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息”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上海站
策展人:邱志杰
参展艺术家:汪天稳、汤南南、姚惠芬、邬建安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中心“传统的活化”课题组
上海明当代美术馆、明园集团
出品人:李松坚、凌菲菲
展期:2018.3.31-2018.6.3
地点:McaM上海明当代美术馆
汤南南 TANG NANNAN
遗忘之海12 纸本水墨 Oblivious Ocean12 Ink on Paper, 91.8cm x 74.5cm, 2013
展览以“不息”应对整个威尼斯双年展的总主题“艺术永生”,提出中国艺术“不息”的力量来自精英与民间的互动,来自代际传递的师承,来自积极的合作。展厅中独一无二的艺术家师承墙、艺术家合作关系图,多位艺术家的交叉合作,以及由程控机械、实时VJ操纵的投影、陕西民间艺人与青年艺术家合作创作的多媒体皮影表演,成为亮点。
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息》,在国际当代艺术世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长达半年的展览期间,中国馆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完整的策展理念,独特的语境构建,引发了热烈关注和广泛好评。尤其是开幕周期内的多媒体皮影演出,场场爆满,掌声雷动。展览受到了国际艺术媒体和专业人士的普遍好评。
姚惠芬、姚慧琴 Yao Huifen,Yao Huiqin
马远十二水图 苏绣 Twelve Images of Water Surging by Ma Yuan Suzhou embroidery, 20cm x 35cm each, 2017
展览作品在威尼斯经历半年展出,经过数月海运,日前回到国内。按计划,于2018年3月31日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和北京时代美术馆同时推出《不息-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上海站和北京站的落地展。因为这两个美术馆的空间条件与威尼斯军械库油库展厅的空间有所不同,展览作品在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略有调整,补充了因为威尼斯空间局限,部分艺术家当时未能展出的作品。展览的策展思路不变,而随着空间的变化和语境的变化,展览的气质与当时威尼斯的现场有所不同,但依然能在相当程度上让未曾造访威尼斯现场的观众们看到策展和作品的思路。我们相信,因为此前国内巨大争议的存在,发生在上海和北京的这次归国汇报展览,对于本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尤其具有价值。
汪天稳 Wang Tianwen
风雨雷电虹 手工镂刻牛皮 Wind, Rain, Thunder, Lightning, Rainbow Handcrafted engraving on leather, 90cm x 260cm, 2017
不管来自民间还是学院,每一个中国艺术家,都不是一个人在创作。他的创作,总是一种应答和开启,总是在期待唱和,总是可以加批注和题跋。中国艺术绝不是任何一个生死有命的中国艺术家的个体创造,而是一场历时五千年的集体创作,这是一代代艺术家不断卷入的,一场跨越千年的唱和和雅集。本届中国馆向世界展示的当代中国艺术,是这场数千年的集体创造的新的生产。它正直坦荡,不是削尖脑袋猴急经营的创造力,而是脱胎换骨后的自然洋溢;不是暴烈的资本炒作的成功,而是感染和召唤所致的认同。它是一种基于中国文明的底色和基因,基于中国人的人情冷暖和匠心文运、通情达理的新的当代艺术。
策展人邱志杰致辞
关于策展人
邱志杰,1969年生于福建。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 开始介入当代艺术活动。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硕士博士导师。他作为艺术家曾参加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5年威尼 斯双年展主题馆。及2002年和2013年的圣保罗双年展,及其他 各种国际双年展。作为策展人在1996年策划了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展,以及1999 年到2005年之间推介青年一代艺术家的“后感性”系列展览。 2003年他策划了798艺术区的第一个展览。2012年他是第九届上海双年展“重新发电”的总策展人。
艺术家汪天稳(右)与友人
关于艺术家
