用箩筐装回家,给我们做成披毡。把羊毛毡披在身上,再寒冷的天,也不会觉着冷,上面有羊的温度,也镌刻满奶奶的爱。

有件事情一直记忆犹新。刘大爷的儿子考上大学,整个村子像是过春节一般,热闹极了。我从小不喜欢热闹,便回家去喂羊吃草。来到羊圈边,感觉情况不对,换了平日里,羊群早已喜出望外的等待着我,可是今天,全部都懒洋洋地躺着,眸子里透着忧郁,仔细一看才发现,羊少了一只。我急匆匆冲进家门问奶奶:“怎会少了一只羊?”奶奶在柴房里一边拾弄着柴火,一边抹着眼泪说:“被宰了。”我接着问:“被谁宰了?”奶奶颤抖的手指了指刘大爷的家。我飞奔到刘大爷家的院子,只见水井边只剩一堆皮囊了,顿时眼泪夺眶而出。养了几年羊,却从未吃过一口羊肉……心里滴着的血,随着邻居们清洗羊肉的水,蔓延到村口的每条沟壑。晚上爷爷回来,才道出了缘由,卖羊是为了给我们姐弟筹学费。爷爷心中一直是羡慕刘大爷的,他最希望我们能像刘大爷的儿子一样,能考上大学,走出大山。

时隔多年,方才体会爷爷的良苦用心。从那以后,爷爷也很少再把自家的羊卖了,最多就是卖点羊毛,省吃俭用地供我们读书。我们一家人都围绕着这帮羊,在高原上相依相伴。我们所追寻的,不是鸡公山变幻莫测的云影,更不是远方的高楼大厦,而是跳墩河冉冉升起的太阳和固守着的家的情节。近年来,随着扶贫开发的纵深推进,政府给予边远高寒山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家里羊的数量也渐渐增多,爷爷率先加入了村里成立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家里的生活也渐渐殷实。

时光在变,那群羊却一直陪着我们一家人,一起咀嚼春夏秋冬,一起守候黑夜和沉默,一起种下信念的种子。现在,姊妹们都长大了,或成了家,或学业有成,全家也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而爷爷奶奶却老了很多。前两年,为落实生态建设相关政策措施,政府实施易地搬迁,全村人都要搬到城郊新建的安置房中生活,把原先居住的地方和世世代代耕种的土地腾出来恢复植被和湿地。爷爷奶奶是识大体顾大局的人,虽然心里有太多的不舍与牵挂,但毅然下决心带头搬家,还帮助村干部挨家挨户做邻居的动员工作,甚至把陪伴了一辈子的羊也卖了。“影渐不见声渐无,情思却被天涯阻”。那天我刚好回老家,看到大车渐行渐远,羊群似乎预料到了分离,在羊贩子的驱赶下“咩咩”地哀叫着,被迫无奈跟着头羊一步步往前挪动。

时至如今,再回到那片生我养我土地,一望无际的高岗上,到处绿草如茵,各色野花争先怒放,远方的游客纷纷掏出相机,伺机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瞬间一一定格。而我的内心却悲喜交加,我在想,也许,曾经的那一群羊去了新家,温暖而幸福;也许,它们终究摆脱不了成为餐桌佳肴的命运。

羊群,乡村,淳朴善良的山里人,有过贫困的苦,有过留守的痛,有过依依不舍的别离,也有着幸福生活的甜蜜,有太多说不完的故事。蓦然间,极目远眺,我仿佛看到远处的羊群如片片白云,又若一块雪白的毛毯,点缀在绿油油的草甸上,好一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场景。我始终坚信,曾经的美好,已然驻守在心底生根发芽,而对美好生活和环境的期许,才是我们这个崭新时代的最强音。

父亲是座山

晨曦中,一老一少骑上自行车一如既往地向学校出发。孩子靠在父亲背上睡眼朦胧,大人则精神抖擞哼着歌曲.....送完孩子,还有更多的工作等着他。那个步履匆匆顶个安全帽的中年男子,想必是个父亲吧,一家人的温饱都刻在那双长满裂纹的手上,他的生活并不令人向往,但看得出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这时,有担着菜从城郊几公里路赶早市的老伯,想必也是父亲的父亲了,他们无尽的奔波,都是为了家里的孩子。

