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写好议论文技巧点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高考作文技巧和方法分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高考作文技巧和方法分析(高考作文技法与应用指南)

高考作文技巧和方法分析

一,怎样写好议论文

就事论理法

技巧点拨

就事论理,理从事来。就事论理法——是就某件事或某种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述这件事、这个问题或现象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揭示其内涵及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加以深入论证,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指明利弊,给人以启迪。

采用就事论理的方法,可以节省大量揣摩、思考的时间,加快成文的速度。在行文中,分析这件事、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指出其危害,提出克服这种现象的办法。这种方法可以运用正面事例进行论证,也可以运用反面事例进行论证。理需例证,例因理彰。用“就事论理法”可以把典型事例分析透彻。同时,不仅要就事论“事”,还要就事论“理”——道理;就事论“是”——规律;将人们从对具体事例单一角度的感性认识逐步提升到多层面立体式的理性认识。想得全面了,思想就容易深刻了。中心思想鲜明了,读者的共鸣就激起了。摆事实,讲道理;就事论理,以理服人。

范例导引

邂逅霍金

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室,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有看完。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的。

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秘诀解读

本文是作者记述在剑桥访学期间,在散步时与霍金匆匆见面的一件小事。这次见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印象最深的不是霍金独特的形象,不是他克服病痛攀登科学高峰的毅力和精神,而是周围人面对霍金时那份平静,那种看似冷淡却隐藏着大爱的人文环境。

作者就此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正是这样的环境成就了霍金,因为周围的人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作者邂逅霍金意识到霍金是幸运的,因为霍金先生生活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意识到霍金更幸运的是他生活在一个对他人价值充分理解和尊重的时代、环境!相形之下,我们的环境还有待改善,我们也需要营造这样的环境来善待他人。作者结合时代背景,缘事入理,呼唤“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这是对充分尊重他人的人格独立与生存自由的环境的渴望与呼唤!是时代的强音。

典型举例法

技巧点拨

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就是例证法,也称之为举例论证法,举例论证法是写议论文时常用的方法。在议论文里,阐明或反驳论点,往往需要举出一些事实作为依据。俗话说:铁证如山、事实胜于雄辩。有时单一的讲很多道理,不如举一两个典型事例有说服力。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统一。采用典型举例的方法需注意以下五点:

(1)所举事例要典型。要想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和例子的说服力量,举例就要典型。所谓典型性,是指所举事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揭示本质问题。名人轶事、历史掌故、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往往众所周知,个中道理不言而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说服力,都可引为例证。所举事例固然要避开千篇一例的局面,但舍弃典型,选用冷僻不为人知的例子,或所举例子多是离奇古怪的逸事新闻,更有甚者主观臆造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2)所举事例要紧扣题旨。扣题是作文的重要规则,也是议论文举例选材的重要规则。只有围绕主题中心去选取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才有针对性、说服力。扣题虽有三个标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但所得具体分数却相差很大。所以,选取事例表达出来的主旨要和作文主旨一致。也就是说论据必须与论点统一。在议论文中,论点是起统帅作用的,由论点统帅论据,而论据(事例)则是立论的依据和基础,是支撑论点的,是为论点服务的,论点只有靠有说服力的论据才能成立。

(3)所举事例要叙议结合。“叙”就是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议”就是发表作者的观点,即作者表达自己对事例的看法。“叙”是“议”的基础,“议”则是“叙”的升华,是点睛之笔。只叙不议,则是论据的堆砌;只议不叙,又会流于空洞的说教。一篇好的议论文,往往是把叙事与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叙议结合避免过于单调直白,同时还能表达自己的感情态度。

(4)所举事例要简练。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应该是简短精练的。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决定它在于说理,重在议而不是叙。行文中切记“字数不够,例子来凑”,举例不是讲故事,勿用大量篇幅叙述例子,喧宾夺主。因此,举例一定要简练,高度概括,切莫当作记叙文来洋洋洒洒。否则,议论文就变成了观点加例子再加总结。议论文的框架,记叙文的内容,不伦不类,导致文体不分的错误。

(5)举例要有文采。写议论文绝不能抽象地说理,也不能生硬地举例。任何文章都应体现作者的语言表现能力,尤其是高考作文,更应尽显语言个性,展示文采。

范例导引

谈骨气(节选)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的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国民党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坚决拒绝,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工作。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的积极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秘诀解读

吴晗先生《谈骨气》一文,是一篇以阐发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号召人民团结奋斗为主旨的具有鲜明战斗性的议论文。作者从古往今来众多有骨气的人当中,选取三个典型作论据:一是文天祥宁死不屈,拒降被杀;二是乞丐不食“嗟来之食”;三是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反动特务的手枪。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心论点,很有力度。

