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基本上由三种材料构成:塑料、玻璃和金属,这三种材料的物理性质各有各的特点,用途非常广泛。
其中以塑料最甚,因为它非常廉价、容易获取和制造,而且它有可塑性强、耐腐蚀、强度高、重量轻等特性,因此塑料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被用来制作衣服、餐具等等。
塑料的大规模使用虽然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就是它的化学稳定性太好了,导致了它难以被大自然侵蚀、风化,因此就造成了长久性的、大范围的白色污染。
而我们人类现在也没有办法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处理这些塑料制品,只能通过掩埋的方式让地球慢慢消化。但是地球在面对塑料的时候也会消化不了。
例如我们购物所使用的塑料袋,使用时长不过数十分钟,但是大自然要花费数百年的时间才能将它彻底地腐蚀。
喝饮料时使用的一次性饮料杯以及吸管,使用时长不过几分钟,大自然同样要用数百年的时间为我们的行为买单。
还有我们的矿泉水瓶、饮料瓶,三分钟喝光,但是大自然想消化这些外包装同样需要数百年。地球还真实辛苦!
根据统计全国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超过了8000万吨,这些塑料中只有一小部分会被回收继续利用,制成次级产品。例如塑料瓶被回收以后会制成聚酯纤维的服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的确良。
大部分的塑料都会被掩埋,如果你有幸去一次你们当地城市的垃圾填埋场,那种触目惊心的画面,肯定会让你颇有感触。
不过塑料除了对地球造成长久的伤害以外,它还在不断地反噬、伤害人类。
因为塑料会在自然界分解成很小的微粒,以及会脱落微小的纤维,这些纳米微粒会被自然界的动物们吃掉,残存在身体里面,然后又被端上人类的饭桌。
尤其是海洋生物最甚,每年会有大约8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现在海洋中的塑料估计已经达到了至少1.5亿吨,这些塑料会随着洋流被充分地带到世界海洋的各处,然后分解成微粒,进入生物链。
海洋中的生物体内已经有了残存的塑料微粒,这些最终都会进入人体。
还有我们平时穿的衣服(聚酯纤维),以及家里使用的毛毯、毛衣,这些里面都有聚酯纤维,这些东西脱落下来的纤维会被人吸入到身体里面,最终也会进入人的身体。
以上并不只是猜测。因为201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已经在人体的粪便中检测到了塑料微粒。大小在50微米到500微米不等。
塑料进入人体已经是铁定的事实了。
这就是为什么近些年来我们有了限塑令,鼓励民众消费的时候自带菜篮子、布袋子,尽量少用塑料袋。少产生一些塑料垃圾。
而且我们也在尽可能地禁用一些不必要的塑料污染(例如塑料吸管),当然禁用的同时,我们也在努力地寻找塑料的替代品。
未来塑料的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不然总有一天,你就会发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掩埋着塑料,塑料会侵占所有的生存空间,以及土地。
除了塑料问题,最近科学家还发现我们认为的对环境没有危害的玻璃瓶,其实它比塑料瓶对环境的危害还要大,而且是塑料瓶危害的4倍。
我们平时的饮料包装无非四种: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以及纸盒。科学家对这些不同的包装进行了评估,发现玻璃瓶其实危害最大。
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它被使用丢弃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而是玻璃瓶在生产的时候,由于它的生产需要更多的资源和能源,这就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所以说科学家是将能源的消耗和资源的开采考虑在内以后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因为生产玻璃的时候需要开采硅砂、纯碱和白云石等材料,这就产生了与采矿相关的所有环境影响,采矿会导致土地退化、粉尘污染、矿区范围内河流的污染。
而且采矿本身对人体的伤害也非常大,岩尘会使得人患上矽肺病,这是非常严重的职业病,比煤肺病的伤害更大。
而且在制造玻璃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是当今对地球环境危害最大的气体,所引来的温室效应也是当今最棘手的环境问题。
我们知道温室效应可以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变化,极地冰川、高山冰川退化,全球气候异常,洪灾、干旱频繁发生,海洋酸化,这些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塑料的危害。
而且你可以回顾下地球历史上发生过的5次生物消亡事件,至少有3次的大消亡跟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有关。
而我们人类正在经历着严重的温室效应,而且现在地球物种消亡的速度已经达到了工业时代以前的100倍。
因此科学家认为地球现在正经历着新一轮的物种大灭绝,也就是第六次灭绝,而且已经处在了中期,还为这次灭绝事件把名字都起好了叫全新世灭绝。
这次灭绝事件的主导者正是人类,而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人类活动对地球的破坏。造成的大气污染、陆地淡水资源的污染、海洋的污染、森林的破坏,动物们栖息地的丧失,以及人类本身对自然界其他动物的过度捕捞和消费。
而最终这些恶果都会降临在人类的身上,物种的大量消失,生态系统的崩溃,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的失控,最终也会让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活。
所以科学家认为我们现在在认真对待塑料问题的同时,也要认真对待玻璃瓶的重复使用以及回收。或者是减少玻璃瓶的使用,从各个可能的方面减少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