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秋的那些知识(立秋之日话立秋)(1)

现代人对立秋的态度很普通,但在古代可不是这样,古代人对24节气中的任何一个节日都非常认真。他们对于节令的重视程度让现代人惊讶,其实想想也并不奇怪,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古时候全靠人们对节令的了解来决定农业的种植或者管理。所以他们的认真我们也便能理解了。

当然了,我们也并不能去取笑古人,因为我们现代所有的节令都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他们是发明者,我们只不过是继承者,他们的发明我们一直在沿用。汉朝时,名字已经无法考证的人创作出的谶纬类典籍《孝经纬》中这样说立秋:

大暑后十五日,斗指西南维,为立秋。

《孝经纬》原本在宋朝时已经佚失,顾名而思义,也就是阐述和解释《孝经》的谶纬类书籍,和《尚书纬》、《诗纬》、《易纬》、《礼纬》、《春秋纬》、《乐纬》合称“七纬”,又叫“七经纬”。但咱们题不在此处,故不再讨论。

关于立秋的那些知识(立秋之日话立秋)(2)

对于这样一个受重视的节日,古人不止在各种典籍中留下记载,无数的文人在诗词中写,比如南北朝时,周弘让在乐府诗《立秋》中这样写: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我们能看出来,这里写夏色将被收,而秋天马上到来。那么,立秋是什么时候确定下来的?古代人在这一天有什么风俗呢?

关于立秋的那些知识(立秋之日话立秋)(3)

一、关于发端

关于由来,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首先制定节令,首先得先对天象有着一定的观测和理解,这样才能制定出和天体运行相对应的节气。所以,我们想知道如何发端和完善,首先得明白古代24节气的出现和完善。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观测天体运动,当然了,那个时候人们主要观测的是太阳和月亮,并且夹杂着许多的不理解和迷信色彩。

春秋末年,左丘明《国语·楚语》中说:

撷项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

我们能看出来,左丘明写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开始派人专门观测天象。

关于立秋的那些知识(立秋之日话立秋)(4)

这样的观测一代代的进行下去,到了商朝时,制定出了最初的四个节令,分别是: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尚书·虞书·尧典》中记载: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古人自然不会满足这样的成就,他们的观测也不会停止,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这就好比从零到一,一切都是空白的,需要他们去创建和完善,而这样的完善全都要建立在他们原始而执着的观测上。到了周朝时,节令在商朝四个的基础上变成了八个,增加了四个,分别是:立春、仲春、立夏、仲夏、立秋、仲秋、立冬、仲冬。

所以,这个节令最早在周朝出现,而且在周朝时,一些和这些节令相对应物候也都呼之欲出,《逸周书·时训》中记载:

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逸周书》成书年代很早,但具体是什么年代无法考证出,左丘明的《左传》和《国语》都有引用里面的内容,而《左传》和《国语》的成书年代在春秋末年,所以《逸周书》应该是在周朝中后期成书,这里不再考证。

关于立秋的那些知识(立秋之日话立秋)(5)

有了前人的观测和记载,到了汉朝时,礼学家戴圣《礼记·月令》中有过一次节令和物候的总结:

孟春之月“蛰虫始振”,仲春之月“始雨水”,孟夏之月“农乃登麦”,仲夏之月“小暑至”,孟秋之月“白露降”,季秋之月“霜始降”。

在记载中,我们能看到惊蛰、雨水、芒种、小暑、白露、霜降几个节气已经开始初露端倪。而到了淮南王刘安《淮南子·天文训》中,24节气正式完善:

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是大寒,音比无射……

这里说东北和东南两角之间各是91又16分之5度,而北斗每天运行一度,运行十五天为一个节气,共生二十四节气。从此以后,24节气正式完善,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丝毫没有变过。立秋从商朝发端,在周朝确立,春秋战国时期完善,汉朝时被确定并且流传。

关于立秋的那些知识(立秋之日话立秋)(6)