选取三个典型事例。代表着中国历史上的不同的社会阶层。文天祥是士大夫阶层的代表人物;不食“嗟来之食”的黔敖是穷苦平民的代表;闻一多是知识分子阶层的一员。从表面上看,他们所处时代不同,身份地位不同,但是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就表现出了我们民族自上至下、从古到今有着无数有骨气的人,从而具体地说明了“有骨气”是我们民族可宝贵的精神。三个例子中的人物事迹分别印证了孟子三句话中的一句。文天祥高官厚禄收买不了,拒不投降;黔敖宁可饿死,也不肯放弃做人的尊严;闻一多藐视威胁,公开演讲,大义凛然。三人所处时代不同,却从三个侧面,十分具体地说明了怎样才算有骨气这个主旨。

借古论今法

技巧点拨

唐太宗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借古论今也称借古喻今、借古讽今。以古释今,就是指假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影射现实。将古人古事与作文话题巧妙勾连。这一手法在古人的诗歌和散文中被运用得出神入化,是作者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投枪;是奖善惩恶,警诫人事的载体。“借”即是假借;“喻”即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主张。“古”为“今”用,借古的目的是论今,“借古”是手段,“论今”是目的。

首先,在古人古事的选择上要做到生熟有度。太过熟悉的人事可能因为太熟而影响文章的说服力,也就不易达到很好的论证效果;而生疏冷僻的例子由于知道的人不多又会给人以故弄玄虚之感。因此,在运用古人古事的时候,“熟”的简言概括,言简意赅,“生”的稍加详讲,这样详略得当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其次,要古今呼应,联系现实社会,使人引以为鉴。写历史不是为了回顾昨天,更重要的意义是指引今天。就古人古事的论理,论证今人在面对这样的事情上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通过对古人古事的评价来阐释今人应该如何客观看待现今所发生的一切。

范例导引

在桃花深处(节选)

那个以捕鱼为生的人沿着小溪往下走,竟忘记了路的远近。忽而遇见了一片桃花林。他慢慢地走,边走边忍不住惊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浑浑噩噩地舍船走进了狭小的山口。“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渔人不得不真心地赞道。难得的一片世外乐土。这里的人们很热情地招待他。只是,停数日,他还是要走。他就这样走了,以为还会回来的。

后面的故事我们大抵都知道了。即使“处处志之”,渔人再也找不到他的桃花源了。渔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一千年,两千年。我们这些后来人感到可惜,不免心里有些纳闷,愈行愈远,真的就找不到了吗?在千年茕然的行走中,这一切慢慢地后退、模糊、消逝,以至后人不断地悲叹彷徨。

几百年后,一个诗人推开了农舍的门。门后的女子捧出一碗水递给他。诗人谢过主人,转身要走,却不免回过头来。只见女子倚在门前的桃树下,面色微微泛红,温婉地对他笑。他继续走着,暗暗地想,明年还要来的。只是,今日花开又一年了,人面至今何处去呢?

可是,时间走得太快啊,谁也来不及回答这个恼人伤感的问题。只是,一句“前事休说”就了得尽徘徊千年的伤逝了吗?中国人固然是聪慧的,却不曾懂,不愿懂。

既然是这样,一切都明了了。我们停在某一处怦然心动,待再次踏上旅途时仍义无返顾。桃花源的怡然或是人面桃花的多情,在准备远行离去的时候,便注定要消逝。在行走中消逝,这是令人绝望的真理。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也未尝不叹息,但是,今之视昔,岂非亦犹后之视今?行行重行行,谁又知道我们又会在哪里消失,留下身后的一片桃花林,让后人去叹息呢?

秘诀解读

文章构思巧妙,创意新颖,借古论今,令人惊叹。文章用桃花的意象象征消逝的过往,桃花源、“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典故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发人深省,那就是时间在行走中消逝。飘落的桃花,桃花源逝去的不可追回不正如今日的美好时光吗?在对古人古事的论述中阐明珍惜眼前、把握当下的深刻道理。

类比推理法

技巧点拨

类比推理法是论证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在逻辑学上,类比推理是将相类似的两个事物或两类对象放在一起比较,他们有部分属性相同(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方法,简称类推、类比。

首先,在推理过程中要抓准事物的“相似性”,只有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才可以放在一起比较,不具相似性的事物不具可比性和可推理性。

其次,“相似性”除具可比性之外,还应该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事物的本质特点,表面的“相似性”不具可比性和可推理性,否则可能误入歧途,推理难以使人信服,甚至陷入窘境。

范例导引

作文恰如行路

高考作文果然是提笔千钧,转而一想: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上。不禁暗暗自得。

作文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阔步,气势凌人;有人亦步亦趋,低唱徐吟;有人正气浩然,仰天长啸。但要记住: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

曾记否?一篇《赤兔之死》轰动文坛,小生有幸拜读,确是佳作。但此之后,文言之作犹如雨后春笋,呈现疯狂态势,人人都走上了返古的老路。于是乎,屈原从汨罗江中爬上来又跳下去;项羽自刎更是免费表演,随处可见;韩信干脆赖在胯下讨生活,何其悲哉!想我堂堂五千年历史,都不够后来人习作用例了。

走上了返古的老路,故事新编也到了尽头。一眼望去尽是学子们迷茫的眼神。不明白,真不明白!同一条路,前人走过创造了辉煌,而今再走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可悲!可叹!不知他们是否真不明白:李商隐、杜牧的诗,再好也只是小李杜;即使做了十足的古人,写出十足的古文,也不过是“代古人言尔”!

