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玩这20个手眼协调小游戏(孩子的方向感可以训练)(1)

“本文由孕育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最近孩子学会走路后,小茹才发现,孩子的方向感似乎特别差。

以前孩子不是被抱着就是躺着,根本看不出异常。这一两个月孩子学走路特别快,小茹还觉得挺开心。

刚开始训练孩子沿着墙壁走直线,孩子腿力不错,自己也愿意学,有时小茹都累了,孩子都不愿意休息。

孩子进步很快,慢慢小茹就放手让孩子自己走。

比如跟他说:“你看,电视机柜下面有个小花篮,去帮妈妈拿过来。”

听到这种指令,孩子就需要时间反应。想过之后,也不会直接往电视机柜那边走,一会往窗户那边走,一会又回来。

小茹坐着指挥孩子,说:“往左边再走几步”,一边说还一边配合手部动作,孩子听到妈妈的指挥后再次出发,可还是没达到电视剧柜前面,甚至离花篮越来越远。

后来,还是小茹抱着他才找到花篮,孩子却还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有时小茹在客厅摘菜,就让孩子自己玩,可孩子总会凑过来,一会捏捏菜,一会又摇一摇菜筐。

小茹觉得孩子有点碍事,就想把他支配到一边,拿了个小板凳,在地上放了点玩具,让孩子自己玩。

小茹说:“宝宝你往后面去,那里有个小板凳,妈妈还放了一些玩具,你自己过去玩”。

孩子听到有玩具,四处张望,一开始直往前面冲。

小茹着急地说“在你后面,往后面看,宝宝。”

孩子听到指令听停了一下,调转方向走到房间去了。

小茹只能叹气抚额啊,这笨孩子真是,怎么方向感就这么差呢?

后来提起这件事,孩子爸开玩笑说:“我看孩子是遗传了你的坏毛病,你不也是东南西北分不清楚吗?”

带孩子玩这20个手眼协调小游戏(孩子的方向感可以训练)(2)

带孩子玩这20个手眼协调小游戏(孩子的方向感可以训练)(3)


01孩子的“方向感”不好,是可以训练的

其实生活中方向感差的孩子很多,这是正常现象,并非先天缺陷,是一种可以发展培养的能力。

有些孩子天生记忆力比较好,对于去过的地方,走过的路,脑子里都有一个大概印象。

因而当你再提出同样的指令时,孩子很快就能找到方向。

有些孩子方向感非常不好,就算在自己家里,也很难分清方向。要父母引导,才能找到正确的位置。

对于方向感比较差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引起重视,这属于生活常识问题。

▼关于“方向感”的问题

方向感属于视觉空间智能的一个方面,能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数学能力。

孩子方向感好,容易找到到路,也会得到更充足的安全感和自我保护能力。

方向感最明显的差异是男女有别,女生普遍方向感比较差,出门找不到路是正常现象。开车也是,需要方向感引路,这也是大部分男生车技比较好的原因。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之所以会形成方向感差异,是因为男女在确定方向时,分别使用了大脑的不同部位。女人通过大脑皮层获得对事物的感受以此来确定方向,男人则是通过海马体来获得事物的确定方向。

简单来说,女人确定方向是通过标志性建筑来辨别,比如左边是银行,右边是药店。

而男人更倾向用几何学的方法来确定方向,比如南边是商场,北面是游泳馆。

因而,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方向感,可以根据孩子的性别进行针对性训练。

女孩子,就教他们通过建筑物来识别方向,男孩子就让他们识别方位。

当然,培养方向感不仅看性别,还看孩子的年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培养方向感的方法不同。

带孩子玩这20个手眼协调小游戏(孩子的方向感可以训练)(4)

带孩子玩这20个手眼协调小游戏(孩子的方向感可以训练)(5)


