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记事要形象,一定离不开动作描写。任何一个过程的完成,一般不是一个单一的动作就可以,而往往需要一连贯有先有后的人物动作。这些动作步步紧凑,如行云流水。无动作,不具体,无连串动作描写,无法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路要一步步走,达成千里之行;没有涓涓细流的汇聚,何来江海的浩瀚?这好比动作描写,动词要一个接一个用,才可有“千里之远”和“江海之广”。

动词应用技巧(动词一个接一个)(1)

那在我们的文章中,为什么要学会运用连贯动作描写呢?

1:完整地再现事情的过程。

一件事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它内在的逻辑,和正确的方法。一位演员为演哭而懊恼,同行告诉他,只要把哭分成几个动作即可,第一缩上唇伸下唇,第二,把下巴哆嗦起来,第三,开始抽泣,第四,张开大嘴哭。从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哭就是一连串先后动作的组合而已。至少让我们明白,再煽情的表演,离不开“行动”。同样,精彩的写作,也离不开动词组合,那其实是事件过程的重现。

“自己拿起面皮,用筷子夹起馅,小心地放在面皮上,两手使劲一捏。只觉得粘乎乎的,仔细一看,“哎呀!”我不禁喊出声来——原来是我用力过猛,挤破了面皮儿,馅冒出来了。我赶紧“急救”,又从另一边冒出来了。我急忙又用另一块面皮儿裹住那一边,才算堵住了“漏洞”。我终于用三块面皮包了一个饺子。”包饺子大家都很熟悉,“拿”“夹”“放”“捏”“挤”“冒”“裹”“堵”“包”,这几个动词,让我们熟知了包饺子的过程,一种家常的温馨扑面而来。

2:形象地体现事情或人物的变化。

大千世界的精彩,更多的体现在无穷的变化中。一个人的成长或退步,一个人微妙的情感或心理变化,会有外在的表现。恒定是相对的,变化是永远的。而动词能很好地体现“变化”的状态。

“他左手提着一个旧尼龙袋,右手拿着一个铁钩子,佝偻着腰,在垃圾桶里翻找着。不一会,钩上来了两个易拉罐,他的嘴角和眉稍微微上扬,笑意爬满了那张苍老的脸。突然,他停了下来,像被什么吓到了一样,张大了嘴巴,往后退了两步。过了片刻,他又走到垃圾桶前,他放下钩子,双手伸进垃圾桶,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蠕动的东西—一只被人遗弃的、奄奄一息的小猫。他的嘴角抽动了几下,脸上满是愤怒,抬头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是谁丢弃了这可怜的小生命。”

苍老的形象,卑微的职业,先用“提”“拿”“佝偻”“翻找”,刻画一位“拾荒人”的形象;然后用“钩”“上扬”具体体现他面对收获时的高兴的心情;而面对被遗弃的奄奄一息的小生命,“停下”“张大”“后退”“走到”“放下”“伸进”“捧出”这一连串动词,写出他面对生命被忽视时的失落、沉重、怜惜之情。从轻松的高兴,到强烈的不满,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动词应用技巧(动词一个接一个)(2)

3:凸显人物性格,体现人物心理。

每个人在事情中的表现都是个性化的,有意或无意的动作也是这个人生命的一部分,是厚积薄发难以复制的存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专属于李白的狂傲,那种自负、踌躇满志的形象在这句诗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年过花甲的他,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他战战兢兢地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额......’他刚要讲话,可忽然又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抽屉里翻翻、在投影仪下面的桌子上找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一小盒粉笔后,跟班长说:‘你去我办公室的桌面抽屉找找我的语文书…’等找到回来后,这才放心地又‘嗯’了一声。”

“戴着”“取下”“擦”“翻”“找”“掏”等词语,形象地突出一位年迈、健忘、不拘小节的老教师形象,和没有做好充足课前准备的忙乱的状态和着急的心理。

4:呈现“动态”美,使文字有了动感。

在写作中有一种手法,叫“以动写静,化静为动”,如《与朱元思》书里,“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本来静止的山,却通过动词,展现一种高峻、险拔的特征,生机勃勃,富有动感。那何况本来以动态存在的事物或事情呢?动词和生活、生命是对应的,热气腾腾的生活、生命是以运动的状态存在,我们怎敢在文章中吝惜动词呢?当然,并不是说动词呈现都是“美感”的一面,也会写出人物丑恶的一面,但是从写作效果来说,描写连续动作所产生的变动的美,即为动态美。

可以说,动作描写是人物描写方法中最重要的,也是细节描写中最核心的表现方法。运用了连贯动作描写,自然而然,就达成了“细节描写”的效果,也脱离了大多学生喜欢“概括叙述”的通病。今天这节课,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连贯动作描写“的益处,希望同学们秉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观察事物或事情的成长和变化,并把过程用笔”描绘“出来。

动词应用技巧(动词一个接一个)(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