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新片《曼蒂》在今年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上映时,收获大批的赞誉之声,率先看到此片的影迷纷纷呐喊"看high了""烂片之王终有翻身之日",著名的烂番茄也给出93%的极高好评率,MTC则是打出82分的评价。
(海报中是各大媒体给出的五星好评)
全世界都以为,凯奇终于走出烂片泥沼回归正途,于是不负责任的奔走相告,在我们能看到片子之前,豆瓣的评分是惊人的9.4分。
我特别能理解这些人的心情,毕竟这个时刻他们等了太久。
早在二十年前,尼古拉斯•凯奇凭借在《勇闯夺命岛》、《空中监狱》以及吴宇森勇闯好莱坞之作《变脸》等经典作品中的精彩演出,虏获了大量刚刚接触北美电影的粉丝。
(《变脸中》,和约翰屈伏塔双雄对决。)
他不光有精湛的演技、硬朗的外形以及在这些作品中塑造的硬汉形象,还是个出身演艺世家——著名的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正是他的叔叔——根正苗红的艺人。
年少成名,20岁出演《鸟人》赢得赞誉一片,26岁主演的《我心狂野》折桂戛纳金棕榈,32岁凭借《离开拉斯维加斯》勇夺奥斯卡最佳男主。
(《离开拉斯维加斯》中颜艺双绝。)
之后,他便在开始主演大量商业电影,除了以上提到的三部经典之外,还有《蛇影》《8毫米》《穿梭阴阳界》《极速60秒》等等。
这些作品毁誉参半,不过还好这些年他也贡献了类似于《改编剧本》《火柴人》《天气预报员》以及《战争之王》这样的文艺佳作。
天之骄子,名利双收,死忠影迷遍布全球,演艺事业顺风顺水。谁都没想到,从2006年的《异教徒》开始,
他就像受到了诅咒一样,从神坛上跌到谷底,从此再无翻身之日。
(《异教徒》中的凯奇)
2007年的《灵魂战车》《遇见未来》,
2008年的《神秘代码》和《曼谷杀手》,
2010年的《魔法师的学徒》
2011年的《狂暴飞车》《女巫季节》《寻求正义》《非法入侵》,这些作品也帮助他荣登2012年金酸梅最差男主提名,之后的2013、15、17等年份,他都榜上有名。
(《女巫季节》当年也助他提名当年的豆瓣最渣男演员)
曾经的影迷骄傲突然化身"烂片之王"。
媒体也翻出凯奇的私生活,让这种转变更具神话色彩,比如他毫无节制大手大脚的挥霍,飞机、游艇、豪车、古董,各种各样的奢侈品外加三次失败的婚姻赔付、2008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冲击,让他深陷债务危机,不得不抵押房产变卖身家。
(曾经小他二十岁的韩国娇妻)
为了还债,他才开始盲目的接受来钱快无底线的烂片项目,可惜"烂片之王"名声在外,成为"票房毒药"是迟早的事,影片质量越来越差,票房越来越低,凯奇能得到的也越来越少,所以他不得不出演更多的同类型影片。这是个死循环。
所以,《曼蒂》的横空出世,让小范围的影迷圈激动不已,可以说万众期待。
可惜,事与愿违,当这个月,因为题材、内容等注定无法在国内上映的《曼蒂》的资源在网上出现,当更多的影迷一睹真容后,发现这是个甜蜜残忍的骗局,《曼蒂》与他们接收到的赞扬大相径庭,这哪里是翻身的神作,简直就是另一场灾难。
豆瓣评分在不到十天之间,从9.4分一路下滑到5.4分,这可能是我经历过前后相差最大的翻车现场。
而《曼蒂》在这十天里,到底经历了什么?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大概讲述的是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雷德和曼蒂原本在森林里面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突然有一天,有个神秘的邪教组织头领绑架了曼蒂,并且将她当着雷德的面活活烧死死。伤心的雷德开始暴走,大开杀戒,讲邪教头领及其手下挨个击毙。