02根据孩子的年龄培养方向感

1岁的孩子: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主要听声音,他们对声音反应最快也最准确。

如果某个物体突然发出声音,孩子就能迅速辨别方向。

针对这一特征,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方向感。比如家长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喊,让孩子通过声音找人。

2岁的孩子:

这时孩子能对方位有个大概认知,比如分清楚前后左右、上面下面。

针对这一特征,家长可以让孩子加深方位的认知度。

比如让孩子知道眉毛在眼睛上面,鼻子在嘴巴上面,这种方式简单且潜移默化。

3岁的孩子:

孩子成长到2岁半时,空间概念进步最快,这时就能听懂家长的指令了。

比如把镜子放在桌子上,或把小板凳放在桌子下,也能够完全辨别左右的方位。

成长到3岁时,空间感和方向感逐渐成熟,知道事物存在的具体定位,比如小草长在地上,鸟儿会在天空中飞,马在地上跑。

带孩子玩这20个手眼协调小游戏(孩子的方向感可以训练)(6)

对于方向感不好的孩子,家长不能只按照一种方法训练。

可能有很多妈妈看到网上有训练方向感的方法,就拿来套用在自家孩子身上,这样可能收效甚微。

要培养孩子的方向感,还是得对症下药,并且越早越好,可以避免将来的烦恼。

带孩子玩这20个手眼协调小游戏(孩子的方向感可以训练)(7)


03这6款小游戏,能助家长一臂之力

1)描述房间的布置

可以给孩子画一个家里方位图,哪块是客厅,哪块是厨房,哪里又是孩子自己的房间。

标注出具体位置后,让孩子剪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纸,用以代表房间的不同区域。

比如玩具房的窗子,让孩子把纸片贴在这块地方。

2)整理物品

孩子自己的玩具让他自己收拾,并且妈妈要有原则。

比如模型飞机放在第二层,蜘蛛侠放在第一层,要让孩子自己放好。

让孩子做出行动之前,妈妈首先要提供给孩子详细描述,不要只是给个大概方向,让孩子自己去猜,这样孩子可能会很懵逼,也容易失去行动力。

3)躲猫猫

几乎没有孩子会拒绝这个游戏,因为这让他们觉得很快乐。

家长可以寓教于乐,比如大人藏起来,让孩子来找。

还能一边藏一边说:“宝宝,我在门后面。你赶快来找我啊。”

孩子在寻找的过程中,实际就是在进行方位的定位,这也能加强他对家里空间的熟悉。

4)修建“公路”

给孩子提供建筑模型,找一块空地,设立几个基点,分别代表房子、菜市场还有商场。

试着让孩子在这几个基点之间修建公路,家长可以跟孩子描述具体的路线怎么实施,然后让孩子找方位。

带孩子玩这20个手眼协调小游戏(孩子的方向感可以训练)(8)

此外,家长还可以增加游戏额红绿灯的设置,让任务变得更复杂一些。

比如菜市场的右边前方设置红绿灯,孩子在不断找方向的过程中,提升方向感。

5)找萝卜

平常家里的蔬菜,其实也是可以用来玩游戏的。

准备一些红色和白色萝卜,把菜篮放在桌子上。跟孩子说要把红萝卜放到菜篮里,把白萝卜放到桌子上。

通过摆放萝卜,可以让孩子分清楚上下左右的方位概念。

6)玩游戏棋

有一种爬山游戏棋,里面的地图上会绘制村庄、鸡舍、牛圈等地方,在和孩子进行游戏时,妈妈可以先给孩子描述路线。

比如从村庄上去,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个门,还有一条消息,然后还能看见什么?

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跟着方向走的同时,保持专注力。

如果走一遍不会,可以多训练几遍,知道他弄清楚为止。

关键词:方向感、训练、早教、育儿、父母课堂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孕产、育儿团队,青云计划获奖者。专为孕期大小事和婴幼儿护理提供知识储备,在怀孕或育儿期间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过私信咨询,得到满意的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