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老舍先生在山东济南执教的间隙写下了长篇小说《牛天赐传》。2019年的今天,演员、导演方旭第六次改编的老舍先生作品,话剧《牛天赐》将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时隔85年的对话,是否能够搭得上话?
郭麒麟首次以话剧演员身份登台,演的还是男主角,会不会很吓人?
艺绽君昨天提前观看了彩排场,带来热热乎乎的一手资料,也可以为各位奉上一枚定心丸——
有惊喜,无惊吓,放心去看吧!
老舍先生讲了个什么故事?
小说《牛天赐传》讲的是一名刚刚出生的婴儿被遗弃路边,被本无后嗣的牛家收养,取名“天赐”。牛天赐的养父牛老者是个有着若干店铺和房产的商人,一心想把牛天赐培养成一个精明的商人,承继自己的家业;养母牛老太太,则是出身官宦之家的妇人,心气儿很高的牛老太太一心想把牛天赐培养成为一个“官样”的儿子,以完成自己未竟的心愿。
但事与愿违,牛天赐的成长道路与牛老太太的期待截然相反。“拐子腿”和“私孩子”两个标签让牛天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感受到周遭世界对他的歧视和冷落,“想象”成了牛天赐抵抗的唯一工具。“想象”让牛天赐在自己的世界里得以喘息,但又阴错阳差地让他背负了对于自己养父母死去的愧疚。于是,一个既不“官样”,也不“体面”的“民国文艺小青年”就这样在时光的步履中蹒跚成长。
在小说中,老舍先生用幽默细腻的笔触,将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的喜怒哀乐悉数展露。同时,还以一个孩子的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重新观察、审视成人世界的机会。
“范思辙”表现怎么样?
《庆余年》里的郭麒麟,给了观众不少惊喜,“范思辙”俨然成了他的代名词。而看过《牛天赐》之后,他大概又会圈粉不少。
剧中,从牛天赐三岁到19岁,整个演出长达3小时,而郭麒麟几乎没有下过场。刚开始是旁观自己被牛家收养的命运,从“洗三”开始就变成了人偶同体的表演形式,十几岁之后一边表演一边操控人偶的戏才算结束。这样的戏份对第一次演话剧的演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但郭麒麟出人意料地表现得很稳当,身上没有学习别的行当留下的痕迹。24岁的他身上还有着浓浓的少年感,诠释起角色来似乎省了不少力气。
巧合的是,剧中牛天赐也有一段琢磨怎么做生意能够“干赚不赔”的戏,瞬间感觉“范思辙”附体。
也许演出前还有很多人对他演话剧持怀疑态度,但演出结束后,很多人都表示刮目相看。这对一个跨界演员来说,也的确不容易!
一台戏当然不能只靠一个演员。导演方旭评价自己的排练过程就是“和17个演员挨个摔跤!”从最终的舞台呈现来看,这种累还是很值得的,整台演员的水平显得很是齐整。牛太太、牛老者、纪妈、四虎子、赵老师……一个个角色都显得非常饱满。北京人艺演员何靖在剧中出演的牛老者也非常有光彩,将一个马马虎虎、和和气气,但也有自己的坚持的老好人树立在舞台上。
在《二马》《老舍赶集》中,全男班的表演都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牛天赐》也延续了全男班表演,17位演员,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共诠释了全剧68个人物,其中一位演员最多需要扮演九个角色。
导演变着花样讲故事
能够将《牛天赐传》改编并搬上舞台是老舍先生之女舒济多年的心愿,但因为题材的特殊性,一直未能成功。为了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有着“老舍专业户”之称的著名戏剧人方旭选择将话剧《牛天赐》作为一份礼物,献给老舍先生和舒济。
其实,老舍先生的一些小说要改成话剧并不容易,戏剧冲突没有那么强烈,而且小说的叙述中还夹杂着大量的议论。
不过,第六次改编老舍作品的方旭显然经验丰富,不仅提炼出老舍先生原著中的精髓,还让这部作品成功地打通天地线,和现在的观众有了关系。“人人都是牛天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不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发生本质的改变。我相信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剧中许多讲到孩子的教育,校园霸凌、人际关系的戏份大概不少人都会觉得心有戚戚焉。
牛天赐的成长故事,从刚出生说到19岁,就这么平铺直叙的讲下来难免会使人感觉冗长,方旭在舞台呈现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老舍先生原著中有很多内心的独白和精彩的评述,方旭则创造了一个拟人化的角色“门墩儿”,让“它”和牛天赐对话或者作为旁观者点评。这个角色由郭麒麟的老搭档阎鹤祥扮演,那股子稳当劲儿很有点老艺术家的范儿。
此次创作,方旭力邀王琛、胡天骥、刘钊、阿宽、周飞、胡水、李予多等各领域的艺术家加盟,在舞美、服装、音乐、人偶等层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舞台上八块坡度平台,不时开合,灵动多变的创造出牛宅、街市、学校等等空间,让观众感受到充满想象力的舞台空间。
没买票的同学也不用着急,反正已经买不到了,下一轮演出早点动手吧!
艺绽TIPS:
这部戏长达3小时,还有中场休息,
住得远的同学要想不错过全部精彩,
就放弃赶地铁末班车的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