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区圣井街道持续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以“党建领航、产业引航、四色护航、同心启航”为服务主线,培育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商会组织,创新打造红色育心、蓝色聚心、绿色连心、橙色暖心的“四色商会”服务品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四色”服务赋能“两个健康”》荣获2022年度“创新中国”最佳案例奖。

济南长清区马山镇招商引资(章丘区圣井街道以)(1)

“商会 支部”扩大共建“朋友圈”

圣井街道以党建引领推动商会发展,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引领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双向共建把方向。商会设会长1名,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1名,副会长7名,会员单位50家。依托16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融合八大产业园区,建立商会党总支,实行商会班子成员与党组织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嵌入街道党员干部兼任商会党总支书记、委员,以“关键少数”实现党建统领。

整合资源筑堡垒。依托山东先进材料联合研究院,成立“圣井企业之家”;打造商会展厅、商量工作站、政企会客厅、招商办公室、律师工作站“五大功能区”,为加强党组织学习、联络联谊提供阵地堡垒,定期开展活动,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

示范带动树样板。以“盈商润济•党旗红”民企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为抓手,发挥华凌电缆“四个结合”、三齐能源“两带两先两学”、冶科所“红色金点子”等非公党建品牌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红色企业13家、红色车间3个,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章丘样板。

“商会 产业”画出最大“同心圆”

圣井街道是济南“东强”的主战场、章丘“西进”的核心区。牢牢把握交汇叠加的多重机遇,打造商会党建联盟,引导企业从单打独斗到区域联合发展,实施“共建共联共享”的产业招商工作法,促进合作共赢。

本地产品共建。先后举办“我为企业办实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恳谈会、本地产品本地用座谈会、银企对接恳谈会等活动30余项,签约“金融管家”和战略合作协议10项,受益企业31家,推动24家本地企业结对共建,激活经济“内循环”。

以商招商共联。以高端装备制造、建工建材、新信息、新材料四大产业为主导,填实做优中白新材料、蓝海领航、房德等载体平台,形成“落地一个、串起一批、带动一片”的连锁效应。发挥企业家人脉资源优势,以“新圣井人”的主人翁精神,宣传推介,抱团发展。

政企校资源共享。街道组织商会和高校定期交流,双向互动,做好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文章,引导华凌等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靶向招引高层次人才,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

“商会 服务”寻求最大“公约数”

圣井街道始终把服务企业作为立身之本、关键一招,倾力打造亲商、安商、扶商、敬商的优质软环境。

参政议政新路径。打造线上线下交流平台,线上开通“参柬小站”二维码意见箱,线下举办政策宣讲会、交流座谈会10余场,实现诉求及时反馈、办理闭环管理。开展“益企行”助企纾困行动,帮助企业落实政策问题40余件。

政企连接新纽带。推出“轮值大家长”政商服务品牌,完善商会和党员干部轮值制度,推动“党建 经济 服务”的有机融合,为企业提供注册登记、人才服务、政策申请等全方位服务,实现服务企业“零时差、零距离、零障碍”。去年推荐上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市两级专精特新企业13家,累计争取上级资金450万元。

回馈社会新贡献。秉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理念,鼓励商会成员单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扶弱济困、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公益活动,截止目前累计捐款捐物达800万元,企业家回报社会的情怀担当得到充分彰显。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段婷婷 通讯员 魏山淼 宋雨霏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