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段位作为一个分水岭,一上钻石段位就开启了征召模式。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征召模式只有在钻石段位以上才开启呢?这样来说,一般萌新不可能一来就直接上钻石,能上钻石的玩家一般都对游戏有了初步理解。与此同时英雄池也不是单一的基本操作英雄了。(后羿,安其拉,妲己,亚瑟)逐渐对复杂一点的英雄有了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征召模式是什么?

双方不能选用同样的英雄并且在选用过程中可以看到对方的阵容,依次ban选英雄的过程。

王者荣耀排位征召模式换英雄机制(王者荣耀征召模式)(1)

这个模式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很简单,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和竞技性。 在征召模式中不止有相同英雄无法二次选出的规则,还有ban位这个东西的存在。这个对于刚刚上钻石段位的人来说是很关注的。因为可以禁用自己不想看到的英雄。

在这类选择多的游戏中,存在一个让设计人员很头痛的问题,就是"游戏最优解"。不管平衡做的多好,总会有一个最优解,也就是最强的组合,或者胜率最高的英雄。

有一点就是强制性平衡游戏环境:

在一个moba游戏中,策划只能保证游戏大环境的平衡。游戏的各个英雄和职业之间的平衡是很难掌控的,就连平衡做的最好的dota都有不尽人意的英雄和体验不好的对局。在征召模式中这个情况会被减轻很多。超标的英雄我直接ban了,假如你选出来了,我们可以看到提前针对。不会让超标的对局存在的情况加多,也避免了所有人都抢着一个英雄玩让其他英雄没有出场率。

王者荣耀排位征召模式换英雄机制(王者荣耀征召模式)(2)

加强玩家水平:

让游戏从选人阶段就开始有博弈的水准,在段位的上升,玩家的水平也要逐渐提高。(LOL从开始任意段位都要开始banpick)加深自己的英雄池,对各种英雄的熟悉,学会根据阵容进行选择针对性的英雄。将游戏逐渐从娱乐性转到竞技性。

比赛化:

在一开始KPL的ban位就一直比我们排位赛要多,比如现在的四个ban位轮流两次和巅峰赛最多三个ban位。比赛一直都将自己的水准提高更多。还在去年加上了全局bp,彻底将比赛环境和排位区分开来了。另外官方也要从游戏中选出新的职业选手,就要在游戏中加入相似比赛的规则,从排位4ban位到巅峰赛6ban位再到职业赛全局bp。这是一个过程也是只有完全适应bp环境的人才能进入职业。(过高的英雄池和大局观操作水准)

王者荣耀排位征召模式换英雄机制(王者荣耀征召模式)(3)

假设征召模式可以让人使用相同英雄,那么面临的将会是双方经常会出现那么几个组合,或者就那么几个英雄,观赏性和娱乐性都会大大降低,游戏也会看上去极度不平衡,冷门英雄永无出头之日。

而采用不能使用相同英雄的话,将会强制破坏最优解组合的出现,毕竟强力英雄就那几个,你先选了我就选不了了。这个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通过玩家行为让游戏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各英雄百花齐放。我没看过王者的比赛,但我听说比赛的机制是前面选手选过的英雄,在后面的比赛将不能再次选用,此举也是同样的目的,我感觉他们的比赛应该会很精彩

征召模式为了增加游戏体验,目的在于双方根据彼此的阵容,凭借游戏理解来选择更优解。但不可避免的是,英雄池的限制和游戏喜好不同导致不可能永远能拿出最优解,那么征召的意义就在于避免出现最差解。

王者荣耀排位征召模式换英雄机制(王者荣耀征召模式)(4)

举个例子,我擅长貂蝉,玩的贼溜。但是非征召模式你永远不知道对面是不是东皇加张良再加上一堆控制。而在征召模式下,我既可以选择克制对面的英雄,也可以选择不被克制而且自己想玩的英雄。

同时,征召模式可以稳定心态。我法师贼溜就是不会打婉儿,我战士贼溜就是不会打守约。不是说这两个英雄胜率有多高,我对线就很烦他们,那我给ban了不就行了。

王者荣耀排位征召模式换英雄机制(王者荣耀征召模式)(5)

另外征召模式肯定确实会增加多元化,没有征召模式的话一些热门英雄的出场率会更高,但不代表双方阵容会一致,因为其他因素很多。但有的时候不是因为一个英雄强大家都用他,而是喜欢玩他。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多玩低端局就会发现如果选择相同的英雄经常会出现队内互喷的情况。举个例子,两边打野都是韩信,对面配合好而队友意识太差一直被gank,对面韩信很快刷起来开始屠杀。而此时的己方韩信遇见队友崩盘的情况自己抓人也抓不死,只能默默发育带线。

这时候就有队友会说一句 敌我韩信对比!

是己方韩信的问题还是队友的问题?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游戏体验。想想有人犯了错然后直接甩锅给你,并且煽动所有不知情者过来骂你你什么感受?

所以不许相同英雄上场很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