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Va爱你喔

恰逢韩服多次对游戏内交易系统进行改革,先是删除了拍卖行的竞拍系统,最近又限制了附魔卡片和宝珠的交易次数。

这些举措的目的就是打压游戏内的商人势力,然而对于这种行为现在却有了不同的分歧。一部分人认为打压商人就会使玩家得利,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此举会导致物价大幅上涨(或者是小幅度上涨)。韩服在今日正式更新附魔系统改革后的确出现了附魔卡片大幅度涨价的情况,使得第二种人的观点逐渐变得流行起来。

楼主作为一个本科就读商科的学渣,看到不少人对于此改革对游戏内市场究竟有何影响云里雾里,DNF游戏内的可交易物品作为一个构建在虚拟经济上的市场,势必也是可以用作经济学的一个讨论范本,因此就在本帖用我学的一些浅薄的经济学知识做一个简单的理论分析。

限制交易次数对于玩家有何影响?

韩服实装的限制交易次数,实际效果可以简单理解为限制只有“生产者”才可以出售商品,取缔交易环节中的一切“中间商”。

如此一来拍卖行只存在两种参与者:生产者或者称为供应方,即S(supply),消费者或称为需求方,即D(demand)。

有些人担心没有商人,那岂不是卖卡的人想定什么价都定什么价了吗?那当然不是的。

在这种环境下,DNF的卡片市场可以视为一个“充分竞争的自由供求商品市场”(同一张卡片。你的和我的是完全一致的,商品完全同质化的情况下所有供应者之间都是充分竞争的)

而这样的供求市场,供求关系曲线可以近似认为

dnf一天交易上限(限制商品交易次数对普通玩家和商人有什么不同的影响)(1)

因此市场上的价格会自然的稳定在一个Equilibrium平衡点,一个商品的供应量低,需求量高,那么平衡价格越高,反之亦然。

换句话讲,在这种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下,商品具体会定价多少,完全取决于供应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平衡,没有任何第三方参与。个体玩家并不能决定卡片的价格,而是由大环境决定的最终价格。

那么DNF的商人对于游戏内市场环境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

没有任何正面积极作用

DNF市场中的商人,我们可以认为是一个中间商,因为这些商人本身并不产出卡片。

那么在经济学上,中间商作为一个参与者有什么积极作用呢?

1、提高销售活动的效率(即缩短购买时间和重复物流成本)。——很明显,DNF的商人并没有这个功能。无论是拍卖交易还是当面交易在游戏中并没有任何物流成本。而寻找一张卡片的时间成本,在拍卖行中无论你从谁手里买都不会发生变化

2、储存、保护和运输产品。——DNF中的商品作为一种虚拟商品,显然也不需要这个

3、监督检查产品。——不言而喻,这个更没有必要了

4、传递信息。——很明显,DNF中的商人也无法向卡片产出者传达需求信息。

可以得出,DNF中的所有商人对于这个游戏的经济运行没有一丝一毫的意义,其存在完全是为了敛取买卖差价而存在的。

这种类型的商人俗称:“黄牛”

扩展内容:

为何韩服拍卖改版后发生大涨的一些分析和猜想

此次韩服近日刚刚改版,卡片价格就发生了大幅度上涨,让很多人认为取缔商人使得玩家的利益发生受损。然而事实情况很可能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正是商人的最后一波挣扎。

随着交易制度的改版,之前产出的和将来产出的所有卡片都转化为只可交易一次。商人为了敛取最后的利益,将拍卖行新上架的平价卡片全部拍下并丢弃然后用自己手中之前留存的库存卡抬价上架,造成一种改版导致卡片供应短缺价格暴涨的假象。

然而这种假象并不可能长期维持,随着新产出的卡片不断供应,这种虚假的高价环境是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的,毕竟断绝了囤积居奇的出货渠道,库存卡也总有用完的一天。这种虚假的高价环境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前期遗留的库存卡的多少。玩家所能做的就是拒绝购买这些高价卡,使得商人的资金链断裂的更快。

DNF商人哄抬价格行为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阐述哄抬物价有四种典型特征::

一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大幅度提高价格;二是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也就是生产成本和进货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大幅度涨价了;三是在某一地区或者某些领域带头涨价的;四是囤积居奇,致使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DNF中的商人最常用即为:对于产出量较低的物品,进行拍卖行扫货,扫光一切低于目标价格的产品,然后定一个高价进行售卖。举个极端的例子:市场上一共有100个洋葱,定价10元,商人过来把他全部买空,然后定价50元,只要卖出去20个就能回本。由于DNF的商品在很多方面类似刚性需求,所以这种囤积居奇的套路很容易奏效。

(游戏中的诞生之芽就是是最著名的例子,随着旧超时空团本的开放,豆芽需求上升,而大量“花农”囤积上亿个诞生之芽把控市场哄抬价格使得其价格翻了好几倍)

又或者就是炒作某个商品,比如最近多次炒作白兔子宠物的价值,使得价格短期内快速爬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