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心理上已经被社会淘汰的老顽固,对紧跟时代步伐这件事已经是力不从心。年轻时精力旺盛,对游戏、视频、网络等当年的流行文化尚稍有涉猎,如今基本上已经闭关锁国,无论是电竞、手游、二次元,还是直播、网剧、真人秀,除了浏览新闻标题时经常看到,甚少体验。

但流行文化就像十九世纪的英帝国,无孔不入,任你再自我封闭,它都试图强力楔入,而且网络时代没有世外桃源,只要连上互联网,你就抵挡不住流行文化的熏染。

弹幕就是一例。实际上,我对弹幕的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即浮现在音视频等流媒体播放界面上的评论,但一直把这个词念为弹(tan)幕,还自以为是地解释了一下:因为观众的评论不断地从后台弹出到画面,所以是弹(tan)幕。

弹幕应该填什么(弹幕起源考)(1)

弹幕示意(图片来自网络)

直到一位年轻的朋友很客气地纠正我。他告诉我这个词应该念弹(dan)幕,并解释了弹幕的含义。

羞愧之余,就去做了一下功课。弹幕源自军事用语,原意指密集得像幕布一样的炮火射击,日系射击类游戏引入弹幕概念,在射击游戏里弹幕仍是原意,即密集的炮火射击,但随着部分播放器开始支持在播放画面上展示观众评论,该词被引申为播放视频时在屏幕飘过的大量观众评论。

功课越做越有趣。就像演戏的尊唐明皇为祖师爷,说相声的尊东方朔为祖师爷一样,弹幕之由来也久矣。早在春秋时期,晋灵公就发起过弹幕,可谓弹幕之滥觞,

灵这个字本身以褒义居多,但作为谥号却并不佳,谥号中的灵绝少有聪明机警的意思,以现代眼光看,当此谥号的人,生前言行多奇葩,思维异于常人,或可称之为灵异。《三国演义》开篇即从灵帝讲起: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三国。推其治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

可见“灵”确实不是一个好的谥号,谥法云: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神曰灵;极知鬼神曰灵;不遵上命曰灵。从历史记载来看,弹幕祖师爷晋灵公姬夷皋得此恶谥一点都不冤,至少不勤成名与乱而不损这两条他是逃不掉的。

夷皋为晋襄公之子,晋襄公临死之前向阳处父与赵盾(即赵宣子)等托孤,但襄公死后,赵盾(即赵宣子,此人志大才疏)等却以夷皋年幼为名,想改立长君,赵盾欲迎公子雍(在秦国),狐射姑欲迎公子乐(在陈国),晋国政局一时混乱。多亏夷皋之母穆嬴强悍,上朝时领着夷皋向各大臣哭诉,称赵盾等不应违背托孤之言,赵盾回家了跟回赵府哭诉。拗不过穆嬴,赵盾拥立夷皋,是为灵公,时年七岁。

赵盾之志大才疏也许还体现在对夷皋的教导上。夷皋长大以后荒淫暴虐,挥霍无度,不但沉溺于声色犬马,还特别残忍好杀。作为纵横晋国政坛多年的一号实权人物,对夷皋的不成器,赵盾难辞其咎。

在屠岸贾(即赵氏孤儿的反派主角)等幸臣帮助下,夷皋愈发放纵。屠岸贾帮夷皋起了一座花园名桃园,园中建起三层高台,中间有一座绛霄楼,夷皋经常在楼上与屠岸贾等饮酒取乐,张弓弹鸟。有一天他们又在园中取乐,并奏乐演戏,引得园外众多百姓围观,夷皋忽然对屠岸贾说:“用弹弓打鸟哪有打人有意思?爱卿与我来比一比,看谁射得准。射中人眼者胜,射中肩膀不赢不输,射不中就要罚酒一大斗。”

言毕两人各取弹弓,走到台前,瞄准下面的观众开始发弹,一个人被弹丸打掉半只耳朵,一个被射中左肩,吓得围观百姓四散奔逃,乱挤乱嚷。一看观众要跑散,游戏马上进行不下去了,夷皋勃然大怒,命令其侍卫中会放弹的一齐放射,一时间弹如雨幕,遮天蔽日,众百姓躲避不及,纷纷被弹丸击中。

台下百姓不少头破血流,也有眼珠被打出的,也有门牙被击落的,于是哭爹喊娘,抱头乱窜,拥挤冲撞,仓皇惊恐。见此情景,夷皋将弹弓仍在台上,仰天大笑:“来园中游玩这么多次,只有这次最欢乐。”夷皋此后常令人以弹幕为乐,后百姓只要见台上有人,就不敢接近桃园。

当时,晋国有歌谣唱到:莫看台,飞丸来。出门笑且忻,归家哭且哀。

翻译过来就是:别围观,有弹幕。

因为围观事件而被弹弓打的不止晋国百姓。曹操的曾孙曹芳尤好女色,而且白日淫乱,常在后宫邀请众人欣赏活春宫。史载曹芳:日延小优郭怀、袁信等于建始芙蓉殿前裸袒游戏,使与保林、女尚等为乱,亲将后宫瞻观。

曹芳对于脱衣舞等低俗表演的兴致颇高,只在芙蓉殿上演,哪能满足他?广望观、凌云台,宣曲观,活色生香的现场步兵片随帝之踪迹遍洒魏都,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跳出来呵斥女优,并谏曹芳稍微注意点影响,这个人就是清商令令狐景。

所谓清商令,就是管理音乐舞蹈的官员。据《清商官署沿革考》一文考据,清商令这一官职真的可能始自曹芳,至少曹魏之前的史籍中很少见,而该官职管得主要就是歌舞女优。曹魏时期还不像宋明开始讲求理学,能够充任此官说明令狐景也不是老学究、书呆子,还是曹芳玩得过于出格,才导致了曹魏中央歌舞团团长的不满。

令狐景当众警告曹芳宠幸的两位女优注意影响,这两人怀恨在心,就不断吹枕边风,曹芳由此不喜欢令狐景。这位少年皇帝有个爱好,就是用弹弓射人,后来见到令狐景就拿弹弓射他,而且不避眼睛头部等要害部位。

令狐景还不死心,对曹芳说:“陛下日将妃后游戏无度,志乃共观倡优,裸袒为乱,不可令皇太后闻。”曹芳哪里受得了这个,直接告诉令狐景:太后知道又怎么样?我就是皇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用言语来解恨,那不如不做皇帝。曹芳令人用烙铁烫令狐景,令狐景“身体皆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忍不了弹幕,还有更恐怖的事件将发生。

弹幕都是这样恐怖残忍的传说吗?

当然不是。汉武帝时,全国知名的花样美男韩嫣也是弹弓爱好者。但人家的弹丸是用黄金做成的。韩嫣一度非常受宠,武帝赏赐极多,史称财比邓通。韩嫣公子哥习气,钱又来的容易,因此手脚颇大,常常拿着黄金弹丸打鸟去,丢了也不捡回来。这个事情被人发现以后,慢慢就有人开始跟着韩嫣去打鸟,专等他弹丸出手,直奔落地点去捡回来。

到后来,每次韩嫣出动,帝都的儿童学都不上了,前呼后拥跟着他去捡金弹。长安当时有民谣说:苦饥寒,逐金丸。这样的弹幕,人民群众显然是欢迎的。

挟弹王孙的说法虽不一定源自韩嫣,但爱发红包的社交媒体名人找一个祖师爷的话,请韩嫣是再合适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