二、古人的重视程度

在古代时,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是过了这个节令,农业即将收获,而农业的丰收可不止是决定着普通庶民的命运,有时候甚至决定着一个王朝或者一个古代国家的命运,所以立秋在古代受到重视一点都不奇怪。《尚书大传》中说:

万物非秋不收

而在古代时,一旦一个国家发生饥荒,别人就会打上坏主意,比如司马迁《史记·十二本纪·秦本纪》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十四年,秦饥,请粟於晋。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十五年,兴兵将攻秦。

这里说秦穆公十四年时,秦国发生了大饥荒,求晋国借点救济粮,而晋国晋惠公的舅舅虢射却赶紧出主意说趁他饥,要他命。晋惠公欣然应允,并且在次年发兵。当然了,这一仗打得很神奇,最后晋惠公被抓,差点被当成祭祀品给杀了,里面非常曲折,但咱们题眼不在此处,故略过不提。只说古代对农业很重视,而农业靠节令物候来掌握,所以节令和物候也就受到重视,假如这天发生了什么不对劲的事,那就要自责或者自查。

《周书·时训》中记载:

立秋之日,凉风不至,国无严政。

关于立秋的那些知识(立秋之日话立秋)(7)

这里说如果这天不来凉风,那多半是朝廷出了毛病。当然了,古人的观测入微也是让我们惊叹的,我们现代那些关于月令、关于种植、关于秋天收获的俗话和谚语,都是脱胎于古时候人们的总结。《月令占候图》中记载:

立秋西南凉风至,黄云如群羊,宜栗谷。若晴朗风云不至,万物不成,望西南坤上有黄云气,是正气。立秋应节,万物皆荣,赤气出其右,万物半死,豆谷半收。立秋日,午时竖竿影,得四尺五寸二分半,五谷熟。

我们能看出来,所有关于这些记载都中种植和收获有关,再一次证明了古人重视节令则是重视农业。既然受到如此重视,那肯定要有相应的风俗产生。

关于立秋的那些知识(立秋之日话立秋)(8)

三、古代立秋风俗

古代时,这一天有祭祀活动,也就是迎秋。《后汉书·祭祀志》中说:

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

这里的白帝就是少昊,古人称之谓司秋之神。就是立秋这一天,要举行祭祀活动来祭祀少昊。西汉礼学家戴圣《礼记·月令》中这样说:

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

我们能看出来古人对这一天的重视,皇帝带领着大臣们亲自去西郊迎秋天的到来,其实仅仅是欢迎秋天吗?当然不是的,是想要祷告上天给一个好收成,里面有古人对丰收的渴望。

当然了,上行必定会下效,既然朝廷这么重视,民间自然也非常重视,朝廷是祭祀,民间则是狂欢。宋朝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是这样记载的:

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是月,瓜果梨枣方盛……中贵戚里,取索供卖,内中泛索,金合络绎,士庶买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叶包,椮以麝香,红小索儿系之,卖者虽多,不及李和一色拺银皮子嫩者货之。

关于立秋的那些知识(立秋之日话立秋)(9)

这里记载的节日盛况不比别的任何一个节日差。到了明朝时,民间继续延续着这种重视。明朝嘉靖五年进士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二十·熙朝乐事》中记载:

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插鬓边,或以秋水吞赤小豆七粒。

《西湖游览志》是一部记载西湖民间轶事的著作,多记录民间的趣事和正史所没有记载的资料,虽然没有正史那么严肃,但对于研究杭州地方史有着重要的补缺作用。

关于立秋的那些知识(立秋之日话立秋)(10)

到了现代,对于这一天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因为现在的农业种植上有着诸多方法,人们对天文历法和天气状况的了解都远远的超越了古人。但我们始终要记得,是古人在一片空白的纸上画出了节令图,并且一代代的传了下来,由此产生了几千年不断层的古中国文明。我们在立秋之日说立秋,但说的又岂止是一个简单的节令?这里面蕴含着古人对天文历法、农业种植、物候月令的不懈观测和总结,以点带面来看,一个简单的立秋,其实是我们倔强而伟大的进步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