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二姐,村子里曾经的天才少女,擅长仿妆,画谁像谁。

二姐打小就爱美,百天抓周的时候,别人都抓笔墨纸砚,二姐一把子抱住二姨的化妆包不撒手。

24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二姐接触到了汉服,从此打开了人生新天地。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

▲出镜:冰冰,拍摄:那些花儿 图源陕光灯

但村子里的天地太小,没多久二姐素材耗尽,打那天开始,她长吁短叹。

去年回村探亲,二姐看到我手机里拍的西安打卡照,眼前一亮:西安也太适合汉服了吧!于是我盛情邀请她来西安看一看。

西安几天,二姐打卡了各种汉服“神地”:芙蓉园、青龙寺、大唐不夜城...每天妆容隆重,汉服出行,路人也非常奈斯,还会和她合影,请教一些妆发技巧......

二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所在,决定留在西安,为汉服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以上文字全是瞎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

汉服潮是什么潮?

二姐的故事虽然是假的,但当代年轻人对汉服的迷恋与热衷,却是真的不能再真。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2)

2018年4月18日,第一届“中国华服日”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举行,一首由汉服复兴者孙异作词作曲现场演唱的《重回汉唐》,成了全场最热门的跟唱曲目: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汉服圈的人互称“同袍”,这是一个汉服群体生产的专有名词,来源于《诗经 • 秦风 • 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原意指战友和朋友,在这里特指汉服爱好者对自己和对彼此的称呼,这个词可以说是具有浓厚的共同体意味。

自2003年有人身着汉服走上街头,20年来汉服爱好者群体飞涨,活跃在不同地域的城市汉服爱好者,通过“同袍”的身份彼此勾连,在共享集体身份、 对抗外界压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彼此的情感认同。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3)

▲西安汉服博主“琉璃”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4)

▲西安汉服博主“琉璃”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5)

▲西安汉服博主“琉璃”

到今天,穿汉服出门已经不会引起特别的争论,甚至可能还会遇到有人问你要服饰链接,或者跟你合影。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实现了由1.9亿元到101.6亿元的激增,预计2025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将达到191.1亿元。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6)

互联网一代对汉服的入坑,一定程度上少不了热播剧的功劳:《琅琊榜》《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梦华录》……每一部剧的主角的定妆照都会引起规模性转发,剧中关键人物的妆容被仿妆博主解构又重现。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7)

影视剧与明星自带流量,汉服的触及范围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古装剧“虚拟角色”扮演也展示了扮演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崇或者自身的价值审美观。这也让一些商家抓住了商机,根据电视节目中的角色出联名款汉服或者类似款的衣服,引起汉服爱好者的购买热潮。

当然,汉服文化复兴,从一开始就离不开网络的助推。

同袍们借助于网络建立了关于汉服信息交流相关的各种群体,从最开始的博客、汉服贴吧、在线社区到现在比较活跃的微信、微博聊天群,以及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这些网络社交软件都在传播汉服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8)

在社交媒体平台,汉服文化得到了更高效的传播,抖音博主楚淇就是其中一员,前一秒还是“秃顶男子“,下一秒就变成翩翩公子,凭借逆天的古风变装,楚淇在抖音积累890w粉丝,且涨势稳定,更是靠此变现千万。

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汉服的精美才是他们入坑的初衷,对于汉服和汉服文化并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不少人一开始都只是被汉服的“美”所吸引。

“美学式”符号审美才是很多人喜欢汉服和汉服文化的缘由。

2

西安和汉服的适配度有多高?

汉服是一种新潮流,也是国潮复兴的前奏和基础,很多人对汉服的热爱,开始延伸到建筑、书法、乐曲、茶饮等中国传统文化上来,古风氛围感极强的城市,也备受追捧。

“在西安,穿汉服出门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汉服与西安的适配度也太高了吧!”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9)

B站、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分享自己穿汉服的体验,而西安,正在成为国内最适合汉服体验的城市之一。

大雁塔、西安城墙、大唐不夜城、青龙寺等地方,随处可见衣袂翩翩的汉服爱好者,“汉服 景区”成为年轻人的新玩法,在西安,从服饰到妆容、随拍摄影,只要几百块就可以体验“梦回长安”。

截止目前,抖音上“汉服”话题的播放量已达723.9亿次,其中“西安” “汉服”的相关话题就有几十个,涵盖了汉服体验馆、本地社团、摄影约拍、实体店铺等等。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0)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说:“再也没有比长安更加伟大而雄伟的城市。”

全国首个唐风市井生活体验街区“长安十二时辰”,今年五一亮相西安曼蒂广场,仅五一小长假,就有6万人次预约排队,街区内成了汉服爱好者新的打卡地,在全国范围内创造了新的城市话题,冲上全国热搜,热度居高不下。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1)

