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一直在看《知否》原著,我觉得原著比电视剧精彩得多了。然而又发现实际上电视剧把原著里很多人的台词都打乱进行了重组,安在不同人的身上,但是也相当契合,并没有生搬硬套的感觉,不由得特别佩服编剧,能把那么多台词融会贯通加以改造到严丝合缝,这就是一种能力。

原著中,其实如兰不如电视剧中那么可爱,相反在我看来还是有点讨厌的。

电视剧中如兰也欺负明兰,但是怼得更多的是墨兰。而在原著中有不少如兰做作的笔墨的,其实都是身为嫡女闹的。

一个嫡女身份,让如兰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原著中如兰也是心悦齐元若的,平宁郡主上盛家门比电视剧中更早,齐衡还没有对明兰动情。

那时候明兰还比较小,身量没长开,还是一团孩子气,脑袋上梳着两个小包包,甚是可爱。

明兰上课睡觉,元若的座位是在明兰前边的,他高大的身材为明兰偷懒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下课后被齐元若嘲笑告诉了自己的母亲平宁郡主。

平宁郡主说:“你这状可不能白告,你自己没有亲妹妹,以后可得把明儿当自个儿妹子般疼爱才好......”

这样就断了盛家女嫁入齐家门的念想。

齐家走后,大娘子对如兰大发脾气,说她的穿戴打扮不像个嫡出的大家小姐,像那争风吃醋的下作女子。

其实她也只是愤怒平宁郡主给齐元若认妹的行为,但是又无可奈何。

她虽然心直口快,但并不是毫无城府;相反,她很清楚自家和齐家的差距,小女儿如兰的品性一旦进入齐府更是只有受欺负的份儿。

原著中,大娘子是这样评价如兰的,“说句诛心的话,今日若是华儿,没准我还争上一争,可是如儿......不是我说自家的丧气话,论相貌论才学,她如何配得上齐衡?自己的闺女,我都如是想了,何况人家郡主?如儿又没什么手腕,日后还是给她寻个门当户对的不受欺负就是了。”

大娘子对自家女儿的认识很清楚,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华兰的优秀众所周知,墨兰才情俱佳,相貌不俗,明兰讨人喜欢又勤快,如兰有什么?

像大娘子一样口直心快,脾气还不好,不爱学习,只有嫡女的身份。

什么样的能力匹配什么样的人家,这才叫门当户对。

如兰的一生如果没什么意外,基本上已经能预判出来了。

但是这又不失为一条安稳的道路,毕竟自家的爹娘也不弱。

而能够沿着设定好的路一直走下去,其实也是一种能力。

知否里明兰的妹妹哪里去了(为什么明兰比林妹妹更可怜)(1)

(二)

明兰是庶女,而且不像墨兰那样有得宠的亲娘。

她可以说和林黛玉一样,父亲基本遁走,母亲去世,甚至比林妹妹还要可怜一些。

林黛玉尚有父亲林如海为其打点,有自己母亲的嫁妆,明兰有什么,只有祖母可以依靠。

这个祖母还不像是贾母那样被众人捧着。

所以明兰为自己设定好的人生路线就是做庶女该做的事。

能一直做庶女该做的事其实也并不容易。

如果明兰因为有祖母庇护就不知所以,和墨兰争长短,她就不会一直顺顺利利的;诚然她也不是一直太平的,但是细想一下,她的磨难几乎没有一件事来自于盛家,当然要除了后期大娘子给老太太下毒的事件。

这都来源于明兰的低调和知分寸。

要知道,林妹妹只是寄居在外祖母家就言语刻薄,基本上贾府的下人都认为林黛玉为人小气;

而明兰依托的是自己的祖母,其实是有傲慢的资本的,但是她很明白傲慢的代价,林小娘不就是前车之鉴吗?

况且她本身是穿越过去的,只要稍稍动动脑筋,就能不用受人欺负。

但是这和庶女的身份是不符的。

她有感恩之心,不愿意为祖母惹麻烦。

和她对比的是墨兰,身为庶女,虽然亲娘得宠(其实原著中盛紘经过孔嬷嬷的点拨,对林噙霜并没有多么宠爱),但是自持自己才华不俗,容貌出挑,就妄想着攀上齐家,被盛紘一大盆冷水浇下去了也不甘心。

拒绝了父亲看好的文炎敬,转身勾搭上了梁晗;但是自己又没学到林小娘的手段,最后被身边人背叛,晚景凄凉。

所以,你看有时候不争,又何尝不是一种通透呢?

通透的人,结局总归不会太坏的。

知否里明兰的妹妹哪里去了(为什么明兰比林妹妹更可怜)(2)

(三)

当然,也有地位低下而逆袭的人。

我很喜欢原著中作者的碎碎念,也可以学到一些东西。

作者讲了晚清的谭延闿的故事。

谭延闿的母亲也是妾室。

但是谭延闿非常出色。

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还是有名的书法家,他一手的谭体至今仍有人临摹。

因为能力特别出众,导致整个谭家宗族几乎都是依靠他护着的。

人生混到这个程度,也是无憾了。

也因为他的出众,改变了母亲在家族中的地位。

谭宅位于祠堂的后进,如果有灵柩出殡就一定会经过祠堂大门。但是按照族规,妾室死后不能从祠堂大门出殡。

谭延闿的母亲去世后,族人劝他不要破坏族规,要他从侧门把母亲的棺椁抬出去,甚至还有人挡住大门口。

谭延闿大怒,自己爬上棺椁,躺在上面,命令抗夫起灵,过大门口时,他大喝道:“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

族人面面相觑,只能让路,让棺椁从大门出殡。

母亲生前为小妾,却因为自家儿子能力强,死后能从大门出殡,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最近追《梦华录》,赵盼儿、孙三娘、宋引章三个经历了不同坎坷的女子为何能在东京这个都市立足?

还不是因为她们有能力,并且每个人的能力都是翘楚。

宋引章有“江南第一琵琶”之称;孙三娘做果子是一绝;赵盼儿的经营能力一流,有这样的能力,何愁养不活自己?

知否里明兰的妹妹哪里去了(为什么明兰比林妹妹更可怜)(3)

没有能力时,保持低调,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有能力时,精益求精,周全做事,方能圆满。

正如赵盼儿所说,我在哪儿,我的背后就是退路。

而这退路,就是自己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