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陈玉峰

由于超细旦纤维比表面积大,如何解决梳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静电集聚、棉结等问题,成为超细旦纤维梳理纺纱工艺的关键。

当前,为达到高档内衣面料产品的要求,纺织企业多选用0.5dtex~1.0dtex超细旦纤维,例如采用腈纶、莫代尔、粘胶等纤维进行纯纺或混纺。但由于超细旦纤维比表面积大,如何解决梳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静电集聚、棉结等问题,成为超细旦纤维梳理纺纱工艺的关键。

合理针布选型优化基础工艺

由于超细旦纤维的梳理特性,针布优化和工艺配置应以针布选型为基础,然后设定工艺,具体工艺隔距设定根据针布配置密度确定有两种情况(具体见表1)。可以看出,稀配置是以防静电缠绕为目的,适用于静电特别大,细度更细的纤维;密配置适用于质量要求比较高的纤维品种。以A186F型梳棉机为例,所用纤维规格为0.89dtex×38mm,生产T8.3tex品种纤维,针布配置密度较大,角度小会造成静电缠绕无法生产,放大隔距后棉结较高;更换盖板后,盖板角度较小,锡林缠绕不能生产,放大隔距后,棉结较高,质量达不到要求。只有更新配置后质量才能达到要求,无静电缠绕现象,生产正常(具体配置见表2)。分析看出,第一种方案是针布过密静电缠绕无法生产;第二种方案隔距放大,梳理度不够,质量达不到要求;第三种改变角度后减少齿密度,盖板角度仍采用72°小角度,控制能力强释放能力弱,静电依旧影响生产;第四种方案,密度减少,角度较大,隔距适度,无静电,质量满足梳理要求。可以看出,如果忽视基础针布配置,依靠工艺调节并不能达到质量要求。

超细旦是什么纤维(超细旦纤维梳理难题怎么破)(1)

优化梳理隔距减少静电

超细旦纤维梳理隔距对分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该数值不宜过小,以防产生静电。附加分梳器材增加后,超细旦纤维梳理时依照渐进分梳工艺原则,前后固定盖板同梳理区的隔距相互配合,能够减少静电及纤维损伤。例如在JWF1203型梳棉机上,采用改性涤纶纤维规格0.89dtex×38mm,生产T9.7tex品种纤维(具体工艺优化效果见表3)。分析看出,采用渐进隔距后,进口纤维的转移阻力减少,实现了渐进分梳,预分梳区加强梳理效果,为精细分梳区提供了条件,配合罩板落棉控制措施,实现正常落棉均匀合理。

超细旦是什么纤维(超细旦纤维梳理难题怎么破)(2)

优化盖板植针形式和角度

FA201型梳棉机,所用涤纶纤维的占比为70%,其规格为0.89dtex×38mm;其他纤维的占比为30%,生产规格为1.1dtex×38mm。为提高梳理质量,将盖板由MCZ30改为MCC36,落棉增加多,放大隔距后落棉减少,但质量达不到要求。经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盖板角度较大,对纤维的控制力过强,容易出现静电和落棉现象(其质量影响程度见表4)。分析看出,截切型盖板的角度为80°时,锡林和盖板间的纤维容易转移,杂质和棉结易转移出分梳区,尽管落棉减少,清洁效果好且不嵌杂,但梳理效果差。采用渐密型盖板后,不加大盖板角度,锡林针齿纤维控制紧,同时MCC使横密针布,横向梳理效果强,但容易产生静电,同时落棉增加;增大盖板角度之后,减少控制强度,增加齿密,提高梳理度,为增加产量提供了条件,也取得了良好的梳理效果。

超细旦是什么纤维(超细旦纤维梳理难题怎么破)(3)

增加道夫容纤量提高纤维转移率

FA231C型梳棉机,粘胶纤维规格为0.89dtex×38mm,定量为21g/5m,出条速度为120m/min,小纱疵多,达不到要求。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来自于道夫转移,选用道夫直齿深齿针布型号,增加容纤量,提高转移率,质量会得到明显改善(具体情况见表5)。分析看出,超细旦纤维道夫工作角小,容纤量大,加强凝聚和转移是提高梳理质量的关键。在3种方案中,方案一是直齿浅齿,转移效果好,但容纤量小,细旦纤维蓬松,容易出现纤维落网,质量受到影响;方案二道夫有横纹,且齿形为弧齿,控制纤维能力强,纤维质量得不到改善;方案三采用的直齿深齿道夫,纤维容量增加,转移效果好,质量得到改善。

超细旦是什么纤维(超细旦纤维梳理难题怎么破)(4)

提高针布光洁度减少纤维损伤

针布对纤维的损伤,一部分是工艺速度和隔距造成的,一部分是针布本身不光洁毛刷造成纤维损伤。这是因为纤维在分梳转移过程中,针齿不光洁,摩擦系数大,不仅纤维容易损伤,针布使用周期也会缩短。针布制造提高光洁度减少摩擦因数,选配时选择光洁度好的针布,对减少纤维损伤提高成纱质量有利。以FA201B型梳棉机为例,采用的莫代尔纤维规格为0.89dtex×38mm,赛络纺M/JC70/3014.8tex(具体质量对比见表6)。分析看出,超细旦纤维在分梳转移的过程中,针齿光洁度高,摩擦因数小,纤维损伤小,成纱强力高,质量具有优势。

超细旦是什么纤维(超细旦纤维梳理难题怎么破)(5)

合理配置锡林速度提高纤维质量

超细旦纤维工艺速度配置以减少静电满足梳理效果为原则,工艺速度和产量相配合,减少纤维损伤和提高质量相互结合,过高的速度对质量不利。以FA201B型梳棉机为例,采用的超细旦莫代尔纤维规格为0.89dtex×38mm,品种为赛络纺M9.8tex(工艺配置对质量的影响见表7)。分析看出,方案二的速度和产量具有优势,方案三过高的速度对纤维损伤较大,棉结和条干反而较差,因此工艺配置质量和产量要相互结合。

超细旦是什么纤维(超细旦纤维梳理难题怎么破)(6)

加强齿尖淬火深度提高针布耐磨度

超细旦纤维在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加入特殊的物质和添加剂,抗静电剂和油剂,因此,生产过程中对纺纱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同时对针布耐磨度要求很高。以FA231C型梳棉机为例,所用纤维规格为0.89dtex×38mm,采用加强淬火深度的使用周期得到改善(具体使用效果见表8)。分析看出,在梳理过程中,金属针布的磨损点主要在工作面前第二点检测处。此处硬度较齿尖低,容易产生磨损,因此加强此处淬火深度是提高质量的关键。也就是说,在提高光洁度和硬度上对针布进行优化,加强齿尖淬火深度,提高针布光洁度,提高耐磨度,延长使用周期。

超细旦是什么纤维(超细旦纤维梳理难题怎么破)(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