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卢成汉 通讯员李军

4日,太阳冉冉升起,透出春天的气息。

汉口武展方舱医院的玻璃幕墙反射出的阳光,似乎让人看到了希望。

刚进方舱的江汉城管环卫公厕管理员李玉凤,因为要进舱,没能多感受一下阳光的温暖。

“我已在方舱,你要做好保洁和消杀,保护好自己。”在穿上防护服前,她给方舱正对面的一座钟楼式环卫公厕里保洁的丈夫苏启云拨通了视频。

“你更要保护好自己”苏启云说,“你放心,做好消杀,既是保护前来如厕的医护人员安全,也是保护我自己的安全。”

疫情发生后,这对环卫公厕夫妻,相距仅一路之隔,却只能以视频的方式,相互关心着、鼓励着。

武汉社区用环卫车给居民送肉(武汉护航人环卫公厕夫妻)(1)

【舱内妻子: “我要坚守到方舱休舱”】

2月5日晚,武展方舱建成,开始接收新冠肺炎患者。

当晚,52岁的环卫公厕管理员李玉凤接到电话,得知需要环卫工进舱进行保洁与消杀。

“算我一个。”李玉凤没有多想就报了名。

第二天上午8时,她与5名同事一同进舱前,发现跟平时的公厕保洁完全不一样,“穿戴防护服、护目镜和口罩、手套后,再进舱。”

来当环卫工之前,她与丈夫在黄陂老家种了50多亩田地,供儿子大学毕业后,这才没有种地,一起到了江汉区当上了一名环卫工。

“第一次全副武装参加保洁与消杀,心里真有点发虚。”李玉凤说,既然来了,就不能后退。

方舱设置了120座移动公厕与舱内的2座固定公厕,李玉凤因为工作泼辣,被选为公厕班班长,她与同事的主要任务是清洁卫生与消杀。

“来一个人如厕后,除了清扫一次,还要用84消毒液进行消杀一次。”李玉凤说,这个工作量相当大,一下没盯住,就有可能漏过消杀,给病毒可乘之机。

有一次,她忙不赢,没来得及消杀,为此,她自责了半天,“我这是罪过。”

为了做到不漏一次,她将5名班员,分成两组,负责移动公厕的3人,她自己带一名同事,进入更加危险的方舱内的两个固定公厕。

方舱内的两个公厕,清扫保洁更麻烦。由于使用人员较多,便池与洗手台下水管,时不时就堵住了。

“污水漫溢如同疫情蔓延。”李玉凤说,只要及时疏通,消杀到位,才能确保干净整洁与安全的环境。

从进舱到出舱,一天10个小时,脱下防护服,秋衣早已是湿透。

由于劳动强度太大,李玉凤他们在舱内干7天,然后出舱隔离7天,隔离完后,再进舱干7天,如此反复。

李玉凤说,“虽然很累,没有想过退出,我要象医护人员一样,战斗到休舱的那一天。”

武汉社区用环卫车给居民送肉(武汉护航人环卫公厕夫妻)(2)

【遥控指导丈夫对公厕消杀】

李玉凤在方舱内抗击疫情,还不忘遥控指导同为公厕管理员的丈夫,用最严格消杀标准,对方舱对面的公厕进行消杀。

4日凌晨5时左右,吃住在公厕管理间阁楼上的苏启云,开始了公厕内的保洁与消杀。

疫情发生后,他将保洁的时间,提前了2个小时,推迟3小时下班。

这座公厕所,就在妻子李玉凤战斗的方舱对面,相隔一条马路。

公厕经过改造,是智能的,可以自动开启清风系统,除异味。

苏启云用拖把将男女厕所拖了遍,然后再用抹布将洗手台、洗手盆等抹了一遍,即使是厕门,他也不放过。

最后,他用喷壶对公厕里里外外,喷洒消毒液。

做完这一切,天才蒙蒙亮。

早上8点以后,陆续有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及进舱的工作人员前来如厕所。

“我这里,也有医护人员来如厕。”此前,在与妻子视频通话时,苏启云向妻子说了此事。

不料,妻子十分严厉地“命令”他,“进来一个人如厕所,就要对蹲位消杀一次。这是对医护人员负责,也是对大家负责,千万莫马虎。”

苏启云连连点头,他从此按照妻子的要求,加大消杀频率,“虽然我这座公厕不是方舱公厕,但我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不给病毒有机可乘”

“妻子在舱内,我在舱外,我们夫妻能够在一起战斗。是件幸福的事。”苏启云笑着说。

武汉社区用环卫车给居民送肉(武汉护航人环卫公厕夫妻)(3)

【舱外丈夫:默默收集医护人员换下的尿不湿】

2月5日晚,武展方舱开始收治病患。

第二天一早,苏启云发现,在公厕纸篓内,有人将换下的成人尿不湿放在里面。

干了8年公厕管理员,这还是他第一次碰到。

这会是谁丢的?传染病毒怎么办?他便向公厕管理中心负责人进行了“投诉”。

“昨晚方舱开舱,可能是医护人员换下的。”

为了证实这一点,苏启云开始了观察。

一次,一位男医生前来如厕,他便上前搭话。

那个病好治么?

绝大多数都能治好。

有人治好吗?

天天有人治好出院。

那你们为何要穿尿不湿?

“没有时间上厕所,很多人穿着这个救人。”

随后几天,他观察发现,果然是方舱走出来的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换下的尿不湿。

“证实了这个事情后,我十分感动。”苏启云说,他不再向上面反映尿不湿会传染病毒给他了。

妻子在视频中告诉他,先将尿不湿进行消杀,然后用一个专门的塑料袋,将纸尿片收集起来,扎紧封口,再进行一次消杀,然后再交给专业的垃圾压车运走。

从此,苏启云默默将尿不湿收集起来,不再抱怨。

“医护人员冲在了战疫的最前沿,他们最危险。”苏启云说,我帮不上什么忙,只有把厕所搞干净,让他们在整洁、安全的环境中方便。

他说,等妻子从方舱走出来时,我们就赢了,今后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

这场疫情下,武汉市有很多环卫工冲锋在战疫一线。而苏启云、李玉凤夫妻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武汉市江汉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看到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正在开展“守望家园,疫路有我”活动,推荐这对夫妻为“武汉护航人”,让更多人了解、珍惜他们的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