别人的路走不得了,不如开辟自己的吧!那又怎么样呢?

想当年,韩寒半个小时一篇《杯中窥人》何其伟哉!于是又一批学子走上创新之路,通篇文字支离破碎叫有个性,一首诗谁也看不懂叫有深度,看到天空一片羽毛落下便泪流满面这叫有文人情怀。走前人老路固然不妥,但矫枉过正想从中国直接打通地心去美国也是行不通的。

自己的路来源于前人,而又不拘泥于前人,方能走出自己的辉煌。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哪一样不能在前人身上找到印记,又哪一样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我们的作文也要走出自己的路。而我们则要做创新的人。

说到离别,再不是折柳相送、灞桥泪别,现代的通讯足以维持两个人的联系了。如今再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至于吗?一个电话、一架飞机,到哪都能“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不是?

故而,作文当重创新,做人当有个性,走路当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用《西游记》的一句歌词结尾吧!“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秘诀解读

本文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浑然一体。开头的“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上”,一语中的,观点鲜明;结尾“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引用了《西游记》主题歌中的词句,点题的同时,升华了主题,给人以思考,起到含蓄蕴藉的作用。行文自然流畅,没有斧凿的痕迹。

走路,有人昂首阔步,气势凌人;有人亦步亦趋,低唱徐吟;有人正气浩然,仰天长啸。别人的路走不得了,不如自己另辟蹊径;借鉴古人,开拓创新,方有前程。作文与做人、走路的道理相同,不必一味模仿他人,不能矫枉过正,要着重创新,要注重写出自己的个性。作者借助走路、做人、作文的某些共通性,以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证明“写作要有个性”、“写作要有创新”的观点,既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

正反对照法

技巧点拨

正反对照法,也叫正反对比法。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的对照来证明论点,可以鲜明、突出、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清清楚楚。这样,既能把道理说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又能加深读者对论点的理解,充实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运用对比说理时,用得最多的往往是对比论证。将善与恶、新与旧、正与反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或以反衬正,或以正驳反。运用对比说理需要注意的是:所选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之间须“貌合神离”,即它们在时间、空间、状貌等方面有相似点,但本质却迥异。要学会在现象的对比中揭示本质。对比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1)纵比。就是把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状况进行对照,着重揭示事物在发展变化中的不同之处,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它所蕴涵的道理。(2)横比。就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互有差异的事物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不好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的或美好的事物予以肯定。(3)自比。就是通过对在同一事物内表现出来的不统一、不协调的现象的分析论述,来阐明道理的对比论证方法。它与纵比的区别是:它不存在时间轴上的发展变化;它与横比的不同是:自我表现在同一事物上,而横比则是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

运用对比,要注意抓住对比点,注意对应性;对比双方应相互对立、互为映衬;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不能只摆出为止,必须在此基础上对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范例导引

诗意地生活

我们首先必须生活着,然后才看生活得诗意与否。

小姨是杂志社的特约撰稿人,那本杂志的第四版是她的专栏——“生活的诗”。而小姨本人对诗的热爱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组织了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诗社。每逢周末,小姨便像逢了重要的节日,盛装打扮,与社员们聚在一起,谈诗论诗,赏诗做诗。

姑姑是与诗“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农妇,可她在农贸市场却是响当当的人物。她的白菜是最青最嫩的,她的苹果葡萄是最水灵的,她的鸡蛋是出了名的有营养,甚至有人说,从她那买去的鸡,熬了汤能治病!其实我知道,顾客宁愿绕远路也要到姑姑这里来,冲的是她的热情诚实。

我去过小姨家,整个儿就像古典而标准的中式“藏经阁”。进门便见装裱一新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往前走几步,李白、杜甫、王勃、李清照,挨个儿跟我打了招呼;打开卧室门,梭罗的那句“在瓦尔登湖上诗意地栖居”分外打眼。面对一屋子的书和姨父小声的数落,小姨吐吐舌头,调皮地说:“囡囡,别理他,小姨我就是爱书。”

我也去过姑姑家,青砖房,昏暗的灯光,姑姑忙里忙外,丝毫不停歇,在她的厨房里,锅碗瓢盆恣意奏着打击乐;在她的院子里,鸡鸭鹅猪快活地唱着合唱曲。见我来了,姑姑挺不好意思:“娃,俺家乱,你别介意,来来,随便坐。”

我的小姨是所谓:“文学青年”,“十指不沾阳春水”,过着“文化人”的生活。

我的姑姑是别人眼中的“大老粗”,干惯了粗重的活计,过着普通农妇的生活。

我一直试图弄明白,这样有着天壤之别的两个人,在谈及自己生活之时,眼中快活满足甚至自豪的光彩为何会如此相似?