汪天稳,陕西皮影传承人,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皮影雕刻艺人李占文。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皮影艺术雕刻鉴定专家、陕西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1982年,受邀为日本国立民俗博物馆负责设计、刻制《孙悟空大闹天宫》全套,深受日本友人的赞誉;1983年设计、制作的皮影人物:《樊梨花刀劈杨藩》,获中国轻工部旅游产品优秀设计“一等奖”;1984年刻制的皮影人物:《帝王出巡图》,获陕西省优秀产品设计 “一等奖”,同年并获西安市旅游产品“百花奖”;2000年,作品《番将》获得首届中国工艺美术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创作奖;2008年创作的《白蛇传》,在中国第四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艺术家汤南南导览
汤南南,1969年生于福建云霄。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硕士,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博士。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工作生活于杭州。作品以乡愁为切入点,讨论时间与记忆、神话与诗歌、乡愁与生死等多个命题。试图以社会学文化研究为基础,以大海和流水为意象,探索绘画、装置、摄影、动画、多屏幕录像剧场等多种艺术方式的融通互鉴,寻找自身生活经验的启示,并关切当代生活情境的可能性。
骷髅幻戏图 苏绣 Skeleton Fantasy Show Suzhou embroidery, 100x100cm, 2017
姚惠芬,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一代“针神”沈寿的第四代传人。姚惠芬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从艺近四十年,精通各种刺绣技法,擅长人物肖像、油画及中国写意水墨画的绣制。从一九九一年至今,姚惠芬所创作的苏绣艺术精品几十次荣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奖及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山花奖,被誉为“苏绣传人”、“中华巧女”, 并当选“中国工艺美术行业2013年度典型人物”。
邬建安 Wu Jian’an
大河的诞生 剪纸拼贴 The Birth of the Galaxy Paper-cut collage, 267cm x 2400cm, 2012
邬建安,1980年生于北京。200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多年来,邬建安专注于将当代的激进美学和文化态度带入濒临绝迹的中国民间艺术传统,以富于创造性和思想性的方式,探索和呈现当代问题同远古神话与历史、传统哲学观念与图像生成方式的内在联系,在几个维度上同时刺激和扩展人们的艺术想象。他的作品曾先后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福冈亚洲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等机构展出,并在北京、上海、纽约等地举办多次个人艺术展。
关于开幕表演
不息 - 移山填海
多媒体皮影表演《不息-移山填海》现场俯拍全景
《不息-移山填海》多媒体皮影表演是 57 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息》展览的核心作品,也是策展人和四位参展艺术家,及更多参与的艺术家交叉合作的集体创作。展厅里将设置三个皮影表演和录像投影屏幕,汪天稳与汤南南、邬建安合作制作的皮影形象在这三个屏幕中上演。预先制作的录像投影内容将取代普通灯光成为这场皮影表演的光源。表演的故事基于三个中国传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和鲲鹏变化。三个屏幕分别对应于 这三个传说。三个屏幕的内容也互相连接。精卫鸟加入愚公移山的场景,促成了最终把山搬走的过程。鲲鹏反复变化的过程将由机械驱动,成为不息的生灭变化的钟表。观众将可以散布在展厅各处,既可以观看幕布正面的表演,也可以观看幕布背后操纵皮影的过程或现场绣娘们的工作。 整个表演过程约半小时,开幕期间将每天安排数场集中的表演。
多媒体皮影表演《不息》-现场演出图
来自中国陕西华县的一组艺人及将担任皮影操作和乐器演奏及演唱。 指挥及主唱:吕崇德(月琴)皮影签手:刘华、卫兴宝、刘兴文、齐乐、邱思遥 乐手:刘东耀(二胡、唢呐)、刘兴文(板胡、唢呐)、魏亚民(打击乐)、刘华(长号)
皮影造型设计由邬建安统筹,齐乐、邱思遥、廖雯、刘嘉颖、张文质、袁松、成思远、童言明、寿盛楠、冯志佳、冯梓 烜、郑嘉燕、杨琪磊、陈鹏飞、吴悠、魏弋川等人参与了创作。
汪天稳工作室承担了皮影雕刻任务。
动画由龙盼统筹。录像制作沈晓闽、陈旖。邱思遥承担该表演的机械设计部分和道具整合。陈志远承担道具制作。齐乐 担任表演服装设计及助理排练导演。唐晓林为唱词翻译。
声音艺术家张梓倩担任音乐设计和排练导演。 该演出的脚本和唱词由策展人邱志杰撰稿。
息壤-顽砖 装置 Growing Soil – Hard Brick Installation, Size variable, 2015
展览门票
成人票:40元
学生票、老人票:20元
McaM会员享受免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