5月19日,未央区民政局打造了西安首家汉文化沉浸式婚姻颁证大厅,吸引诸多新人身着汉服留下最珍贵的幸福时刻。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2)

西安作为周秦汉唐文化的聚集地,也被称为“对汉服最友好的城市”,2021年“抖音618好物节”数据报告中显示,西安是在好物节中购买汉服最多的城市。

而越来越多的知名汉服品牌:重回汉唐、汉尚华莲、兰若庭、钟灵记等来西安落地开分店,一些汉服租赁、约拍的线上以及线下店铺越开越多,尤其是是景区附近。

实际上,西安与汉服相关的各种花式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很多景点会不定期开放“穿汉服免门票”的活动,西安地铁曾开设过汉唐专列,这些活动既是在为西安的汉服文化“正名”,推动汉服和传统文化,也让众多汉服爱好者增添了一份归属感。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3)

▲西安城墙下的汉服女子

出镜:贝小羊 拍摄:吴磊 图源陕光灯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西安除了历史、美食、文化等标签以外,最适合穿汉服也成了城市新属性,尤其是唐代风格的妆造,与西安这座城市的适配度堪称完美。

现在,你会越来越多的在西安街头见到穿汉服的人,甚至是在自己上班的写字楼里。

3

汉服企业数量全国第一,然后呢?

几天前,#西安汉服企业数量排全国第一#的话题被推上热搜。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4)

企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汉服相关企业3497家。2019年是新增汉服企业最多的一年,新增汉服企业1051家,同比增长164家.07%。从城市分布来看,西安在汉服企业175家中排名第一,安徽六安、深圳分别排名前三,其次是成都、武汉、杭州等城市。

而据艾媒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拥有线下汉服实体店/体验店Top10地区中,西安以319家名列第一。小红书App上西安汉服相关笔记已超3万篇,内容涵盖攻略、拍照、汉服体验、妆造等多个方面。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5)

在西安,随着汉服产业的发展,汉服写真、汉服租赁、汉服体验馆也成了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许多以相关文化内容为主的企业应运而生,但是否能够持续向好的发展,可能要打上一个问号。

大唐西市2020年1月发布的汉服体验馆“九格·club”文化圈打造项目,其中吸引了织羽集、子爵秋色、流烟昔泠、重华阁、明镜台、羽霜霖六家品牌入驻该地,然而同年十月,6 家品牌就已关闭了 5 家,只剩下了 1 家仍在运营,大部分出现了运营失败的情况。

与此同时,山寨问题、低价、白菜汉服也已经开启了汉服的“内卷时代”,大量汉服商家入局,一度拉低汉服价格底线。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6)

5月13日,#汉服市场爆发#的热搜下,不少网友就发出了吐槽评论:“麻烦质量跟一下”、“原创保护程度太差了吧”、“太商业缺乏内涵”...

行业乱象丛生,汉服能火多久?或许原创性 文化性可以成为一个重要方法。

汉服与博物馆、游戏、影视剧或漫画的跨界IP合作以及举办线下活动,成为打破原有用户圈层,提升知名度的路径之一,很多博物馆也开始将馆藏文物与汉服品牌进行“联名”,或者复原。

比如敦煌研究院出品的一款汉服,款式设计取自敦煌莫高窟的五代第98窟中曹氏家族的女眷服。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7)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8)

▲曹议金家族女供养人图(范文藻摹)

莫高窟 第98窟 东壁 五代

早在2018年11月,西安博物院就联合发起成立了“唐锦研究院”,这是首个唐代服饰及织物文化的研究和创新设计中心。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9)

当然,对于西安来说,无论是联名还是复原款,最是不缺素材的。古墓帝陵与馆藏文物,加上已开发的遗址景区,这座城市文化资源与历史元素数量之多,为文化“具象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西安汉服清冷感(汉服体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20)

▲西安街头的汉服爱好者 图源华商论坛

中华几千年历史,汉服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其作为服饰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它背后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价值。

把历史穿在身上,让历史更有生命力,或许这也是汉服复兴的意义之一。

参考文献

[1]进击的 “汉服圈”_虎嗅app

[2]“传统”的再造与流行——对青年汉服文化演变逻辑的考察_杨雪

[3]“汉服热”传播现象研究_宋慧敏

[4]汉服复兴及其在西安旅游景区中的开发与应用_岳文侠

[5]穿上就感觉自己仙气飘飘?西安能否成为汉服最佳体验城市_西经Club

[6]新媒体环境下“汉服文化”传播现象研究_肖晨薇

[7]万元汉服,一衣难求_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贝小羊

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