小姨觉得她一直诗意地生活着,姑姑是不明白什么叫诗意的,但在旁人——我看来,她也有诗意的生活。或许因为她们同在乐观而向上地生活,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获得了满足。也许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乐观而充实便是诗意。

我的“雅人”小姨和“俗人”姑姑,同在一片蓝天下诗意地栖居。

诗意离我们很近,我们活着,乐观充实地活着,便可以宣告——我正诗意地活着。

秘诀解读

文章创意明显,主要运用对比构思全文。通过“小姨”、“姑姑”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鲜明对比,诠释“诗意地生活”即“乐观充实地活着”,并“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

对照主要分两个层次:一是对照两个人的概括介绍:一个是典型的文学青年、“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是典型的“大老粗、干惯了粗重活计”的农家妇女形象。二是对照两个家的情景描写:一个是充满文学气息的典型的文化人的书香门第;一个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典型的农家院落;都是先写人们容易理解的小姨的“诗意的生活”,后写人们难以了解的姑姑的“诗意的生活”。对小姨的“诗意生活”我们不难理解,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这的确是诗意的生活。但姑姑忙里忙外,丝毫不停歇,快活满足甚至自豪又何尝不是这个农妇的诗意生活呢?认识简朴而道理实在,对比记叙,两两对照,当可谓匠心独运。

归纳论证法

技巧点拨

归纳论证法即归纳法或归纳推理,有时叫做归纳逻辑,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论证的前提支持结论而不确保结论的推理过程。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的方法。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采用归纳法是常见的,它是通过对一系列个别可靠的事实进行概括后,归纳出其共同属性,从而得出一个普遍性论点的方法。真正科学的、绝对可信的归纳论证只有一种,就是“完全归纳论证”。这种论证方法必须列举论点外延所包括的全部事实来作论据。但是,无论就认知过程或写作实践来说,“完全归纳论证”事实上往往难以实行。由于“完全归纳论证”的使用范围极为有限,所以真正在文章中可以使用的,乃是“科学归纳论证”。这种论证方法不需要列举论点所涉及的全部事实,即使只举少量实例,如果能正确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就可以证明论点的可信。

由于归纳论证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谨,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注意:一是所选事例必须真实,切忌杜撰捏造、捕风捉影、移花接木等。同时被归纳的个别事物(现象)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否则就会犯“以偏概全”的毛病。二是论据必须能确切证明论点,即被归纳的事物现象应该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假如似是而非,则说明作者对有关的事实作了错误的归纳,所以论点不能成立。三是注意区分因果联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归纳论证”有赖于论据与论点之间必然的因果联系。但因为联系并不都具有必然性,若只是偶然出现的原因与结果,论据就不能证明论点。如寓言《守株待兔》,兔子撞死与宋人得兔,这确是因果关系;但这因果关系却有极大的偶然性,而宋人竟因此认为兔子撞死这个事例可以证明只要守在树桩旁便能得兔,岂不荒唐?

归纳论证因为是以“归纳”为认知基础的,所以往往被人误以为可以概括全面;实际上由于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复杂性,提出概括全面的论点是必须特别慎重的。

范例导引

创造源于对世界的爱

生活好似一片平静的汪洋,创造便是海面上美丽的波涛;生活好似一方广阔的天空,创造便是天空中充满生机的鸟儿;生活好似一张图画,创造便是画卷上那缤纷的色彩。

假如生活没有了创造,那便如同一口没有水的枯井,了无生趣,但创造源自何处呢?有人说:“创造源于机遇,源于执著的追求。”又有人说:“创造并不遥远,它源于我们的生活本身。”这些都对。而我更要说:“创造源于内心的情愫,源于对周围的人、对整个世界发自内心的深爱。”

曾经有位法国的化学博士发现做实验用过的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后来,他看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实验和烧瓶,并想把反复研究得出的实验结果运用到汽车玻璃上,使车里的人更加安全。读完这个故事,我心中涌出的不仅是对博士所拥有的非凡创造力的敬佩,更多的是对人性光辉和大爱精神的感动。的确,创造是需要机遇和执著的追求的,需要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但是,如果那位博士不是一个善良博爱、不是一个关心他人的人,他又怎会因为一篇报道而触动,而开始艰苦的研究?我相信他的原动力绝不仅仅是对科学的追求,换言之,所有对科学追求的根源,又是对人类自身和存在的探索,是对人类本身和这个世界充满博爱和人文关怀的探寻。

因为想要使客车里的人更安全而进行的科学研究,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而又温暖的创造。同样,一直以来的科学研究,一直以来影响人们生活轨迹的发明创造,哪一个不是创造者源于对世界、对每一个人的爱呢?