影片因为自身的cult风格,它选择在专门为独立电影人而设的圣丹斯电影节首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圣丹斯电影节。
1981年罗伯特雷德福创办圣丹斯电影研究所,致力于支持和培养新生的电影编剧、电影导演;支持和帮助新的剧情片和纪录片参加美国国内影展和国际影展。1984年圣丹斯电影节成立,当时的宗旨就是给小成本电影一个出路,一个国际性的展示舞台。
所以低成本小投资的b级片cult片想要出逼,都会把这里当作最好的出口。
而关注圣丹斯的影迷,想要看的既不是戛纳电影节的艺术类作品,也并非好莱坞的商业大作,他们就是为了猎奇而来的,越独特越好,越奇怪越好。
所以像《曼蒂》这种充满着硬核、迷幻、怪异风格的作品,在圣丹斯想要得到喝彩并不难。
它的前一个小时,基本就是在虚实不分的梦境和语义不明的对话中度过的。
曼蒂是一个有童年阴影的女子,平常没事就画画丛林神庙,读关于银河系的小说,并且用美元做书签。经常做奇怪的噩梦,比如在氤氲着仙气的乱林里发现死去的小鹿胎儿。
(每一个画面都要有看着很厉害的滤镜和符号)
有一天她在散步时偶遇了邪教组织,只是那么惊鸿一瞥,那邪教组织的头领便认定她就是上天指派的要和他共修灵体的另一半。
这位仁兄也是位高人,不但让其几个教众对其死心塌地,还能通过一个叫做阿拉巴克斯的号角,召唤来自地狱的人鬼不分的几位满身都是凌乱钢钉铁甲——其中有一位连"那话儿都是一把钢刀形状"——杀手。
(全身是铁的飞车党地狱使者)
杀手轻松绑回来了曼蒂,邪教头领放着他自己写的"比卡朋特乐队"还好的音乐,对着曼蒂一通洗脑,然后脱光衣服,等着曼蒂投怀送抱,结果曼蒂对其一番嘲笑。玻璃心的头领恼羞成怒,当着雷德的面,把曼蒂活活烧死。
影片前半部分推进奇慢,充斥着各种意义不明的镜头,高饱和度的滤镜下面,是大量的梦境、符号和呓语。所有人的行动都没什么主题,所有人的说的话也都
大家都像喝醉酒或者刚抽完大麻一样,沉浸在外人看着无法接受的自high中。而导演也high 了,除了高饱和度的画面,声音也加了特殊处理,影像也经常出现失真或者重影等效果。
(邪教头领、看着已经嗑过药的教众,以及色彩夸张的画面)
而后半部分的复仇,也是蛮不讲理,完全不管剧情和细节,雷德造了一把奇怪的武器,雷德去找仇人,雷德没打过他们,雷德被绑了,雷德又逃了出来,雷德见一个杀一个,雷德把他们都杀光了,全片完。
(大量的飙血镜头,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齐上阵。)
导演还试图在这过程中加入一些喜剧元素,比如雷德在和一个杀手对撕时,突然大喊:"我的衬衫,我的衬衫要被扯破了",然后就像要保护衬衫一样,突然挣脱束缚,给对方来了一个扭头杀,并接着摆了一个帅气的pose,对着镜头一脸的孩子气,内心的os是:小样的,看我不弄死你们。
(用燃烧的头颅点烟)
如果说前半部分是导演刻意为之,为了风格放弃叙事,把所有内容都处理成含有特殊意义的符号,以供更多人解读。那后半部分和前面就是割裂的,毫无关联的,前半部分那些寓意在后面消失殆尽,导演就是不负责任的建立了一座空中楼阁。
当电影走出圣丹斯这个特定的环境,就开始水土不服,它作为cult电影,质量就一般,何况它试图走的"高屋建瓴"路线,和普通影迷也是割裂的。观众没时间也没心思去研究你那些自我的电影语言到底是何含义,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出混乱的意义不明的闹剧。
可怜的凯奇虽然贡献了一个小时的精彩演出,但也拯救不了这个怪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