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航 通讯员 肖汝莉 吕芳源

“8月一个月,村里的垃圾卖了8000多块,光我自己捡瓶子就捡了400块,到年底还能从镇里拿奖励。”9月15日,武冈市荆竹铺镇公堂村保洁员周孝银从路旁夹起一个易拉罐,这个“漏网之鱼”成了他当天工作的意外收获。

乡镇群众生活垃圾回收(垃圾小回收群众大收益)(1)

(公堂村保洁员周孝银正在收集易拉罐)

今年以来,公堂村通过垃圾分类回收这个小举措,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民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针对农村地域宽、垃圾桶摆放分散的问题,公堂村对全村垃圾投放点位进行全面规划,确保回收点覆盖全村区域,不留空白组、院落。

针对村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保洁员对分类知识掌握不熟练等问题,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深入各院落,挨户分发垃圾分类宣传资料,保证垃圾“粗分”到位,并对保洁员开展定期专题培训,做好垃圾“细分”工作。

针对垃圾回收价格和渠道不稳定导致村民与保洁员缺乏分类积极性的问题,公堂村在驻村工作队牵线下,与专业垃圾回收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给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村民和保洁员提供了稳定的收入预期。

同时,荆竹铺镇政府也对这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将垃圾回收工作纳入考核指标,并对排名靠前的村级保洁员予以奖励。

垃圾分类回收新做法实施后,村民定点分类投放意愿变高了,保洁员工作积极性变强了。如今的公堂村,道路干净,庭院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哐啷”,一个易拉罐应声落进“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桶里。小小一个举措,擦亮了美丽乡村的底色。

(一审:周月桂 二审:李志林 三审:邓梅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