你也许不知,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因为他亲眼目睹劳工一天十几个小时的辛苦工作,他想要帮助他们分担劳苦;你也许不知,爱迪生发明电灯是因为看到母亲在蜡烛下做针线,看到贫困的人在黑暗中过活;他想要尽己之力,为人们带去光明和希望;你也许不知,比尔·盖茨不断率员工创造出新的软件,是因为他想要人们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交往,他想要让闭塞地区的孩子也能看到世界的美好和广阔;你也许不知……你也许真的不知,无数个发明创造的背后竟有这样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有时我甚至觉得,比创造本身更美好的,是这样一份份爱,是人类对自身探索的同时所迸发出的满满情意。

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我也要说:“生活中并不缺少创造,而是缺少对世界的爱和真情。”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如同这样一个个科学家一般,对周围的人,对人类本身多一份关注,多一份人文的关怀,多一份发自内心的真爱,那么这个世界会更美丽,会更充满创造力和生机。

秘诀解读

法国的化学博士发明防爆玻璃、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盖茨创造软件等人的事例都充分证明作者的观点:“创造源于内心的情愫,源于对周围的人、对整个世界发自内心的深爱。”

作者所选取的事例真实且具有代表性,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对几个事实的陈述归纳出“创造源于对世界的爱”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如同这样一个个科学家一般,对周围的人,对人类本身多一份关注,多一份人文的关怀,多一份发自内心的真爱,那么这个世界会更美丽,会更充满创造力和生机,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演绎论证法

技巧点拨

演绎论证法是从已知的一般原理、规律出发,推知个别事物本质特征的论证方法,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如果说归纳论证法是从特殊到一般,那么,演绎论证法是从一般到特殊。“演”和“绎”是两个近义的动词。“演”就是延长,“绎”是指抽丝的动作。顾名思义,“演绎”就是从一个已知的、科学正确的原理出发,证明一个观点。运用演绎法,就要依照“三段论”来做。

“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大前提”是一个正确的理论,“小前提”是一个客观事实,而“结论”就是依据“大前提”对“小前提”做出的一个判断。这就要求大前提、小前提必须真实、正确、一致,同时要求推论合乎逻辑,否则就会出现纰漏。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运用演绎法还应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大前提”一定要经得起检验,一定要正确,但最好不要太生僻。如果太生僻了,就要解释一下,以便读者理解。其次,谨慎使用名人名言作大前提。名人说的话不见得都是名言。即便是名言,也有它产生和应用的背景,不可不察。所以,我们在使用名人名言时,必须先鉴别,后使用。再次,应用“大前提”一定要认真研究它所产生的环境及其应用的条件,不然,会贻笑大方。

范例导引

科学的春天

亲爱的同志们:

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在旧社会,多少从事科学文化事业的人们,向往着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科学文化繁荣。但是,在那黑暗的岁月里,哪里有科学的地位,又哪里有科学家的出路?科学和科学家,在旧社会所受到的,只不过是摧残和凌辱。封建王朝摧残它,北洋军阀摧残它,国民党反动派摧残它。我们这些参加过“五四运动”的人,喊出过发展科学的口号,结果也不过是一场空。大批仁人志士,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我们不少人就是在这种暗无天日的岁月中,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地度过了大半生。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人民得到了解放,科学得到了解放。毛主席和周总理又亲自为我国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对科学事业和科学工作者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国的科学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回忆起这些情景,一桩桩、一件件的往事都涌上心头,好像就在眼前一样。饮水思源,我们怎能不万分感激和无限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呢?万恶的“四人帮”对科学工作百般摧残,对科学工作者横加迫害,妄图重新把我们的祖国拉回到愚昧、落后、黑暗的旧社会去。但是。“蚍蜉撼树谈何易”。党中央一举扫除了这伙祸国殃民的害人虫,使我们得到了第二次解放。现在,我们可以扬眉吐气地说,反动派摧残科学事业的那种情景,确实是一去不复返了!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从我一生的经历,我悟出了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科学,也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看到今天这种喜人的情景,真是无比感慨和兴奋。“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敬爱的叶副主席的光辉诗篇,完全表达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情。

我们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过杰出的贡献。现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民族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复兴。恩格斯在谈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曾经说过,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今天,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革命和建设,更加需要大批社会主义时代的巨人。我们不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们同样需要有自然科学和其他方面的巨人。我们相信一定会涌现出大批这样的巨人。

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同时,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科学工作者同志们,请你们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我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勇于革命的。我们一定要打破陈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发展的道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我祝愿我们老一代的科学工作者老当益壮,为我国科学事业建立新功,为造就新的科学人才作出贡献。

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高峰。你们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坚,任重而道远。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地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更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趁你们年富力强的时候,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吧!

