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很多在人和事上特别渴望和依赖的人,其实是因为自己缺乏安全感。因缺乏安全感,变得特别渴望有稳定的、安全的关系,以安抚自己那个总是觉得惶恐担忧的心灵。

总是担心很多不好的事情会发生,特别害怕失控,会料想各种不好的结果,“安全感”经常挂在嘴边、缺乏安全感的人,活得比一般人都累。

一、如何建立人和事的关系,对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1、恋爱中,格外敏感

虽然倾心于对方,缺乏安全感的人,只要对方出现一点点问题就会联想到极度糟糕的局面,深陷恐惧怀疑的旋涡,并不断联想和要求对方证明。

2、生活里,格外的焦虑

什么事呢?什么事都可能是值得担忧的。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会担心很多事情。不安全感如影随形,在人格深处,在潜意识里,总是让整个人处于无法放松紧张状态。

3、意识中,放不下

如果让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尽情放松自己,他一定做不到;如果让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在没必要的事情上不要去担心,他也一定做不到。因为这不是讲道理就能解决的“害怕”,是灵魂深处本能的“不安全感”和“无法确信”。

4、身体、精神和一切事物,总是体验到一种威胁,失控的威胁。

关系、健康、财务、安全、心理状态等各个方面,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嗅到一种失控、崩溃甚至毁灭的味道。经常处在一种不得不“防范失控”的状态下,变得神经紧绷、格外焦虑。

所以缺乏安全感的人,比一般人紧张并且活得累。

二、如何走出潜意识坚信这世界是不安全的。

1、自我对话

在你濒临失控感的边缘,尝试去告诉自己,这种失控感来源于童年的或过去的体验,而不是当下的现实。

安全感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而不是一种知识、道理。最重要的是看见,而不是改变。

接纳自己的“不安全感”,安抚它,照顾它,让它存在,当你一次次体验到可能出现的失控其实并不会真正的失控,体验到自己慢慢拥有了掌控感,体验到即便失控了,你也不会粉碎,你能慢慢适应和承受,你的感觉就会好一些。

为什么会害怕缺乏安全感的人(缺乏安全感的人)(1)

2、人格独立

关于人格独立,我们必须认清楚一个误区:经济独立代表人格独立。

真正的人格独立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不求富贵,但求自给自足;不求超凡脱俗,但求无愧于心。

精神独立才是人格独立的内核,这是一种不以钱财为衡量标准的独立,是一个人对自我人格价值的肯定。所以,单纯提倡赚钱才是人格独立,这是不全面的,还必须学会认可自我,看到自我价值所在。

为什么会害怕缺乏安全感的人(缺乏安全感的人)(2)

3、自我安慰和鼓励

单纯从外界寻找安全感的路子是走不长久的。缺乏安全感的时候

首先,从情绪下手。好的情绪可以让人获得动力,当情绪不佳时,不妨从开心的角度安慰自己,调整好心情,再去克服困难。

其次,为自己灌输鸡汤的同时,也要有直面苦难的勇气。战胜恐惧一定可以得到有益的东西,这对于增强安全感和自信心有极大的积极作用。因此,不畏惧勇于战胜苦难。

最后,自我安慰时一定要摆脱对错误信念的坚持,因为错误信念只会得出错误结论。比如,影视剧中,男朋友一夜未归就是在外寻花问柳;医学广告宣传正好与自身症状相符合,于是惶惶不可终日。

我们本身就处在一个害怕失去、内心缺乏安全感的时代,要相信真正的安全感并非存在于外界,而是自己,用积极的自我安慰和激励来重建内心的安全感,从而克服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为什么会害怕缺乏安全感的人(缺乏安全感的人)(3)

4、克服无用的担心

卡耐基的《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书中提到过一句话:“你所担心的事情,99%都不会发生。”

担心、没有安全感是人类趋利避害的生物特性,也是负面情绪之首。

把明天可能出现的难题搬到现在来看,让人恐惧、焦虑、内心动荡不安。我们都曾害怕未来堕入某种恐怖经历中,想提前找到防护措施,这是对未来缺乏安全感的心理表现。

首先,要识别出容易触发担心的事件,拉开和担心之间的心理距离

比如,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自己明明做得很好却自认为不够好。告诉自己,脑子里的这堆东西只是念想而已,可以提醒自己喜欢担心没有发生的心理又在作怪了。

其次,区分担心有用与没用

比如,担心经济问题,可以赶紧努力赚钱;担心身体健康,可以立刻体检。有用的担心可以促使行动,并且得以解决。

那些意外、无力解决的担心都是无用的,有用的担心还会随着行动力差,最后转变为无用的担心。要想从无用担心的模式进入行动模式,应该问自己最佳选择是什么?

最后,适当转移注意力

比如,明明知道过度担心是一种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测,那就可以尝试去和脑海中的担心想法进行辩论,拿出事实来反驳。当意识到自己过度担心时,想方设法转移注意力,做一些占用精力但难度不大的事情。这样可以让大脑从之前的紧张中解脱出来,然后在冷静状态下寻找思维陷阱,而担心时是很难发现它。总之,必须先了解担心的模式再制定对策。

为什么会害怕缺乏安全感的人(缺乏安全感的人)(4)

5、不去纠结,先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

比如创业,人人都说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如果不做最坏的打算,又怎么产生应对措施呢?永远要做最坏的打算。就算创业失败,也为下一次继续创业积攒了宝贵经验,长此以往,一定可以收获惊喜。“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似乎已经预定了“坏结果”。其实不然,做最坏心理准备之前,还有做最好的行动准备,期待最好的结果。

为什么会害怕缺乏安全感的人(缺乏安全感的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