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周翼 罗石芊

从1952年到2022年,70年时光流转,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最深的奋斗痕迹,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1月5日,凉山用一场盛会庆祝成立70周年生日。庆祝大会以“嘱托暖人心ㆍ感恩再奋进”为主题,分为“红色传承”“绿色崛起”“金色未来”3个篇章,8000余名来自凉山各县市的各族儿女,穿着节日盛装,把最美的歌声献给大美凉山,用热情的舞蹈迎接新的未来。

为凉山州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凉山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1)

庆祝大会现场

17个县市展示“绝活”:

泸沽湖、石榴、朵洛荷惊艳全场

彝族朵洛荷、传统习俗背新娘、傈僳族舞蹈、摩梭人甲蹉舞、藏族盛装……这场庆祝大会是欢乐的海洋,也是凉山17个县市展示“绝活”的舞台。

昭觉,作为凉山州老州府第一个亮相,传统的彝族服饰和舞蹈,展示着昭觉厚重的文化底蕴。在2020年,昭觉与全省、全国一道奔向小康,如今,正走上“昭觉老州府·彝乡幸福地”“山水昭觉·和美彝乡”的乡村振兴之路。

碧浪、摩梭姑娘、芦苇、海鸥……盐源方队一亮相就把人们带到了沉浸式的泸沽湖里,赢得雷鸣般的掌声。“盐源县山美水美,我们就通过舞蹈和道具,展示泸沽湖的蓝天碧水、母海神山,勾画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族团结百业兴旺的画卷。”盐源县融媒体中心主任伍兴明解密,为了让节目出彩,在策划编排上费了很多心思,精心设计了服装道具,“90秒的表演动用了150人。”

为凉山州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凉山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2)

盐源县开场表演

盐源县带来的除了这个摩梭风情的舞蹈,还有来自“青铜王国”的“青铜马车”和“青铜枝型器”。早在1987年,盐源老龙头遗址便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注意。经过多次保护性发掘,已出土各类文物5000余件(套),包括陶器、铜器、金器、铁器、银器、玻璃器、石器、骨器等,其中铜器和陶器为大宗。

为凉山州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凉山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3)

来自“青铜王国”盐源县的青铜马车进入会场

“会理正带着他们的石榴向我们走来。”作为“中国石榴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会理方阵以石榴和彝族长号为主要元素,搭配热情洋溢的舞蹈,展示其发展活力,也象征着各族儿女“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美好的寓意赢得阵阵掌声。

为凉山州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凉山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4)

会理市的开场表演

而在金阳县代表团中,今年56岁的瓦其依史因为身上那件200多年历史的黄麻衣服,同样备受关注。瓦其依史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这件衣服加上玛瑙装饰品,属于金阳县独特的沙玛服饰,衣服是她奶奶传下来的,只在重要的节日上才穿上,“这衣服越洗越新,所以过了这么久看起来还是这么新。”

为凉山州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凉山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5)

56岁的瓦其依史

《难忘一千天》:

100人的特殊队伍

演出中,一支特殊队伍的出场,立即让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成为全场最闪耀的“明星”。

这支100人组成的队伍,是由凉山州脱贫攻坚众多帮扶干部中的先进代表组成。“我是幸运的,有幸参与并见证凉山巨变,更有幸作为帮扶干部代表登上这个舞台。”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走在队伍前面,手里抱着一个彝族小男孩儿。

三河村地处大凉山腹地,曾是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深度贫困村。2018年,三河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彝家特色的新房在山林间拔地而起。2020年顺利实现脱贫后,靠着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等新产业的发展,三河村也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你当年栽下的树苗,如今已花果满山。你手中的扶贫日记,已写满富裕的答案。”一首《难忘一千天》在大会现场响起。脱贫攻坚中,5700余名帮扶干部进驻一线,为凉山攻克深度贫困提供了坚实保障,他们的担当作为也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于乡村振兴,为现代化凉山建设添砖加瓦。

“70年凉山变化太大了。”悬崖村曾经的第一书记,如今已是凉山州昭觉县古里镇长的帕查有格在演出现场发出了这句感叹,他说,开幕式汇演中多次提到“悬崖村”实现“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跨越转变的故事,“我作为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我自豪、荣幸,也有很多感动和感激,同时也是对今后充满更加美好的憧憬。”

挂职布拖县副县长的成兵感慨:通过参加活动,了解了凉山的昨天,看到了凉山的今天,知道了凉山的不易,懂得了凉山的人民,增强了继续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信心。

为凉山州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凉山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6)

100位“第一书记”进入会场

总导演讲述:

“感人、传承、奋进”

“感人、传承、奋进”,庆祝大会结束后,执行总导演任胜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用这三个关键词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

作为《难忘一千天》的策划者之一,任胜表示,采风过程中,他和团队一起去了扶贫博物馆,了解到许多扶贫干部的故事,“有一些牺牲在了扶贫路上,非常感人,我们也想给他们留下一点什么,所以和作词作曲家一起创作了这首《难忘一千天》。”

这个作品也是任胜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一百个扶贫干部,只是众多扶贫干部其中的一部分,希望用这个作品向他们致敬。”

“绿水青山来作伴嘛,金山银山也不换。”正如演出歌曲《金不换银不换》的歌词所唱,在“绿色崛起”篇章中,经过精心装饰的一辆辆三轮车,满载着盐源苹果、会理石榴、普格黑猪开进了会场,这是凉山州打造“天府第二粮仓”的生动展示。

“做一场凉山人民喜欢的庆祝大会。”作为演出总导演的秦新民,曾多次带着团队到深入凉山各地进行采风,深刻感受到了凉山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

带着对凉山的这份感情,他们全新创作了《凉山明天更美好》《情深意更长》等多首歌曲。

结合“嘱托暖人心·感恩再奋进”的主题,秦新民表示,凉山70年巨变离不开党的领导,凉山各族人民心怀感恩,同时带着这份感恩“再奋进”。

那么凉山州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呢?“凉山州已经走过70年的光辉岁月,我们用色彩来表达,凉山正走上一条金光大道,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