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1564-1642,明朝嘉靖43年-崇祯15年)是现代物理学之父、现代天文观测之父、现代科学之父,他在《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写到无限大的比较问题。当然,比较是人们常有的思维,比如比较职务高低、财富多寡等,但是,无限多的数之间怎么比较多和少呢?这确实是个有意思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从集合说起。

集合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把一堆东西放在一起。比如自然数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集合,称它为自然数集合吧。把实数放在一起,形成实数集合。自然数有无限多个,实数也有无限多个,这两集合谁的数量比较大呢?很直观的,我们会认为实数集合的数量比较大,因为自然数集合只是实数集合的一部分。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把平方数放在一起,组成平方数集合,因为平方数集合也是自然数集合的一部分,那么,平方数集合的数量应该比自然数集合的数量少,但是这样对吗?我们做如下的演示:

1 2 3 4 5 6 ... n ...

1 4 9 16 25 36 ......

我们发现平方数是能够与自然数一一对应的,自然数有多少个,平方数就能有多少个,这样一看两者之间的量应该又是没差别的,可是这又很违背我们的常识,部分的量怎么就等于总体的量呢?可见在比较无限大时,是不能用我们对于比较有限大的理解。

数学家在研究集合时,提出了一个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一元素都能在集合B中找到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同时,集合B的任一元素也能够在集合A中找到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集合A与集合B就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就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势是相同的。“势”的概念是对有限集合元素数量的直接扩充,但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有限集合元素数量本身是可以用一个非负整数来表示的,“势”却不相同,并没有用数来表示。

按照上述的定义,数学家们把与自然数集一一对应的集合称为可数集,否则,称为不可数集。简单理解就是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把某集合里的元素全部数一数(尽管无限多的元素,永远也数不完,但可以一直数下去,而不遗漏任何一个元素),那么,这个集合就叫做可数集。可数集的势小于不可数集的势,这样一来,无限大的比较就有了结果。我们看几个例子:

全部平方数组成的集合,因为能够与自然数集一一对应,因此这两个集合的势相同,但你如果一定要用常见的关于“量”的思维来理解,那就简单地认为这两个集合的量相同吧。

全部整数()组成的集合,全部奇数()组成的集合,全部偶数()组成的集合等,都能够与自然数集一一对应,因此都是可数集。这些集合都很容易证明是可数集,比较难证明的是全部有理数组成的集合是不是可数集,全部实数组成的集合是不是可数集。数学家们早已证明了前者是可数集,后者是不可数集。简述一下证明方法如下:

比无穷大更大的数字是多少(无限大的比较可数与不可数)(1)

按照上述箭头所示的方向,我们可以把全部有理数一一排列起来,再把相同的数去掉,就能够与自然数集合一一对应起来,所以,全部有理数组成的集合是可数集。

康托尔用反证法证明了全部实数组成的集合是不可数集,首先假设该集合是可数,那么,该集合的全部元素即可以按顺序排列出来,我们先把0至1之间的所有实数排列如下:

............

现在我们构造一个数,同时,令,这样一来,b就与上述序列中的任何一个数不同,且b一定是在0与1之间。所以,原假设不对,也就证明了全部实数组成的集合是不可数集合。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康托尔对角线法,许多命题的证明都要用到它。

由于全部有理数组成的集合是可数集,而全部实数组成的集合是不可数集,也就证明了无理数的存在,而且,虽然有理数是处处存在的,但是,无理数更是无处不在。相比无理数,有理数不过是沧海一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