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时候真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当不被主流接受时,再牛的人,也未必名留青史。北宋史上就有一位大文豪,他的词写的比苏轼牛多了,粉丝也比苏轼多的多。名气一点也不亚于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什么唐宋八大家统统不在话下,但是,一部浩瀚的《宋史》,竟然一字未提。

北宋专力写词的作家(北宋唯一靠稿费吃饭的作家)(1)

有人就说了,《宋史》只言片语都没有提及,后人是怎么知道此人是那么牛的?这问的很有道理。不入史家法眼,不代表就没有人记载。北宋时期文人那么多,古人跟今人一样,很多人是有写日记的习惯的,在好多文豪的日记笔记中,后世的人们也就得知了这个人的存在,知道他在当时文坛上是如何的牛逼。

那么《宋史》为何连他的名字都不提呢?因为,他是通俗文学作家,而那些名列《宋史》之中的欧阳修、苏轼、晏殊、曾巩等文学家,都是纯文学作家。就如当今纯文学作家看不上通俗作家一样。有的人以正统文学自居,不但看不上网络小说,连金庸都看不上,金庸都名头还不够大吗?

北宋专力写词的作家(北宋唯一靠稿费吃饭的作家)(2)

在中国古代,文学家从来不是文人的理想,没有单纯的文学家。所有的文人的理想都是政治家,也就是做官,出仕。没能出仕的文人,是不能算成功人士的。所谓学得文武艺,售于帝王家,是绝对主流的价值观。

即使如李白杜甫那样的大文人,也是千方百计打通各种关节,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做个大官。否则名气再大,也什么都不是。李白还能看开一些,杜甫到死都记着做官,真的就是一官迷。

一个人当了大官,文章写的又特别好,名气就来了,史家就看上你了,就会被写进历史。如果没能当上大官,但是跟上层来往密切,很多大官都欣赏你,也会进入史家的视线。唯一不能做的,就是跟最底层的民众搅和在一起,那你名气再大,上层社会的贵族官僚也还是瞧不起你,虽然心里对你很佩服,嘴上还是瞧不起。

北宋专力写词的作家(北宋唯一靠稿费吃饭的作家)(3)

我们今天说的这一位便是如此。他的理想自然也是做官,只是考来考去就是考不上。考不上这段时间吃饭的问题都得解决吧?别人没考上时也不一样吃饭?那不一样的,很多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家里本来就有钱。李白,富豪之家,杜甫,大地主家庭,苏轼,地主家庭,等等,都是这样的。

虽然历史教科书上会说是农民家庭,但那不是底层农民,他们说的农民就是生活在农村地区,头上没有官帽子,其实家里是不差钱的。

这位呢,其实家庭条件不错,但是他自尊心太强,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后,就觉得没脸见家乡父老,不如就不回去了。他太好玩,而北宋社会稳定繁荣,好玩的地方太多。特别是青楼楚馆太多了,他就去这些地方玩去了。

怎么生活呢?就靠自己的一支笔。他高考考试不行,但并不是文才不行,相反他是才华横溢。一开始去青楼,是要花钱的,不过,很快,他就开始赚钱了,跟青楼女子分成,成了她们的好朋友,成了哥们姐们。

北宋专力写词的作家(北宋唯一靠稿费吃饭的作家)(4)

为何别的男人去青楼,都是花钱,花不完的钱,而他却能让妓女们养活呢?这是因为他作曲填词简直就是天才,写一首,很快传唱开了。那时候如果有互联网,那他的每一首歌都一定排在人气榜前三!

歌曲这个东西有这么一个特点,演唱的可以唱一千遍一万遍,唱的人可以反复唱同一首歌,只要有人喜欢,就永远有饭吃。而词曲作者却不可以,他们只有不断地写出新的歌曲,而且很流行,才有饭吃,才能拿到稿费。

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像我们今天说的这个主人公,他就不能总是呆在一家青楼,他要在这些青楼中流连,这样才能保证一首歌的收益最大化。因为没有互联网,他的歌在这家是旧词,到下一家还是新歌。

于是,他就在这些青楼楚馆流连,所到之处,必有好歌,妓女们太爱他了,有了他,就有流行歌曲,客人们最喜欢这个。就这样,妓女们都以认识他,跟他交往为荣,他也就跟她们打成一片了。妓女们离不开他,他一样离不开妓女们,相依共生。

北宋专力写词的作家(北宋唯一靠稿费吃饭的作家)(5)

但是,那些当了高官的,原本跟他一样的文人们是看不起他的,因为跟他混的都是青楼楚馆的女子,这些人属于社会的最底层。那些做官的,最轻视的就是底层的人们。他也就变成了轻视的对象,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有些时候逻辑是很混蛋的,他写的越好,名气越大,上层就越看不起他。他有有一首词,当时全国第一,没有第二个人写得出来,但是却把自己害的很惨。这首词叫《鹤冲天》,我们来看全词: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说了些什么呢?也就是年轻人高考落榜,发发牢骚,说自己怀才不遇,没上榜是因为选才人的失误,自己属于“遗贤”,是被遗漏的贤才,是“白衣卿相”。不要这些“浮名”了,写写曲子填填词,挺好。

他不知道的是,因为牢骚自己成了“遗贤”的代言人,而对立面是“金銮殿”,输赢立判,他一定是输家!