我祝愿全国的青少年从小立志献身于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努力培育革命理想,切实学好现代科学技术,以勤奋学习为光荣,以不求上进为可耻。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这个发言,与其说是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心声,毋宁说是对一部巨著的期望。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正待我们全体科学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来共同努力,继续创造。它不是写在有限的纸上,而是写在无限的宇宙之间。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秘诀解读

本文是郭沫若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百废待兴时期。郭沫若同志怀着粉碎“四人帮”的喜悦,呼唤着科学的春天的到来,告诉人们一条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科学,也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这表达了中国人民向科学进军的强烈愿望和广大科学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的壮志豪情。

文中运用了演绎论证方法论证了我国科学家需要探索精神,具体表现形式是:大前提:“我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的。”小前提在文中被省略了:我国科学家是我国人民的一分子。结论:我国科学家历来是勇于探索的。

先破后立法

技巧点拨

先破后立,是指在论证过程中与文中作者所持的观点是相反的或是对立的,先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反驳,然后在此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达到论证的目的,这就是先破后立法。

“破”的是片面的、错误的、反动的观点,“立”是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张的正确。“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立”服务的,要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同时,要注意确立正确观点。这就是边破边立,先破后立,破立结合。不能只满足于“破”而忘了“立”。要以理服人。“破”不是“吵架”,不能以“骂”代破,不能搞压服;而要以事实为武器,以正确道理为武器,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这样才能“破”得有力,令人信服。先破后立论证的魅力就在于“破”与“立”的对立,以及由此产生的是非之分、正谬之界。“破”与“立”的内容必须具有内在的联系,不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事物或方面。

范例导引

“良药苦口利于病”异议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是说,苦口良药一定能利于病,逆耳忠言一定能利于行。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真正的良药应该既不苦口,又利于病;真正的忠言应该既不逆耳,又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几千年来,曾被许多人奉为至理名言。至今,经常以此为准绳教育别人的也大有人在。诚然,这句话不无道理。它告诫人们有了缺点或错误,不要讳疾忌医,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而不要计较人家的态度怎样,方法如何。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无疑是对的。但不能说它对人的教育起决定性作用。因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对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我们都知道,黄连和黄芩都是味苦的中草药,黄连的功能是泻火解毒,清热燥湿。黄芩的功能是抗菌、解热、降压。如果用黄连治疗高血压和慢性气管炎,势难奏效,反之,用黄芩治疗疔毒、痈肿、口疮,怕也断无成效。魏徵和海瑞都是我国古代敢于直谏的忠臣。作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肯听取魏徵的批评,常以人为镜,故能创贞观太平盛世。而明代的嘉靖帝听到海瑞批评其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的逆耳之言,便雷霆大发,将海瑞下狱,几置死地。可见,苦口良药与逆耳忠言只能适用于一定条件下,适用于一些人,并非千古不变的真理。正如我们不能说一个医生只管开药方,而不考虑患者尤其是幼儿能否吃得下去。同理,不能说批评者只要是“忠言”,就可以摆出一副教训者的姿态,而不计方式、不分场合、不看对象。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一向被视为“国粹”的中草药生产已部分采用西药生产方式,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制出片剂、水剂,或在苦药外面加上糖衣、胶囊,或制成糖浆。这样既省却了熬制,方便了群众,又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足见,“良药苦口利于病”应赋予新的含义,变“苦口良药”为“爽口良药”。

随着改革、开放、民主意识的深入人心,一些青年人不再满足于师长、家长的空洞乏味的说教,而要求自主、自立、平等,“理解万岁”成了他们的口号。对待犯错误的青年,如果我们依然采取生硬的说教、严厉的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的方式,就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只能激起他们的反感,正所谓“顺的好吃,横的难咽”。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为人们所共知的张海迪、朱伯儒、李燕杰,他们都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典范。在他们身边,不都是事业上的佼佼者,相反,有许多人是后进者。可他们却能使那些后进青年振作起来,变成燃烧的火,变成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热情之火,因而成为青年的良师益友。他们之所以如此,不正是由于他们在对后进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讲究方法,平等待人,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吗?可见,良好的教育方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的时代赋予人以新的使命,我们大可不必遵循“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了,而要多些“爽口良药”,多些“顺耳忠言”,使更多的人和我们共同前进,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看惯了那些“城南旧事”,猛然间看到这样的新颖素材,你定然会有种山花烂漫之感。

秘诀解读

本文对一句古代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提出异议,并作了具体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在本论部分采用了破立结合,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先“破”其一面,后“立”其反面。第二、三段为“破”,“破”的是传统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观点。“破”的段落中,也有某些肯定的部分,这就是“边破边立”,但主要在于“破”。如第二段,一开始也对那个古训作了一些肯定,但接着就在“但”字上做文章,说它不能对人的教育起决定性作用,这就是“破”,然后说明对人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这就是“立”。魏徵与海瑞两人截然不同的命运就是最好的例证。第四、五段为“立”。在此作者表明自己的观点,“良药不一定要苦口,忠言也不一定要逆耳”,良药可以爽口,忠言也可以顺耳,关键是看你处理问题的方式。当然“立”的段落中也有一些反面论述,但那是为了跟正面论述相对照,突出正面做法的正确性。

文章的另一个特点,即无论是在“破”还是“立”的时候,都是先从“药”谈起,然后再谈到“言”,由“苦口良药”到“逆耳忠言”,由“爽口良药”到“顺耳忠言”,始终以比喻在先,这样说理较为通俗形象,更易为读者接受。

