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我码下先锋s6那篇图文之后,悲伤的发现去年购买的米家1X忘了发....照片素材都准备好了,就是没有码字。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使用1年(季)后的米家风扇1X。当然,由于接入了米家,所以这篇会比先锋S6多出互联的体验与1年使用后的稳定或磨损情况展示。

开箱晒物

米家风扇1x和米家风扇e的区别(275元的米家1X直流变频风扇深度体验)(1)

当时选择的是京东第三方卖家,不过好像也是京东物流,当时觉得这家伙的收纳已经很小了。

米家风扇1x和米家风扇e的区别(275元的米家1X直流变频风扇深度体验)(2)

整个收纳和风格还是不错的,有米家内味儿了。

米家风扇1x和米家风扇e的区别(275元的米家1X直流变频风扇深度体验)(3)

不过,由于前段时间刚买了先锋s6,那个收纳是真的小。

米家风扇1x和米家风扇e的区别(275元的米家1X直流变频风扇深度体验)(4)

先锋所采用的收纳之所以小,是因为它采用了极其廉价的方案。而米家1X则是用料满满,有分量的底盘、电机和杆子一上手就知道区别于差距。关于风扇罩还需要自己安装,有时我会想为啥不能直接组装好呢,是否出于对物流运输中出现松动的担心?

米家风扇1x和米家风扇e的区别(275元的米家1X直流变频风扇深度体验)(5)

内里做工非常扎实,怎么说呢,整机完全没有廉价感。先锋S6 的内里我还没有拆,它是直接组装好的,不过我估计内部做工应该不行。

米家风扇1x和米家风扇e的区别(275元的米家1X直流变频风扇深度体验)(6)

风扇的安装方式非常方便,悬拧式拆卸非常方便好的拆卸方式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第二年(季)洗的时候就算知道了。 比如我之前购买的艾美特,没啥缺点,就是难拆,小手通红。卡扣一时爽,拆卸更酸爽。

米家风扇1x和米家风扇e的区别(275元的米家1X直流变频风扇深度体验)(7)

组装过程其实还挺麻烦的,组装之后呢,由于当时我是第一次使用直流扇,就觉得非常小,然后才是简洁好看。

调节与交互

米家风扇1x和米家风扇e的区别(275元的米家1X直流变频风扇深度体验)(8)

米家APP页面选项如图所示,还是做的不错的,比扫地机器人页面设计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调节选项很丰富,基于直流的特性,可以实现100档调速,当然分成100份之后,每档的差距非常小。并且,自然风最大档位非常小,还没有我艾美特低档风量高,毕竟是自然风嘛,不是自然大风。要大风也很简单,调成直吹风模式即可。

米家风扇1x和米家风扇e的区别(275元的米家1X直流变频风扇深度体验)(9)

APP还具有其他功能,定时关机与儿童锁等等,这里就不赘述了。

米家风扇1x和米家风扇e的区别(275元的米家1X直流变频风扇深度体验)(10)

而机身本体的按键放在了顶部,好险,放在底部的真的是过于睿智,弯腰不如用脚。

使用稳定性

米家风扇1x和米家风扇e的区别(275元的米家1X直流变频风扇深度体验)(11)

在使用过一年,就是一个夏天之后,稳定性还是可以的。第一,噪音控制没毛病,很静音;第二,摇头会异响吗?答案是有的,不过我这台只有在140°尽头时才有响一下,而我日常绝不会用到140°,所以不碍事。;第三,WiFi操纵也很稳定,不会掉线啥的。第四,质量上也没出啥问题,断头不存在的。

两处不足

遥控缺失

米家风扇1x和米家风扇e的区别(275元的米家1X直流变频风扇深度体验)(12)

遥控缺失是我选择先锋s6风扇而不是再买一台1X的主要原因,但我现在有些后悔。因为当风扇高度可调之后,手机调节确实有优势,例如100档风量与多角度摇头。具体以摇头为例,使用先锋s6遥控器调节关闭摇头需要多次点击,譬如当我开启30°摇头后准备关闭摇头则需要点击4次才可关闭,而手机或智能交互产品可直接开关。

摇头设定问题

首先就是遥控调节按键上的缺失,的确有按键,但角度不可调,需要调节的话还得进入米家。

米家风扇1x和米家风扇e的区别(275元的米家1X直流变频风扇深度体验)(13)

虽然手机APP很方便,但不适用于所有人,比如我这样的学生,做2位数加减法习题时一旦拿起手机调节风扇,对不起,先玩会别的,往往锁屏时才发现风扇还没调....所以我习惯于使用小爱音箱进行调节,但是它有一项功能缺失,就是“摇头”角度,使用小爱音箱无法调节摇头角度,只能开关摇头,不能调节角度。另外,定时功能也不会在米家APP上显示。

还有一个问题是,摇头角度有时不会记忆,例如我以60°的摇头角度关机,有时开机时会重置角度。

总结

我这台1X没啥毛病,但关于风扇摇头确实需要优化一下。而关于“遥控”,我认为在直流风扇高度可调的背景下,建议在机身本体或遥控器上直接镶嵌多枚实体按键,例如摇头角度,4档可调你就直接做4个实体按键,再比如100档可调,可以设计个操纵条,滑动选风,要比按来按去去方便很多,对老年人的学习成本也很低。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建议,技术上能否实现我就不知道了,然后真这样的话我可能买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