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简称背后的历史,原来这几个省几千年没有改名!

名字是很重要的,小到一条街道,巷子,大到一座城,一个省,一个国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名字。中国历史悠久,城市众多,七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分布着七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城市,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名字。而我们的23个省级行政单位,其名字更是各有各的深意。每个省份都有着自己的简称,我们车牌的头一个字符就是车辆所在省份的简称,有的省份简称简单明了,如黑龙江的“黑”,吉林的“吉”,而有的省份简称却和本省的名字不大相似,如山西的“晋”,河北的“冀”。这些各式各样的名字和简称都是怎么来的?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说一说。

省份名称及简称的由来(省份简称背后的故事)(1)

中国地图

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取自省份本身名字中最具代表性的和识别性的字,其二是根据历史来命名,第三点则是根据地理位置和环境来命名。

第一类,取自本身命名。

这一类大概有二十个,分别是:京、津、黑、吉、辽、青、藏、新、苏、浙、甘、陕、川、宁、贵、云、蒙、港、澳、台,其中京、津、新、蒙、藏、宁、港、澳、台为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缩写。这些都是属于比较直观的能够看出的简称的地区,像京自然就是说北京,川肯定就是四川。

第二类,由历史来命名。

首先这里要提到的就是九州的概念,《尚书·禹贡》中提出九州由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徐州、冀州、梁州组成。几千年前,中原洪水泛滥水患成灾,大禹带领百姓通过疏导河流的方式来治水,在此期间大禹勘察地形,规划水道走遍了全国,所以治水成功后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的九个州,在古代州的意思就是水中的陆地,而九州其实就是代表了九个高于水面的陆地板块。

这就是我国最早有记载的行政区域划分啦,扬州,徐州,荆州,青州,冀州,豫州我们到现在还能看到。但现在的扬州,徐州归属与江苏省管辖的地级市,荆州为湖北省管辖的地级市,青州现属于山东省潍坊市代管的县级市,而豫州和冀州现在还是代指河南与河北。在古时中原河南河北的分界和是黄河,但现在河南省和河北省一般认为漳河为两省之间的界限河,由此可见河南河北可以说的上是传承极为悠久和正统的中原文化了。我们可以从地图上来观察河南,河北两地确实是一河之隔。

省份名称及简称的由来(省份简称背后的故事)(2)

禹贡九州图

鲁,山东。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用齐鲁大地来称呼山东,这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东的位置为山东。金时,以开封以东地区设山东 东,西两路,这是山东作为行政区名称的开始。在古代文献中既有称山东为齐也由称其为鲁的,齐鲁具有同等意义。但在近代因为电报技术的引进的导致了需要以简介和有代表的简称出现,但因为河北省有冀,冀齐发音相近,为了避免麻烦所以现在采用了鲁作为简称。

闽,福建。闽:形声。从虫,门声。本义:古种族名。生活在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带,后因称福建为闽。在《说文解字》“闽,东南越,蛇种。” 这里的“虫“不是虫而是指蛇,因为蛇在古代也被称为长虫。从远古开始福建地区就有崇蛇的习俗,到现在有些地方仍有遗风,像长汀的蛇山庙,漳州的蛇王庙现在就仍有一些大型的祭祀活动,来供民众去祭祀祈福。

省份名称及简称的由来(省份简称背后的故事)(3)

蛇王庙

苏,江苏。清代的时候设有江南省包括江苏,安徽两个省,而那时候江苏省有管辖江宁府和苏州府两个府衙。两江总督蜀驻守在江宁,江苏巡抚衙门驻在苏州,所以江苏取自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来命名。同时江苏也是禹贡九州中的徐州,扬州两州的合体。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字源的角度来分析,繁体的苏更能直观的来向我们解释,“蘇”表示为用稻草穿着鱼鳃提鱼,因为古人发现用这种方法虽然短时间内使鱼失水,但并不会使鱼死掉,如果在短时间内给予一个必要的水环境,鱼还是可以复苏滴。这个故事也可以说明江苏就是鱼米之乡啊。

粤,广东。在《前汉·高帝纪》“从百粤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中指的是古民族名。居于江,浙,闽,粤一带,总称百粤(粤通越)。在清· 袁枚《祭妹文》“予弱冠粤行。”中的粤则是代表旧地名,百粤之地,这就是我们的两广,广东和广西。那么关于广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呢,在汉武帝时期曾下诏: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所以当时管理越国的时候便将岭南地区治名为广信县(现为封开县),这就是广字的来源。后来到了宋朝便以广信为界在广信以东设广南东路,以西设广南西路,这也奠定了现在广东广西的边界。

