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3财年第二季度(自然年2022年三季度)业绩,季度收入人民币2071.76亿元,同比增长3%。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29%至人民币361.64亿元,好于市场预期。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国际地缘政治等不利因素叠加,阿里巴巴坚持追求高质量发展,专注服务客户核心价值的能力建设,同时持续优化运营效率,业绩取得了稳健增长,阿里云和菜鸟业务呈现更多元健康的收入结构,整体商业生态韧性凸显。

阿里财报q4 解读 业绩持续稳健增长(1)

在国内消费领域,高质量消费群体的规模和粘性持续稳固。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的12个月,约1.24亿消费者在淘宝天猫年度消费超过人民币10,000元,这些消费者跨年活跃率约98%,连续三个季度保持高留存率。

在引起消费兴趣、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如内容化、服务体验升级等方面,持续投入能力建设已有成效。财报显示,淘宝App上的用户参与度和浏览活跃度持续改善,淘宝和天猫订单中送货上门同比大幅增长。截至2022年9月30日,淘宝天猫订单提供的送货上门服务已面向超300个城市。售中、售后服务,物流体验特别按需送货上门等方面持续投入,消费者满意度持续提升。

东方证券认为,商业模式影响短期格局,基础设施决定长期价值。持续投资用户价值,进一步为商家的可持续增长带来积极影响。今年天猫双11期间,有130个品牌的会员成交额超过1亿元,会员成交额同比增长100%的品牌超过5600个。会员成为品牌“复购”的主力军,为品牌长期可持续经营创造条件。

阿里巴巴消费者业务矩阵协同效应继续显现。淘菜菜通过淘宝及淘特产生的订单占比继续保持同比增长。通过拓展供应链能力,加强现有城市的物流能力,淘菜菜继续推进阿里在生鲜品类的渗透,并实现GMV同比超40%的增长。在近场零售赛道,盒马收入表现强劲,线上订单收入占比超65%,并实现了健康的同店销售增长和显著减亏。饿了么专注优化获客投入、降低配送成本,实现GMV正增长,单位经济效益持续为正数。高德基于地图提供的各类目的地服务,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在国庆黄金周创造了DAU超2.2亿的新高。

此外,本季度淘特、淘菜菜、饿了么、Lazada、优酷等业务通过提升运营效率,亏损显著收窄,同时,服务消费者的核心价值始终凸显,折射出业务较强韧性。

通过不断增强用户体验,菜鸟业务快速发展,在抵消分部交易的影响前,菜鸟的收入同比增长26%至人民币182.82亿元,当中有73%来自外部客户,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健康。作为消费者业务的重要支撑,菜鸟在物流履约能力建设上快步向前。本季度,菜鸟驿站的站点数同比增长超20%,超过17万个,成为服务消费者的重要末端触点。

在产业数字化加速的趋势下,阿里云业务持续高质量增长。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4%,经调整EBITA为4.34亿元,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值得关注的是,阿里云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健康,来自金融、电信、公共服务行业增长强劲,带动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增幅达28%。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自研CPU倚天710已经大规模部署,并以云的形式服务多家互联网科技公司,成为中国首个云上大规模应用的自研CPU,展示出阿里云在核心技术的自研能力优势突出。

阿里财报q4 解读 业绩持续稳健增长(2)

(图,菜鸟比利时列日eHub项目)

全球化战略上,阿里巴巴关注用户价值创造,持续强化物流、供应链能力,以及云计算国际本地化生态。菜鸟持续加强端到端的物流能力,截至2022年10月,菜鸟海外分拣中心总数增至12个。阿里云在本季度内宣布未来三年投入70亿元建设国际本地化生态,并在波尔图、墨西哥城、吉隆坡、迪拜等地增设6个海外服务中心。截至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8个地域运营着85个可用区,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云基础设施。

此外,阿里财报还宣布,已获董事会授权将现有的股份回购计划另外增加150亿美元,并将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3月底前。市场分析认为,该行动彰显出公司对未来充满信心。

“尽管面临宏观环境的持续挑战,上季度中,我们仍取得稳健业绩,印证了我们充满韧性的商业模式和独特的客户价值定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全球形势的种种不确定性,反而让我们更坚定专注于能力建设,致力于为客户和自身发展带来可持续且高质量的长远增长。过去23年,阿里巴巴的发展得益于股东的信任,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夯实阿里巴巴面向未来发展的基石,来回馈股东。”

中信证券分析指出,2022年以来互联网行业政策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叠加2023财年基本面修复的预期,阿里巴巴估值压制正逐渐得到缓解,对其在中国数智化进程中的持续领先保持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