抽茧剥笋法

技巧点拨

抽茧剥笋,顾名思义,就是一根一根地抽丝,一层一层地剥笋。抽茧剥笋法,就是一步一步很有层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的一种方法。抽丝剥茧,抓住特征,就可能提出别人不曾提出的观点!较复杂的问题还需要一层一层地“剥笋”,才能议论到核心,找到关键。

这种抽茧剥笋的论证是沿着人们逻辑思维的常规顺序,一层一层地展开阐述,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说理充分,论证周密,既可以全面阐述论点的深刻内涵,又可以将论点提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令人坚信不疑。运用抽茧剥笋的论证法,还可以使文章气势流畅,文脉贯通,逻辑严密,从而增强说服力和吸引力。

范例导引1

当说必说

“好好先生”奉行的好人主义,是一种腐朽庸俗的作风,其“要义”是“言多必失”。那么,怕“失”什么呢?无非是怕说错了话丢了乌纱帽,搞坏了关系丢了选票,伤了和气堵死了方便自己的“渠道”。借用“好好先生”自己的话说:“坚持原则是非多,碰着硬茬麻烦多,平平稳稳好处多。”“不说好,不说坏,谁也不见怪。”从这些话语中不难看出,好人主义的本质是利己主义。

秘诀解读

这段话中,作者先论证了“好好先生”的要义是“言多必失”。接下来论证了“怕‘失’什么”,并用“好好先生”自己的话作论证。最后一层指出他们的本质是利己主义。由表现,到原因,再到本质,论证的过程就如同“抽丝”和“剥笋”一样的。

范例导引2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们生活在当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赚的钱更多了,人情味却更少了;我们的交通工具更先进了,公交车上站着的老人却更多了;我们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却不愿伸手帮助对面的邻居;股市价格一路狂升,我们的价值观却成倍地下降;我们的社会都知道“此仇不报非君子”,却怎么也流行不起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社会上数不胜数的忘恩负义之人,仇视一切事物之徒,更加深了社会道德危机。人们的心越来越狭隘,只懂索取,不懂回报之人,仿佛充斥着整个社会。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对老夫妇遇到一位赶着回家过圣诞节的年轻人。年轻人买不到车票,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无法回家。老夫妇在邀他共度圣诞节遭推辞之后,竟主动将自己的车借给了年轻人。这样的举动令人震惊,令人感动,但接下来的事却让人心寒:这年轻人再也没有回来,杳无音信。

一位著名作家在谈到社会道德时也曾说到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一次散步时捡到一个钱包,打电话找到失主时,失主无感谢之词,竟要求他送还到失主家中。

我们感叹丛飞节衣缩食资助贫困学生,却也愤慨在他重病时无人援助,我们感叹雷锋无私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也无奈现在有些中小学生不知“雷锋”为何物!

当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暧昧的姿态时,我们应该需要一种有质感的态度来面对社会道德危机。

这便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一位不久于人世的老人,将自己的儿女唤到跟前,一一叙说了何人何时帮助过自己,教导子孙们报答人家。虽然老人一生坎坷,遭受不少人的陷害,但他自始至终未提一句,只把感谢留给后人。这是一个老人留给世界的最好的礼物。

一位女士把自己430元的稿费,随意地捐给了西北一位素未谋面的小女孩,但这位女孩却把她的恩德深深记在心里,即便在贫困的条件下,仍坚持给她写信,虽然这位女士已经快忘了这件事。小姑娘的善良、知恩却让人欣慰。

我们感叹华农大小李的爱心,更受到那位四年级女生的感动;我们感叹大批青年出国深造,更感叹他们回国报效的高尚。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别人爱我我爱别人,这是小爱;我爱别人,别人爱我,才是大爱。”所以基督教有一句名言:施比受更有福!

无论东方西方,无论古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都是我们的准则,促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有思想、有内涵,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秘诀解读

文章开头直接指出社会中道德水准下降的严峻事实,并用几个例子加以证明。在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后,作者又提出:“当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暧昧的姿态时,我们应该需要一种有质感的态度来面对社会道德危机。”这便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接着,作者又以一位老人和一位女士的故事来进一步阐释自己的观点,将“感恩”的内涵具体充分地展现出来,“抽茧剥笋”地使得“施比受更有福”的中心鲜明突出,让读者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以矛攻盾法

技巧点拨

以矛攻盾法也叫自相矛盾法,大多用于驳论文中,即在论证过程中,抓住敌论的漏洞、矛盾,适当地分析、引申,使得敌论陷入困窘之地,暴露其错误本质,这就是以矛攻盾法!我们运用此法时必须善于发现和把握敌论的漏洞,抓准突破口,揭穿敌论在论证过程中的错误以及被掩盖的错误论点的实质,实现驳倒敌论的最终目的。

