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司马懿这个人,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可以说是三国当中最阴狠的人,被称为冢虎。三国曹、孙、刘三家为了争夺天下打生打死,废了无数的心力,最终都便宜了躲在背后搞阴谋的司马家,三家归晋。
司马家天下的奠基人就是司马懿,他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从曹操时代就出仕曹魏,辅佐曹魏四代君王。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就是被司马懿粉碎的,是武侯诸葛亮最忌惮的敌人。
司马懿正是通过带兵抵抗诸葛亮的北伐,逐渐掌握曹魏的大权。最后通过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彻底篡夺曹魏军政大权,为后来司马炎篡魏奠定坚实基础。司马懿为人阴狠无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正因为他的阴狠,使得他在晚年的一次平叛行动中作下一孽,遗祸中原四百余年。
这样从汉末的辽东说起,都说汉末乱世分三国,其实这个说话不太准确,应该是四国。北方还有一割据势力,曹魏一直没有平定,那就是辽东。辽东自汉末起,一直为公孙家割据,前后持续四代,五十年时间,比蜀汉存在的时间都长。
辽东公孙氏政权一边在中原群雄之间巧妙周旋,在中原板荡的年代偏安了半个多世纪;一边称霸辽东,东拒高句丽,北抚夫余,南服韩、濊,空前强化了华夏文明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因为公孙家一直没有公开称王,所以后世才没有算作一国,其实这个政权和蜀汉、东吴这样的割据政权没有任何区别。
曹操平定北方后,公孙氏政权一直在表面上臣服曹魏,接受曹魏的册封。因为辽东偏远,再加上蜀汉和东吴的威胁,曹魏一直默认公孙家割据辽东,两者相安无事。一直到公孙渊执掌辽东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公孙渊连表面臣服于曹魏都不甘心,他想在魏和吴两国之间保持微妙平衡,进而自立为皇。
这种情况被魏明帝曹睿知道后,魏明帝决定拔掉这个潜伏曹魏背后的隐患。后来公孙渊作出了公开侮辱曹魏使者的愚蠢举动,正好给了魏明帝收拾辽东的机会。恰好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去世,蜀汉正在休养生息,无法威胁曹魏。无论是军事还是道义上,魏明帝都做好了出兵辽东的准备。
于是曹叡以公孙渊抗拒中央,形同叛乱为由。派司马懿前去征讨公孙渊,公孙渊当然不是司马懿这个狠人的对手,一战就丢失了辽河防线,被曹魏大军围困在城里,而且一困就是很久,一直到城里存粮殆尽,百姓甚至都开始以人为食。
后来公孙渊率军突围,被司马懿所杀。按说这场平定辽东的战争到此就完结了,毕竟属于中原的内部战争。但司马懿担心公孙氏在辽东根基太深,会死灰复燃,毕竟辽东距离中原太远,中央往往鞭长莫及。
所以司马懿再次发挥他阴狠的特长,他将以前那些给公孙渊办事的官吏不论官职大小全部斩首,同时司马懿为了永绝后患不仅诛杀了公孙渊的九族,同时还把和公孙家有关豪门世家男丁全部诛杀殆尽。
更变态的是,司马懿还把当时辽东的数十万汉人都给从辽东强行迁徙到了内地,使辽东地界就变成了一块无人看管的荒地。公孙氏五十年开发辽东的成果,一朝尽毁,之后汉人就变成了辽东的稀有物品。
本来一直被公孙家打压的高句丽人趁势发展壮大,终于有了崛起的机会。在之后的数百年里,高句丽人利用辽东势力真空的机会,四处扩张,最终发展成一个横跨千里,占据辽河肥沃之土的农耕大国。
等到隋文帝统一中国时,中原王朝在辽东势力已经被压缩至辽西一隅之地,不仅汉武帝时期开拓的汉四郡丢失,就连自燕国时期就是中原故土的辽东也丢失大半。这些都是司马懿造的孽,自从司马懿就汉人势力迁出辽东后,一直过了差不多四百年,在唐高宗时期才平定高句丽,拿回了辽东故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