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没有发现,凭借“李焕英”一角爆红后,张小斐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了?
打开她的微博,你会看到满屏皆是岁月静好:
今天是道声早安;
明天是分享北方的秋天;
后天是告诉大家生活要有仪式感......
而最近一条和演员相关的微博,还是她特别出演了沈腾导演的新戏,而这部作品距离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已有半年之久。
对此,很多人感到不解,张小斐似乎和他们想象中一夜爆红的演员不大一样。
没有综艺邀约,没有疯狂营销通稿,也没有多部作品官宣......
在他们看来,爆红之后,张小斐消失了。
但在我看来,爆红之后,张小斐只是消失在流量里。
02.
2005年,张小斐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那时的她,和每一个初入电影学府的人一样,有着十分明确的梦想:她想成为一名电影演员。
但现实却告诉她,梦想容易想,不容易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她会经历很多“小透明”演员都会经历的磨难与考验。
比如,被轻视。
记得那是2012年,贾玲发了一条微博为朋友抱不平。
大体内容是心疼朋友每天早起晚归拍戏之余,在拍爆炸戏眼睛被炸伤后,还要被剧组负责特效的人痛骂。
为此,贾玲愤然道:
“小演员,命真贱,快变成大腕吧,你离变成姐的偶像就差一部戏了。”
这位命真贱的小演员就是张小斐。
而在多年后,她也正如贾玲所言,因为一部剧成了所谓“大腕”,但那都是后话了。
彼时的张小斐,除了被轻视以外,还得经历无戏可拍的困境。
在她刚出道的那个年代,像她这样的长相,并不被主流观众所喜爱。
正因如此,在成为“李焕英”之前,我们知道的张小斐,是小品演员张小斐,而不是她心心念念想成为的电影演员张小斐。
而无戏可拍,除了无法被观众熟知以外,最直接的影响想必大家都能想到:没有收入来源。
那几年,她没有多少戏可以拍,就算拍了戏,也赚不了多少钱:
“经常挨饿,有一次我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我实在是饿得连上一顿饭是什么时候吃的,我都记不住了。”
说出这段话时,她在台上笑得明朗。
但我们都知道,经历这段话时,她一定哭过好多次。
好在,老天没有辜负她,在入行15年里,她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个贵人。
这个贵人,让她不再被轻视,让她有戏可拍。
她感激这个贵人。
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
我想,这也正是她“消失”的原因所在吧。
03.
最近一段时间。
娱乐圈种种乱象告诉我们,演员“消失”并不是一件坏事。
这里的“消失”,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本职突出。
比如,张小斐是演员。
她要让人记住的,是她作为演员本身所呈现的一个个角色,以及她为了维护角色滤镜不被打碎,理所应当保持好的自身德行。
想起前段时间,演员田蕤因强制猥亵被判2年6个月。
事情起因是,去年8月,田蕤以讨论剧本为理由,邀请受害者去到他的家里,而后在其醉酒之际,实施侵害。
判刑出来后,不少网友称,这是道貌岸然的生动示范。
他的所作所为,毁了这个人,毁了以往他诠释过的所有角色,以及玷污了演员二字。
他是国家一级演员,但他却用他所热爱的表演,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如此讽刺。
除了田蕤,还有霍尊。
上周,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播出时,霍尊在歌曲《悟空》里表现得十分亮眼。
然而,在此之前因为私德问题,他被封杀,退出娱乐圈。正因如此,他的表现无论多好,都让这首歌蒙上了一层阴影。
有人对此意难平,称这是他距离红,最近的一次。
有人对此表示活该,毕竟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
如果在此之前,霍尊能够约束好自身行为,专心塑造好“歌手”这一职,那么今天的他,就不会是荧幕里,被打上厚厚的马赛克的他。
值得一提的是,比起田蕤和霍尊的德不配位,演员行业里,还存在职业道德不配位的现象。
这种演员,被称为“塑料演员”。
拍戏靠的是抠图。
台词靠的是念数字。
某次,一年轻演员问王劲松,拍戏把台词背下来是不是特别美好。
听到这句话,王劲松十分生气,他告诉对方:
“背台词是演员上战场的那支枪,你能告诉我,你到了战壕里没拿枪吗?你多不要脸呐?”
确实。
脸都不要了,怎么还会要德行呢?
这样的人,到最后会被行业淘汰,被观众抛弃,也只是时间问题。
04.
在某个颁奖礼上,陶虹曾谈到好演员的标准。
在她看来,演员也是一个职业,但它不是一个好拿捏的职业。
要想成为一名演员,又或者是成为一名好的演员,必须要有能吃得起这碗饭的能力,对角色的把握和层次的递进与饱满程度,都是考核范围里的标准。
除此之外,陶虹认为,演员在演好戏的同时,还得以德配位。
在她这里,德行,是一个人最好的说服力:
“你在本行业中,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你为大家贡献了,然后大家更轻松了,这个你就会马上得到尊重,”
是这样的。
正如论语里说的:“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适用于各行各业,你懂得这句话,你领悟到这句话,你就能走得远。
无论做什么事,德行永远排在第一位,它是最基础的。反之,德不配位,报应就不远了。
最后就像歌里唱的:
“世恶道险终究难逃,这一棒叫你灰飞烟灭。”
有些事,一旦做了。
回头无岸。
再也难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