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书友kw959247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国学大师季羡林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余年了。最近,重读大师的著作,感慨多多,收获多多。透过每本大师著作的字里行间,大师的喜怒哀乐,大师的音容笑貌,大师的精神风范及为国为民的情怀跃然纸上,也更加加深了我对大师的崇敬与景仰之情。大师终其一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静,成果卓著。我生平凡,甚至卑微,但向大师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终其大师的一生,我觉得,这几点就是大师一生中最为熠熠生辉的闪光点。

国学大师季羡林语录(重读国学大师季羡林)(1)

大师是一个性情中人,大师的品格就是一个字——真

1934年上半年,季羡林从清华大学毕业以后,也面临着象现在许多莘莘学子 一个同样的问题——工作问题。由于叔父家庭经济已经衰落的缘故,季羡林更迫切需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来改善家中的经济状况。因此,毕业以后,他对找到工作表现得更加迫切与焦虑,担心自己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局面。这种担心甚至焦虑的心态,把一个大师从初出茅庐的凡人形象与内心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以致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初出茅庐的大师也是人,不是神,他也有着平常人的烦恼与内心的焦虑。这从大师首先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到找到了工作,又担心自己信任不了工作等等,一系列内心的矛盾与不安中可见一斑。从《季羡林自传》著作中,我了解到他内心写作的心态是真正的真,毫无粉饰与做作,毫无夸大与拔高自己。我坚信:一个大师的获得,就是从你我当中凡人的内心心态中,不断地积累与錘炼而来的!

“我在大学里学习了四年西方语言文学以后,带着满脑袋的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回到济南。”大师在大学里学的是西方语言文学,回到济南高中当国文教员,心情是矛盾而又复杂的,甚至是有点惴惴不安的。“可以说是一则喜,一则以惧。喜的是我终于抓到了一个饭碗,这简直是绝处逢生;惧的是我比较熟悉的那一套东西现在用不上了,现在要往脑袋里装屈原、李白和杜甫。”面对工作中学不对用的情况,大师也会惧,也会担心。“像我当时那样刚从外语系毕业的大娃娃教国文怎能完全讲对呢?怎能完全回答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呢?”“有时候,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被逼得紧了,就硬着头皮,乱说一通。”“学生究竟相信不相信,我不清楚。反正他们也不是傻子,老师究竟多轻多重,他们心中有数。”这时候,大师内心也更是“十分痛苦。”以致于“下班回到寝室,思前想后,坐立不安。孤苦寂寥之感又突然袭来,我又仿佛为人们所遗弃,想到什么地方去哭上一场。”

不要说那个时代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即使就是放到现在来说,清华大学毕业,也是响当当的,是现在多少学子心中梦寐以求的大学。虽然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但有时也会遇到人生的艰难与痛苦。在面对人生中的艰难与痛苦时,大师表现出了自己性情中最为真挚的品格——那就是真。纵使有时被逼得紧了——不得已,乱说了一通,事后也流露出了一个从教者心中的不安与愧疚之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知识与阅历的局限性,现实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大师直到现在也没有掩饰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知识不足的一面,内心窘迫的一面。一个性情中大师的形象,一个性情中大师最为优秀的品格——真,在我的心中,在千千万万广大读者的心中,越发变得高大与清晰起来。

“说句老实话,我当时并不喜欢读书,也无意争强,对大明湖哈蟆的兴趣远远超过书本。”学生时代的大师,也充满着童年的纯真。大师“每天(星期天当然除外)早上从南关穿过全城走到大明湖,晚上五点再走回南关。吃完晚饭,立刻就又进城走到尚实英文学社,晚九点回家,真可谓马不停蹄了。但是,我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没有。”

大师也从来没有掩饰自己少无大志的心态。“我从来没有梦想成为什么学者,什么作家,什么大人物。家庭对我的期望是娶妻生子,能够传宗接代; 做一个小职员,能够养家糊口,如此而已。”就是进了清华大学,也是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才决定读西洋文学系(后改名外国语文系)。大师说,“这一事也证明我‘少无大志’,我并没有明确的志向,想当哪一门学科的专家。”伟大之中见平凡,平凡之中见伟大。大师的一生,就是真性情的一生,有什么就说什么,既不会刻意地去拔高自己,也不会有意地去迎合与掩饰什么。他的作品,原汁原味并且真实地展现了大师内心的成长历程,值得大家细细地品读与回味。

读来更觉有趣的是,大师在“又长了一番见识”一节中,记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很觉糊涂的一件事情来。“一位河南籍的物理教员,因为他的靠山——教育厅的一位科长垮了台,就要被解聘。校长已经托人暗示给他,他虽然没有出路,也只有忍痛辞职。我们校长听了,故意装得大为震惊,三番两次到这位教员屋里去挽留,甚至声泪俱下,最后还表示要与他共进退。”“我最初只是一位旁观者,站在旁边看校长的表演艺术,欣赏他的表演天才。”“但是,看来看去,我自己竟糊涂起来,我被校长的真挚态度所感动了。我也自动地变成演员,帮着校长挽留他。”大师不清楚学校校长当时解聘人的程序,更不知道其中的套路,竟也稀里糊涂地差点给学校校长帮了倒忙!好在“那位教员阅历究竟比我深,他不为所动,还是巻了铺盖。因为他知道,连他的继任人选都已经安排好了。”