鄂,湖北。古地名,湖北省的简称。在《说文解字》“江夏县。二志同。今湖北武昌府武昌县县西南二里故鄂城是也。江夏有鄂县。故南阳之县曰西鄂。”中江夏县从隋朝开始,隋灭南陈,改汝南县为江夏县,为鄂州治所。直到中华民国初年才被改为武昌县,随后武昌县被分割为武昌县和武昌县,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武昌市才成立如今武汉市的几个区。

甘,甘肃。甘肃是西夏王朝设置的甘肃军,是当时的十二监军之一,驻军甘肃,管辖甘州(现张掖),肃州(今酒泉),甘肃便是分别取自这两个州的一个字而组成的。我们知道甘肃还有一个别称就是陇,这里的陇是因为先秦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了三十六郡县,其中甘肃就被属于当时的陇西郡和北地郡。

皖,安徽。皖在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禹贡》扬州之域, 春秋时为皖国,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二汉属庐江郡。”中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皖为春秋时期的皖国,位置在今天的安徽省潜山县北。又因在安徽境内有最早的名山天柱山,古称为皖公山,所以简称为皖。

省份名称及简称的由来(省份简称背后的故事)(4)

天柱山

晋,山西。周代的诸侯国名。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居有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在当时战国初韩,赵,魏三分晋,所以山西也有三晋的别称。山西位于黄河东面,所以在唐朝时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直到元设山西河东道,根据山西地处太行山以西来命名,所以这就是山西的由来。

第三类,以地理位置命名。

青,青海。如其名,青海有着他独有的特征,青海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它名于清朝,最开始是以黄河为界的分为青海蒙古和玉树等四十族土司,而后民国初设有青海办事长官,随后建立青海省。

浙,浙江。浙,在《说文解字》中为“江水东至会稽山阴为浙江”。浙江是禹贡三江的南江,但如今江道已不可考据,后称钱塘江为浙江。浙江也有江流盘回曲折的意思,又因富春江,钱塘江和新安江古称为浙江,所以简称为浙。在唐代唐肃宗时期浙江分属江南东道,而后在乾元元年又被拆分称浙江西道,浙江东道,这也是浙江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

省份名称及简称的由来(省份简称背后的故事)(5)

钱塘江

赣,江西。唐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将唐太宗在贞观元年所设置的十个监察区增加至十五个,江南道正好在那时一分为二,其一为江南西道,其二则是江南东道。而我们今天的南昌则是刚好是当时江南西道的首府洪州。在江西有一条江它贯穿了整个江西,还是江西境内流量最大的河,那就是赣江。赣江在每一个江西人心中的地位那自然不用说,所以江西的简称赣就是这么来的。

琼,海南。在《隋书》中有记载“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这里的儋耳是古代地名,在唐代的时候改为儋州,今天的儋州在海南省西北部。所以这是海南这个词第一次出现,但这个时候的海南其实只有方位词,并不是今天的海南,直到明朝的时候设有海北海南道,最后才设的海南道,所以这时候海南才有了实际行政区含义。但在唐朝贞观五年又有设琼州,儋州,崖州等二十二个县,这些都属于岭南道宋代属于广南西路,州治在琼州,等到明朝时改为琼州府管辖儋州,崖州和万州,最后清朝继续沿用琼这个字设立了琼州府。所以琼就是府名,琼州府。今天海南也是我国境内最大的岛屿。

云,云南。云南简称为云或滇,在《辞海》中解释为“旧以在云岭之南得名”,这里的云岭则是横断山脉分布在云南的那一块山地。而在《云南通志》载:“汉武帝元狩间,彩云现于南中,遣史迹之,云南之名始此。”这里的元狩是汉武帝的年号之一。直到元代设置的云南行省,这才是云南第一次作为行政区域而出现在历史上。滇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滇,益州池名。”,这里的滇是滇池的代称,同时滇也是古族名,在如今云南滇池所在区域。所以这就是滇作为别称的由来。

湘,湖南。湘在《说文解字》中为“湘,湘水也。出零陵阳海山北入江。” 这里的湘水就是湘江,与漓江同源途径湖南长沙最后汇入洞庭湖。湖南在唐代处于洞庭湖的南面,且湘江贯穿了整个省境,所以湖南就是洞庭湖以南,因为湘江的缘故所以简称为湘。唐代宗广德二年的时期曾在衡州设置湖南观察使,这也是湖南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行政区上。

省份名称及简称的由来(省份简称背后的故事)(6)

洞庭湖

我们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是唯一传承至今的古老文化,各朝各代虽经历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摩擦及战争,但他依旧流传至今。每一方土地,每一寸位置,叫法不同,名称不同,他始终在那,这才构成了我们今天的华夏,因为篇幅有限并未写出所有的省份,让我们下次再见。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作者山木。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苏家酒窖,每天为您送上最“潮流”的传统文化,也期待您的评论留言,每一条小编都会认真阅读、回复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