走进车水马龙的城市,随处可见生活的点点滴滴,看到别人的父亲,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

我是农村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农村,身体里流淌着的是农民的血液,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我找不出什么华丽的词来赞美我的父亲。但一想到父亲,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我的父亲也像他们一样,用孱弱的双手为我撑起一片天,为我编织起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小时候无忧无虑,感觉不到家庭的重担,父亲也不会把压力表现出来,偶尔兄妹间的打打闹闹才能看到父亲那颗焦灼的心。但无论怎样,父爱总能像春风雨露呵护小草一般,时时刻刻滋润着孩提时代的心田,在不苟言笑的父爱里,我读懂了至上的教育和真挚的关怀。

岁月在父亲脸上留下的痕迹越来越明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从何时起,我和他之间仿佛有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应该是风霜与忧患,让奔波的父亲逐渐有了严厉的面容。现在很少能在父亲脸上看到了坦然,一脸严肃的他总让我觉得自己做错事了。不再有陪我写作业到深夜的幽默互动,也没有了小时候为了我要学骑马,满头大汗还开心得哈哈大笑,现在父亲更多的是为了我的前途和命运抉择而发火。渐渐地,父亲越来越沉默寡言了。

记忆最深的就是那年的辍学事件,年少的叛逆让父亲无可奈何。刚初中毕业被同学邀约着准备四海为家,下班后,父亲得知此事,骑上摩托车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县城找到我。见到父亲,我以为会招来一顿毒打,结果他连骂也没骂一句,不知是父亲太疲倦还是看到我好好的就放心的缘故,踏实的吃了一口饭就载着我往家赶。那是冬天的一个晚上,夜幕中还夹杂着丝丝寒流,靠在父亲背上的我却感觉不到寒风的凛冽,但膝盖以下都麻木了,而骑车驮我的父亲不知道该有多冷。摩托车伴着寒风呼啸而过,爬上一座梁子,又越过一道山沟,那到不了的远方与我背道而驰。落寞感油然而生,再看看父亲似乎又一瞬间认识到自己错误,一路上与父亲没说过一句话,在那条黑乎乎的路上,我把父亲完整地默读了一遍,前一秒的担心,这一刻的踏实,无疑是父亲此刻的真实感受。不,不止……父亲更真实的应该是“我亲爱的孩子,怎么样才能让你明白,摆在你眼前的是条多么崎岖的长路;怎么样才能让你知道,父亲的呵护是多么有限和短暂啊!”

在初中化学课本里学到,有一种试纸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或许,父亲就是我人生道路中的试纸,替我先试出交织在十字路口的种种选择。满满的思绪像那条山路,延伸得好远好远,沿途的背景皆已模糊,清晰的是眼前的大树,在寒风中,为小树抵挡了风霜。那一刻,内心如洪流翻江倒海、来势汹汹,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的眼泪,被风一颗颗吹落山谷……我想这就是父爱吧!深沉而广阔。像某个角落中默默吐着芬芳的那株茉莉,散发出的“爱”一直都在,只是我没去认真观察。渐渐地我懂得了这份爱的含蓄,父亲为了我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只不过是我从未发现。直至今日,父亲无声的爱,依然耳畔回响。

自那以后,我对父亲有了另一种认识:“即使你是一只矫健的雄鹰,也永远飞不出父爱的长空!在人生的路途上,不管我们已走过多远,还要走多远,我们都要经过父亲精心营造的那座桥。”

现在,父亲是真的老了,额头的皱纹里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年少时的那座大山压在心底读不懂它的丰硕与期望。长大后才明白,那个站在来路与去路牵挂我的人也成了我的牵挂……我已不再是您身边蹦跳的孩子,但父亲,您仍然是我依靠的大山,永不倒塌。

秋日画卷的散文(群山李昕昕)(2)

往期精选

群山 | 白仲才:茶马古道上的旅途顿号

▶群山丨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读雷平阳《茶神在山上》

▶群山丨芒原:诗歌五首

来源丨@昭通日报 微信(ID:ztrbwx)

审核丨吕翼

特邀编辑丨朱镛

实习编辑丨 李平波

投稿邮箱丨519045426@qq.com

广告咨询丨0870—3191937

@昭通日报 微信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