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登记簿年年见薄 基层减负带来实在效果,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社区工作励志文案短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社区工作励志文案短句(非凡十年改变在身边和)

社区工作励志文案短句

证明登记簿年年见薄 基层减负带来实在效果

和社区“万能章”说再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马洪萌 通讯员 陈艳坤

“这些就是我们社区为居民开具证明的登记簿。2018年3本210份,2019年3本186份。从2020年开始,每年只有2本137份。今年上半年,仅开具了42份。社区证明的登记簿越来越薄,这是社区减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社区党委书记曾晓银介绍道。

电子取号,随到随办。现在的翠湖社区服务台前,不见往日拥挤着排队开证明盖章的人群。“过去这里可是我们社区最‘热闹’的地方,不光是群众,一些职能部门也把社区当成‘证明大本营’,遇到难办的事,就让居民先来社区开证明。可很多证明完全超出了社区的职责范围。比如有居民住院丢了押金单,医院让病人来社区开证明,这我们怎么证明呢?”说起过去的一些“奇葩”证明,曾晓银有些哭笑不得。

社区是社会基本单元。曾经一段时间,社区居委会这枚小小的印章似乎成了“万事皆可证明”的“万能章”。翠湖社区有4611人,仅有11名专职工作人员。为给群众开证明,工作人员每天要花大量时间解释说明、联络核实。因为权责模糊、信息不畅,有的单位推诿扯皮,社区负担重,老百姓也“跑断了腿”。

中央将2019年定为“基层减负年”,首次就基层减负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回想起听到这个新闻时的心情,曾晓银说:“没想到社区负担重这样的问题中央都关注到了,但是当时还是挺担心能不能实现真正的减负。”

为解决“万能居委会”、社区“万能章”问题,昆明市压缩社区承担的工作事项,给社区干部松绑减负。翠湖社区所在的昆明市五华区明确将社区承担的工作事项从原来的289项压缩至81项,社区证明性盖章事项缩减至25项。

减负的效果怎么样,还得实地去体验。五华区成立专项督查组,运用体验式监督、蹲点式监督、“单元制”检查等方式对社区“万能章”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查组工作人员小邹以普通居民的身份,去自己居住地所在的虹山中路社区开具房屋所有权证明。

“您这种情况已经不需要在社区开具证明了。”当社区干部得知小邹开具证明是为了办理住房补贴后,帮她拨通了业务部门电话,现场询问所需材料,业务部门回复清单中确实已经不再需要社区出具这项证明。

督查组另一名组员蔡云飞介绍了在走访群众时了解到的一个情况:“外地到昆工作的小陆需要办理暂住证,在提供了租房合同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仍然要求先到社区开具居住证明。小陆投诉之后,我们对业务部门进行了提醒,但该部门仍不整改。之后,区纪委监委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了警告处分,并在全区进行通报曝光”。

“通报曝光只是手段,鞭策和警醒才是目的。强化警示震慑作用,让全区干部真正感受到纪律‘高压线’就在身边,社区减负要持续发力。”五华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康靳说道。

据统计,2020年以来,五华区纪委监委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发现问题90余个,相关问题均整改到位。

三年来,社区减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社区工作者得以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抽出身来,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提供群众需要的、更为精准的服务。

五华区祥云街社区近期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竞答活动。参加活动的周阿姨感叹:“活动很有意思,现场演练让我们更清楚垃圾怎么分类。这几年,社区服务越来越周到和贴心了,也常常会提供上门服务,真的很好,感觉就是一家人。”(视频制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马洪萌 昆明市五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