读到这里,我想自己有时也跟大师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会莫名其妙地犯糊涂。通过这一件事情的记述,我的的确确又实实在在地增长了一番见识——那就是连解聘教员这一件事情,有时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实则有着很深的原因和套路!一件事情,从表面上来看,也许是这样的,可实质上的意思却完全相反!校长完全就是一副假面孔,可有时或为了工作的需要,或为了照顾当事人的面子,不得不做出这样滑稽的事情来,真有点言不由衷了。以当时大师的人生阅历与性情,很难发现其中的套路,难免会做出当时令人贻笑大方的事情来。通过这一件事情,我觉得经历和阅历就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大师是一个勤奋中人,大师的一生离不开二个字——勤奋

大师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无论是在国外留学,还是国内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即使是身处“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中。晚年更是从来没有懈怠过,笔耕不辍,即便是在晚年住院时,大师仍然不忘“勤奋”二字,是我辈现在等人值得学习的最为光辉的榜样。

“我在德国住了那么久的时间,从来没有寒暑假休息,从来没有旅游,一则因为‘阮囊羞涩’,二则珍惜寸阴,想多念一点书。”<<牛棚杂忆>>160页。

“在从八十岁到九十岁这个十年内,在我冲刺开始以后,颇有一些值得纪念的甜蜜的回忆。在撰写我一生最长的一部长达八十万字的著作《糖史》的过程中,颇有一些情节值得回忆,值得玩味。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我每天跑一趟大图书馆,风雨无阻,寒暑无碍。”

大师为了《糖史》的创作,有时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燕园风光旖旎,四时景物不同。春天姹紫嫣红,夏天荷香盈塘,秋天红染霜叶,冬天六出蔽空。称之为人间仙境,也不为过。然而,在这两年中,我几乎天天都在这样瑰丽的风光中行走。可是我都视而不见,甚至不视不见。未名湖的涟漪,博雅塔的倒影,被外人视为奇观的胜景,也未能逃过我的漠然,懵然,无动于衷。我心中想到的只是大图书馆中的盈室满架的图书,鼻子里闻到的只有那里的书香。”

大师一生为什么能够成为大师?我想,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生勤奋,大师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四五十年来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前后差不了五分钟。古人说‘黎明即起’,对我来说,这话夏天是适合的;冬天则是在黎明之前几个小时,我就起来了。我五点吃早点,可以说是先天下之早点而早点。吃完立即工作。”

“一些报刊之所以要我写自传的原因,是想让我写点什么治学经验之类的东西。我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灵感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勤奋出灵感。”

大师又是一个思考中人,大师的一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二个字——思考

这个思考,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为了写文章、翻译著作而作的思考;另一方面是为国为民为人类发展所作的思考。可以说,大师的一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两个方面的思考。他的这一生,也充分地诠释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是中国千千万万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

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场深重的灾难。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六七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有关这一次所谓‘革命’的一些问题。特别在我撰写<<牛棚杂忆>>的过程中,我考虑得更为集中,更为认真。这可以算是我自己的‘余思’或者 ‘反思’吧。”

对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由于大师的亲身经历,大师对它是完全否定的。它“既无‘文化’,也无‘革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货真价实的‘十年浩劫’。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共识,决没有再争论的必要。在这一场空前绝后(我但愿如此)的浩劫中,我们人民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所受的损失可谓大矣。”

但是,对于这一场史无前例的历史事件——“十年浩劫”,虽然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但对此发出声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的人不多。相反,大师在针对这一事件中,提出了自己思考的四个问题,为大家从“十年浩劫”中提供了新的头绪与思路,表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为国为民的思想情怀,树立起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责任与担当的典范。

著名学者、季羡林弟子钱文忠先生,就曾经说过“老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可见,这个“思考”,自始至终,贯彻在大师脑海之中。

今天,大师已逝世十余年。纵观大师的一生,我觉得仅仅用上述几点还不能全部概括大师的光辉一生。从家庭、婚姻、教育等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发现大师人生闪光的足迹。大师历经人生九十又八载,丰富的人生阅历,浩瀚的著作就是大师思想与知识的宝藏,值得我辈后人去挖掘之,探索之,咀嚼之,回味之,思考之,深究之,并传承之,整理之,发扬之。

现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更需要千千万万象大师这样的优秀知识分子,他们有良知,有责任,有作为,不做作,不浮夸,不随波逐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真真切切,勤奋工作,善于思考,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大师已逝,但大师的精神风范,却长存我心间,久久挥之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