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朋友童年时都看过《聪明的一休》这部动画片,对剧中那个可爱机灵的小和尚充满了喜爱之情。在很长时间里,这位远在海外的“一休哥”也成为褒扬聪明孩子的代称。

一休哥的后代是谁(是特立独行的破戒僧)(1)

本文由“和风动漫”首发,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那么,有人不禁要问,历史上存在“一休哥”这么一个人吗?

答案是肯定的。一休哥的确存在于历史之中,还是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一休,活跃于日本室町幕府时期的狂僧、奇僧,据说是后小松天皇的私生子,母亲是小松天皇的官女,其父亲是楠木正成的孙子楠木正澄。

不过结合日本的史料缺乏,以及喜欢给传奇人物安上一个名门之后的传统,一休的出身大家看看就好。

一休哥的后代是谁(是特立独行的破戒僧)(2)

后小松天皇

一休幼名千菊丸,又称狂云子、瞎驴、梦闺。6岁时成为京都安国寺长老象外集鉴的侍童,戒名“周建”,13岁时就开始创作汉诗,《长门春草》《春衣宿花》等在京都流传。

那时候的他便是以“神童”之名享誉京都,16岁时师从西金寺谦翁和尚,得名“宗纯”;23岁又拜在非正统的大德寺派名僧华叟宗昙门下。

25岁时,华叟授其印证和“一休”的法号,他却对印证不屑一顾,径自离去。

不过从此刻起,一休宗纯禅师的各种故事便开始不胫而走,成为时代的传奇。

一休哥的后代是谁(是特立独行的破戒僧)(3)

一休宗纯

一休宗纯是个典型的“箭垛式人物”。

在民间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吸收各种零散的传说、故事的情节,像滚雪球似逐渐扩充、发展。

比如,说到发明创造的故事,大多都安在鲁班的身上;说到聪明机警,一般离不开诸葛亮;为民请命的都是包青天;整治老财的都是徐文长。诸如此类,都被称之为“箭垛式人物”。

而一休宗纯便是此类人物的日本代表。

一休哥的后代是谁(是特立独行的破戒僧)(4)

根据零星的记载,一休宗纯行事放荡不羁,但又急公好义,颇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的风范。同时,他又擅长和歌、连歌、茶道、书法,经常出入风月场所,故而留下了诸多的传奇故事。

据说,他曾经把印证投入火中,也不禁饮酒、肉食和女人,还在78岁时与自己的侍女相爱。

他时而身着奇装异服,携带木制刀身的朱鞘大太刀,在街上来回行走;时而在拐杖的头上装饰骷髅,一边喊着“小心,小心”,一边缓步前行。

有人说他特立独行,也有人说他是以此讽刺当时只对装饰外表感兴趣的世态。

一休哥的后代是谁(是特立独行的破戒僧)(5)

而那些“聪明人捉弄达官贵人”的故事,也经过后世的演绎,逐渐安到了他的身上经久不衰,江户时代就出现了关于他的传奇故事集《一休咄》,让他成为日本佛教史上少见的“狂僧”。

偷吃麦芽糖、蒙兽皮的大鼓、不向桥边过、屏风捉虎等知名故事也被制作进动画里,成为一代人非常美好的回忆。

1441年,播磨守护赤松满佑杀死室町幕府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史称“嘉吉之乱”。日本全国战乱频起,百姓一揆(起义)不断,之后又发生了全国性大饥荒和疫病流行,让一休宗纯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一休哥的后代是谁(是特立独行的破戒僧)(6)

他曾经绘看到的凄惨景象:“吞声透过鬼门关,豺虎踪多古路间。吟杖终无风月兴,黄泉境在目前山。”而他不羁的思想,也慢慢成为对世人的悲悯。

1467年,日本又爆发了战国时代的前站“应仁之乱”。生灵涂炭的地狱恶景,让醉生梦死的一休宗纯受到极大的震撼,他也对统治者发出了巨大的控诉:“请看凶徒大运筹,近臣左右妄悠游。蕙帐画屏歌吹底,众人日夜醉悠悠。”

这个时候他似乎已经醒来了,想要为这个红尘做一点什么事情。

一休哥的后代是谁(是特立独行的破戒僧)(7)

1474年,在一休宗纯81岁时,受后土御门天皇的诏令,出任大德寺第四十七代住持,以修缮因应仁之乱而荒废的寺院。

1481年12月12日,操劳过度的一休宗纯感染疟疾元寂,葬于岗山塔下,享年88岁。

有人说,一休宗纯是锐意革新的圣徒;有人说,一休宗纯是悲天悯人的神僧;也有人说,他仅仅是一个性情乖张,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狂人而已。

但无论他在当时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今的他早就随着时间的演绎,成为了另外一个形象了。

一休哥的后代是谁(是特立独行的破戒僧)(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