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集团核心价值观(华侨城集团领跑)(1)

深圳华侨城俯瞰 欧阳勇 摄影

华侨城集团核心价值观(华侨城集团领跑)(2)

深圳宝安欢乐港湾效果图

专题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已经明确,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对于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定位,华侨城集团(以下简称华侨城)作为国内文旅产业的头牌企业和国际文旅产业的前列品牌,同时作为在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成长起来的央企,早已对未来在大湾区的跨越式发展实施卓有成效的战略布局。

文/童丹

布局大湾区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中轴是黄金发展地带,大湾区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在这条中轴线上。华侨城抢抓大湾区机遇,显然率先要在这条中轴线上做足功夫。从目前的渗透情况看,华侨城显然在中轴线上已经未雨绸缪,布局了三大重点项目,主要集中在深圳沿出海口的宝安区一线,从南到北分别是:位于宝安中心区、拟投资100亿元的欢乐海岸升级版项目——宝安滨海文化公园,位于宝安福永的深圳六大古村落之一凤凰古村项目——凤凰文化小镇,位于宝安沙井的全球大型会展业项目——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这三大项目对于华侨城强化在大湾区的品牌存在以及精准收获大湾区红利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花园中建城市”是华侨城一直秉承着的开发理念,在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基于土地伦理的产业导入以及城镇综合治理的质量提升,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城市价值提升,与城镇居民共同创业,实现共同富裕。

“文化 旅游 城镇化”模式能够重组城市的区块生态。对于一个新项目,华侨城首先深度挖掘、提升项目潜在的文化内涵价值,同时进一步完善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待文化旅游部分相对成熟后,才会考虑去进一步开发。如龙岗甘坑小镇、国际低碳示范城、东部坪山文化旅游带、大鹏所城、光明特色小镇、西丽水源三村、宝安滨海文化公园(欢乐港湾)和凤凰文化小镇等城镇化项目集合了深圳几乎所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占地规模合计约30平方公里,用于再造6个华侨城,为未来5年、10年深圳文化旅游产业升级进行更大布局。“通过向传统城镇导入‘文化 ’相关产业,带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新的实践范本”华侨城负责人表示,开发中注重尊重、保护和融入当地历史文化的理念,也是构建了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脉、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美丽图景。

“文旅”担当 为湾区发展持续赋能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珠三角地区的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目前常住总人口约7000万,GDP总量超过10万亿元,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华侨城全力深耕文旅项目并推进全域旅游,把湾区城市群密切联系在一起,可以称得上大湾区的“文旅”担当。

“文化旅游本身就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文化是内容,旅游是表现的一个手段,要通过旅游来去理解文化,体验文化。”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军如是说。

华侨城在成熟领先的旅游市场,比如大本营广东地区,一方面巩固、优化、提升位于深圳欢乐谷、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都市旅游项目,另一方面则强化了全域旅游拓展思路的推进,拓展多元文旅业务。过去一年时间,华侨城在粤港澳大湾区迅速布局,已经先后与肇庆、江门、惠州、中山、湛江、茂名、广州等市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进行文旅项目开发。

在广州、珠海,华侨城集团践行央地合作模式,与黄埔文化发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香雪项目、文化基地项目、长洲岛项目等项目合作;与珠海港集团、珠海九洲港集团等大型企业分别签订战略框架协议,深化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互补。在佛山顺德,粤港澳大湾区大型的都市文化旅游综合体“欢乐海岸PLUS”正式落地;在肇庆,将与新区合作建设产城融合、城景相辅、充满活力、宜居宜业宜游的肇庆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产业小镇;在江门,将推进鹤山古劳水乡、谷埠新区及滨江休闲区等项目,打造中国最美岭南水乡、粤港澳生态休闲文化旅游标杆;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推进小漠文化旅游创意小镇项目,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席滨海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整个华南片区还是要从总体效益角度来考虑,文旅项目要以综合效益为基础,产生效益以后,才能部署更多优质文旅项目,形成良性循环。”华侨城华南集团副总经理笪云平表示。

立足湾区放眼全国。在新战略引领下,华侨城以旅游业为纽带,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提升,也正是对国家全域旅游战略的积极响应。除了总部深圳,华侨城在中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如云南、海南、陕西、四川、山西、北京、河北等地,广泛布局全域旅游新业务,串珠成链,培育产业新动能,激发产业新活力,致力于成为“中国全域旅游示范者”。

人文关怀、绿色低碳、和谐共处

湾区企业彰显社会责任

建设美丽城市的同时,保护和传承好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国际上公认的建设生态之城的标准之一。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圈中定不可缺少绿色低碳、和谐共处概念。作为湾区的重头企业,华侨城不仅着力产业发展,还致力于用艺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用生态连接自然,用公益回馈社会,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绿色低碳、和谐共处的美好生活。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营造绿色生态环境是华侨城生态公益的核心。三十余年来,华侨城旗下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环保大于天”的环保理念,秉持“在花园中建城市”的开发理念,打造了一个个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生态人文景区、社区。

华侨城投入巨资进行深圳湾、武汉东湖、南昌象湖、顺德桂畔湖等湿地公园的保护性修复及美化;十余年如一日定点精准扶贫贵州省天柱、三穗两县,小红花支教为数千名贫困儿童送去关心和关爱;在汕尾陆河螺溪谷、西藏林芝等地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在顺德开展村企共建计划;通过在全国的美术场馆开展公共艺术展览、讲座、互动课程等教育活动。

如今,华侨城已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公益矩阵,积极践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成立33年,累计公益投入3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