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李幼斌出演的《亮剑》是一代人的经典,该剧融合了战斗艺术和传奇色彩,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也让人印象深刻。
直到了现在,“亮剑”两个词已经出圈,成为了一种迎难而上的精神。
这部剧在豆瓣上还有着9.4分的好成绩,是国剧战争剧中不可多得的经典。
过了16年,李幼斌出现在一部网络电影中,那就是《生死阻击》。
这部电影还邀请到了张光北,当李幼斌和张光北同时出现的时候,这一对“相爱相杀”的死对头,还是给观众们带来了回忆杀。
然而,这部电影不要说和《亮剑》相提并论了。
在猫眼专业版上,观影人数只有329万多人。
口碑可以用一言难尽来形容,在豆瓣的热门评论区,差评太多了。
有网友甚至指出了这部电影并非是“抗日神剧”,而是“抗日神影”这样的观点。
这部电影到底有多么“神”呢?
这也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故事发生在百团大战之后,鬼子大扫荡,而我军不得不转移这里的老百姓和村民。
李幼斌饰演的李致远与营长陆天泽,以及连长黄长军等人负责这一项艰巨的任务,以马家堡为根据地进行阻击。
这一次,李幼斌和张光北两位终于可以“携手”作战了。
在剧情设定,故事背景上,《生死阻击》和《亮剑》还是有很大相似点的。
在作战武器上面,还是做了很多的升级和改良。
有长枪短枪机关枪,火炮,还有炸碉堡的戏份,也满足了很多观众们的视觉追求。
看起来,攒到了国庆档播出,还是很“应景”的。
然而,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这部剧有很多逻辑不通的地方,简单地说,就是没有脱离以往抗日神片的窠臼和模式。
和鬼子打仗,在装备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的,电影中的奋斗精神也是值得鼓舞的,但是用血肉之躯去抵挡别人的装甲和坦克,还是“神”得很厉害啊。
以往的燕双鹰就是这样啊,虽然没有裤裆藏雷,石子打飞机,但是不合情理。
我们的士兵作战勇敢,而且很有智慧,肯动头脑,打仗是有章法的,绝不会逞强和“横冲直撞”。
再来对比一下国剧佳作《亮剑》,同是战争题材,两者放一起,差距就出来了。
李云龙是一个优缺点都很鲜明的活生生的人。
他深谙兵法,号称不打败仗,这样的人也会经历兄弟惨死,三百多村民一起被杀的情况。
自己的妻子,也是在新婚夜就被抓走,他有普通人的无助和挫败感,这才足够真实。
也正是因为反派的智商足以“在线”,才能够体现出我军战争胜利的艰难和不易。
电视剧中也有很多的战术呈现,比如在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李云龙曾经让战士们坚守八个小时。
在敌人强大的火力围攻之下,我们弹药也用尽了,最后只剩下了五个人,也要和用唯一的炸药和日寇同归于尽,这才是真正的亮剑精神。
李云龙曾经说过一句话,面对强敌,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我们刚才说到的亮剑精神,其实本来也就是战斗力的一部分。
其实,在战斗中,比拼的不仅是装备,武力,也有我们军人顽强抵抗,视死如归的精神,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对于当下观众们有指导意义的一个层面。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也曾经高度肯定了精神的重要性。
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利剑和精神,而从长远处来讲,精神要比利剑更为强大和有力。”
纵观我军的战斗,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抗日战争中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抗美援朝的长津湖等等,无一不是依靠战斗精神取胜的。
除了剧情之外,人物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电视剧在塑造正面人物的时候,也没有给反面人物“降智”。
它更多谈论的是军人气节,民族大义,时代精神。
在《亮剑》中,李云龙的个人形象太生动了,他们不再是以往作品中的扁平化,脸谱化的人物,不会像神兵一样“从天而降”,而是有血有肉,有性格有缺陷的英雄。
性格爽朗,脾气暴躁,会耍无赖,有的时候还冒出几句粗话,骂人更是毫不嘴软。
但是并不会让观众觉得讨厌,反而觉得可爱霸气。
即使是何政军,张光北,张桐等演员饰演的人物,也是多面化的,极其生动的。
要知道,这些人物一贯出演的,可都是正气十足的硬汉形象。
也正是这样的真实,才让观众们多了很多的代入感。
而到了《生死阻击》中,已经63岁的李幼斌再次出现,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电影对于人物的情绪渲染,情感方面还是到位的,主角的精神也打动了很多人。
但是在历史上,这么大的年龄也很少出现在基层军官的队伍中,这不免让观众们有点出戏啊。
真的是白瞎了李幼斌,张光北。
也有的观众很心疼,老戏骨们活到老演到老的精神确实值得赞扬和学习,但是战争片也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
如今的硬汉,不缺老戏骨,也不缺中生代,但是能够扛起票房和收视的新生代,却寥寥无几,让人感慨。
很幸运,他能够塑造出李云龙那样生动的角色;
很遗憾,他再也塑造不出来李云龙那样的角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