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汉字学法语(汉字悟语之哦)(1)

汉 字 悟 语 之 “ 哦 ”

聊天止于“呵呵”,分手源于“哦”。

这是当今网络聊天中告诫人们的一句警示名言。根据网友调查显示,“哈哈”最不招人讨厌,只有 5%的人不喜欢。排名倒数第二的是“呵呵 ”,只有9%的人不喜欢 。57%的人都选择了“哦”。一个毫不足道的语气字,竟然到了令人深恶痛绝的地步。

哦,怎么沦落到如此被动地位,哪来如此之大的伤害力?

哦,有三种读音,ó表示疑问、惊奇等;ò表示领会、醒悟、理解;é 有节奏地诵读诗文。查根求源,“哦”似乎没有多大的问题。

仅从字典的解释,“哦”的确不能直接给人造成伤害。可是当你的倾诉和期望叠加在一起时,它所作出的反应绝对属于冷暴力了。不是吗,在你和心爱的人聊天时,对方回复你一个“哦”字时,你心里的五味瓶一定打碎了,滋味都乱了;在你和你多年不联系的朋友联系上时,你们叙旧、畅谈,对方回复你一个“哦”字,难道你还有兴致继续说下去吗?

……

用汉字学法语(汉字悟语之哦)(2)

汉 字 悟 语 之 “ 哦 ”

你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你如何回应别人向你发出的声音?这是沟通能力的基本。

一个“哦”之所以造成分手,是因让对方火焰般的热情,如同叩在一块冰冷的石头上,只得到了一个最简单的回响。而且这种回响特别没有感情,完全是一种应付的态度,表达出:你根本不欢乐,没点意思。往往就是聊天的终结。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要看语气、心情以及两者的关系状况。一句“哦”包含了多少敷衍、失落、委屈、伤心、无奈、心痛;一句“哦”更包含了多少不舍、温暖、坚持。

细心去听关于“哦”的解释,网上将“哦”分为入门级:表简短的答应;表示惊奇、满意或羡慕;表敷衍;表疑问。升华级(每种解释使用时可彼此混合、叠加表达):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或从暗爽即将转化明爽之前,用以刻意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在别人取得巨大成功并且在你面前兴致勃勃、耀武扬威、王婆卖瓜的时候,用以表示对彼的不屑,让其遭受泼冷水的感觉,同时自得其乐;雅士之间互相提醒始终要保持淡定态度的用词;在自己或者别人发表慷慨激昂或寓意深刻的言论之后,用以提醒要把语言付诸行动;特殊群体之间打招呼的用词,意味着在掩盖自己热情激动的心情之余,给予对方最亲切的问候。遭遇尴尬的场面之后,用以让自己尽量保持神态自若之感,来遮掩内心的翻江倒海;简洁有力的总结,通常表赞同等。

在影视中,人们常常看到这样典型画面:当下属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机会向领导倾心汇报工作思想时,背靠椅子的领导不露声色地从嘴里发出“哦”的声音,不知是明白、清楚、赞许、认同,还是敷衍、疑惑、不屑...... 下属的心情七上八下,不知所措。

用汉字学法语(汉字悟语之哦)(3)

汉 字 悟 语 之 “ 哦 ”

哦,这个字,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不过,这也非常的好,它才会让人逐渐成长,明白不同的环境、心情、语调等诸多因素下发出的同一个相同声音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让人不平静的心逐渐回复常态。

这世界上大部分的失落,都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成为更好的自己,却奢求着别人成为更好的别人。

哦,其实也是一个神奇的字,一个字就能告诉你不喜欢的人:我就是讨厌你,就是不想理你,快点闭嘴!一个字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人与人之间会有一种默契存在,我默许、赞同、支持你。

朋友的儿子在工作两年后,给父亲打了一次电话。单位里发生的某些事情让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郁闷了很久,最后决定辞职。儿子给父亲打电话就是觉得必须向他报告自己的决定。他对电话另一端的父亲说“: 我要辞职。”听到这个消息,父亲想必很吃惊,不过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发出的第一声是“哦……”那淡定的语气安抚了儿子的心灵。

沉默了一会儿,父亲问:“为什么?”于是,儿子把工作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各种莫名其妙、无法理喻的事一股脑地发泄出来。当然,这是他第一次和父亲谈起工作。“我不是为了做这种事才上大学,也不是为了忍受这些才进这家单位的。真是受够了,我要辞职!”儿子斩钉截铁地宣布,语气近乎歇斯底里。

一直默默倾听的父亲听完依然保持沉默。正当儿子以为他会臭骂他时,话筒中又传来一声“哦……”然后父亲说:“那也好,重新开始,没什么大不了的。”

父亲一种平淡宽慰的态度,让儿子心中多少有了底气。

“谢谢您。”儿子说。

用汉字学法语(汉字悟语之哦)(4)

汉 字 悟 语 之 “ 哦 ”

岁月让人越来越沉默,“哦”的声音也越来越小、越来越少。时间慢慢地告诉我,要学会用语气词,少说单字,多连连说话:哦哦!诚然,这也是一种应付的态度,毕竟多了一种热情。同样的意思,但是,人们会觉得可爱。虽然意思相同,但是通过不同的表达手法,效果完全不同。

不要再把“哦”挂在嘴边,因为那不是真正发自你内心的笑。就像有些东西写在电脑上,你感觉不到他的深情。少说些“哦”,它真的很伤感情 ! 不要对你在乎的人说“哦”,真的会伤到他。如果你不想说话,请直说,不要“哦”。只希望少一些人因为这样一个没有意义的“哦”浅笑、错过、失去。

(作者:胡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