北宋专力写词的作家(北宋唯一靠稿费吃饭的作家)(6)

他继续参加高考,终于超过了一本线。皇帝就开始划定录取名单了,看到他名字时,忽然就想起了这首全国流行人气榜第一的词来,提起御笔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就是不录取你,如何?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只好继续流连于烟花柳巷,名头更响了,皇帝都熟悉他的词,可见有多大影响。从此他又多了一个头衔:奉旨填词柳三变。

不好意思,一不小心把名字给透露出来了。是的,他就是柳三变,这是他的原名,后来改名叫柳永,因为他排行老七,所以又通称为柳七。在北宋仁宗及其前后年代,提起柳七柳三变柳永,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时有一句话叫“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有活人的地方都在唱柳永的歌。他的粉丝都是下层民众,上流社会的人,喜欢他的词,却只在私下里唱,不敢公开承认是他的粉丝。

很多著名的文人,都暗地里学柳永的词,但又不敢承认,秦观就是其中的一个。一次,秦少游在会稽与苏轼见面,苏轼劈头就问:“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秦观回答说:“某虽无学,亦不如是。”赶紧否认。苏轼立马举证:“‘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

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文人的虚伪,学就学了,否认干嘛?还有苏轼,心底里不服柳永,总是想比过柳永,嘴上却又是一副轻蔑的口气,也是好笑。总说苏轼豪放豁达,也有跨不过的时候。

北宋专力写词的作家(北宋唯一靠稿费吃饭的作家)(7)

那么,是不是那些高官得做的文人就不跟妓女们来往了呢?根本不是,他们一点也不比柳永交往的少,只是,人家交往的是高级妓女,不是烟花柳巷的。

唐宋妓女分为多种,从业人数众多,官府有官妓,陪官员娱乐,协助官员们接待贵宾。这些人按照规定是不卖身的,但是私下里就很难说清楚了,大多数时候很难做到。高官家里还养有私妓。在外有官妓,回家有私妓,就像司马光、苏轼这样的正人君子家里都有私妓,北宋高官只有王安石一人不养私妓。

这次被拿掉后,柳永虽然流连在青楼楚馆,但是理想从未放弃,终于,他考上了,做了小官。在他做官的生涯中,没有忘记他的那些妓女姐妹们,凡是涉及到她们的官司,他都倾向她们,为她们撑腰。

当了小官,柳永当然也就想当大官,所以他就去找当时的宰相晏殊,好不容易排队见到了大宰相,两人都填词高手,自然就谈到了填词上。结果虽然都是填词高手,却尿不到一块去,晏殊看不起柳永的词。对话是这样的:

晏殊:贤俊作曲子词否?

柳永:只如相公,亦作曲子词。

晏殊:本人虽作曲子,却不曾道“针线闲拈伴伊坐”。

话不投机,柳永掉头就走了,人家看不上,还赖在这里干嘛。其实,柳永这首词,艺术水平很高,晏殊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了。我们来看看这首词: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一阙词,柳永把一个风流少妇从情态到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逼真、随意、通俗,这绝对是一阙好词,但是晏殊看不上。如果送给苏东坡、欧阳修,一样看不上。不是词写的不好,而是士大夫从骨子里看不起这种“艳词”。

北宋专力写词的作家(北宋唯一靠稿费吃饭的作家)(8)

从晏殊那里回来,柳永继续做地方小官,可惜,就是这小官,也没做长。一次,仁宗皇帝过生日,知道柳永现在是体制内的人了,有人就推荐柳永写生日贺词,柳永当然得抓住这个机会。可惜柳永写妓女的词,首首都流行,到歌功颂德时就不那么拿手了。结果拍马屁拍到了骨头上,写的《醉蓬莱慢》中有一句竟然跟哀悼真宗皇帝的一首词特别相似,皇帝很生气,当时就传了口谕:此人永不再用!

柳永的公务员生涯就此结束,从此便专门以作词为职业,成为专业作家,专门为妓女们作曲填词。终于有一次在从这一青楼去另一柳巷的路上,挂了。妓女们闻讯痛哭不已,凑钱安葬了他。柳永墓在江苏镇江,直到清朝末年,还年年有妓女聚集到墓前,唱柳词悼念他,被称为“悼柳会”。妓女们痛哭的仅仅是柳永吗?她们哭的又何尝不是自己的悲惨命运!

北宋专力写词的作家(北宋唯一靠稿费吃饭的作家)(9)

最后,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柳永的词,据说,金人就因为这首词,动了南侵之心,一定要看看柳词写的大美杭州,结果导致了南宋的灭亡。这当然是传说,但也说明这首词是相当牛逼的。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实在是太美了,连大老粗的金人都动心了,柳词的艺术魅力实在是高,难怪东坡心里不服,他根本就写不出这样大美的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