我们在驳论过程中,一般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从敌论的论据找突破口,仔细斟酌敌论论据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这是打开批驳的一个突破口;其次,注意观察敌论论点和论据之间是否缺少必然的联系,其论据是不是能很好地支撑论点,如论据不能很好地支撑论点,那么,论点不可信。总之,我们在运用以矛攻盾法时必须抓住敌论逻辑上的错误,才有赢得论辩胜利的可能,因此在驳论过程中也必须合乎逻辑,切不可授人以柄,以致落入击人未着反被击的境地。

范例导引

树欲静,风岂敢不止

我曾听有人无奈地套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古语,以此来感叹社会上不良风气对人的影响,作为自己“无所作为”的借口。似乎面对“恶风”,“树”只能摧眉折腰,任其摆布,让“冷漠之风”、“逐利之风”、“背信之风”恣意横行,让“某某遭遇车祸,众人围观而不助”、“某类产品九成为假货”诸如此类的新闻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无可奈何。有人要说我危言耸听了,毕竟“恶风”只是社会风气的一小部分,但如果我们对它只有顺从,让“恶风”滋长,那么我们这些“树”被“风”连根拔起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树”面对“风”真的只能“欲静”而不能止吗?这也许要看“树”本身了。

诚如树木中有枯木,人群中也有极少数居心险恶之徒,千方百计利用身边的“恶风”为自己牟利,然后再将种种罪责一股脑推给社会风气,仿佛风气本如此,自己只不过无奈而为之。此等可恶、可气之人面对“恶风”,不仅“风过而折”,而且还将自己的腐朽之气随“恶风”扩散,祸及众“树”。幸而这样的树木尚少,但人人当见而伐之!

与此相对,是世上那些顶天立地、临风屹立的大树,他怀着对社会的责任,纵然落得“树大招风”、“万夫所指”的境地,也其心不改,其志弥坚,“恶风”奈何不了他。只可惜这样的“孤木”毕竟罕见,人人当见而敬之。

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既不是能独挡“恶风”的“参天巨木”,也不愿沦为“枯木”为“恶风”摆布,于是明哲保身者有之,随风摇摆者有之,自以为只要不被“恶风”吹倒,便能保住一己清白,然而“恶风”当前,“孤木”又何以自保?“树”觉得只要不与“恶风”作对便万事大吉,于是就着“风”势生长,其长势必然与“恶风”渐渐趋同,最后,虽然站着却成了“恶风”的俘虏。

由此看来似乎古人所言不假,“孤木”难以抵抗“恶风”的摧残。但如果众木成林,林的力量又怎能小觑。君不见,西北来势汹汹的沙尘暴在众志成城的防护林面前,不也只能偃旗息鼓,悻悻溜走吗?“孤木”无以阻风,然而“孤木”抱成团变成“森林”,“恶风”也只能低头就范。

记得曾听到一个关于“抓贼”的趣闻,说有一人遭劫,开始众人观而不助,突然一人大呼“抓贼”,众人先是不应,继而齐呼“抓贼”,未等众人行动,贼人已“不战而降”,跪地求饶了。

趣闻有其戏剧性,但从中也可以窥见“树”与“风”的微妙关系。起初众人的“不助”不能不说是受了社会上“冷漠之风”的影响,这时有人能站出来向此风挑战,这是社会的大幸。然而若无人应和,那么“冷漠之风”未必能削弱,关键在于众人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与“恶风”斗争,这样“恶风”必弱,正气必长。

当然迈出这一步并不容易,但“树”面对“恶风”已无路可退。或沦为枯木被风折断,或成为“恶风”的奴隶,或苦等“英雄”救助,都只能让“恶风”日益嚣张。唯有迎风而上,合众人之力,方能铲除“恶风”,也唯有合力铲除它,“树”才能有真正的“静”,我们才有真正安宁和谐的社会。

树毕竟只能困于一隅之地,而我们可以做的其实很多。面对“恶风”肆虐,我们何不以社会的浩然正气给“恶风”迎头痛击,让它在初露端倪时便无处遁形。

由此看来,“树”面对“风”犹有能够“静”的能力,那么我们面对风又怎能无奈、无为?

社会是我们共同的“森林”,若它被“恶风”所污,我们将何以栖身?

大家挺身而出吧!树欲静,风岂敢不止!

秘诀解读

这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以矛攻盾”法。作者首先抓住部分人无奈地套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古语,以此来感叹社会上不良风气对人的影响,作为自己“无所作为”的借口。指出正是这种“冷漠之风”、“逐利之风”、“背信之风”恣意横行,使得“恶风”如此嚣张,明哲保身者,随风摇摆者,自以为是者,种种所为也只不过是给自己沦为“恶风”的俘虏找的一个借口罢了。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以己之矛攻己之盾,“恶风”当前,“孤木”又何以自保?接着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虽然“孤木”无以阻风,然而“孤木”抱成团变成“森林”,“恶风”也只能低头就范。“君不见,西北来势汹汹的沙尘暴在众志成城的防护林面前,不也只能偃旗息鼓,悻悻溜走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孤木”只有团结在一起,合众人之力,铲除“恶风”,才有真正安宁和谐的社会。结尾点题,“树欲静,风岂敢不止”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发人深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