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四月初,满枝迎春新花栖木。随着繁花盛开,成都轨道交通在建项目9条线路也陆续圆满完成建设节点,迎来了第一季度的“开门红”。广大建设者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项目建设,凝心聚力、奋进拼搏,在难点节点、疫情汛情、安全管理中掀起大干热潮。

215公里的轨道线路在大家的汗水中逐渐成型,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许多攻坚克难的回忆想要讲述,就让我们为大家带来“轨道建设背后,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18号线三期工程

深度45.5米的骡马市站

18号线三期工程骡马市站,是今年所有轨道建设项目中,最先开工的工点,也是建设公司“双微”平台中最受关注的站点之一,它的建设,牵引着许多关心轨道建设市民的心。

地铁10号线3期骡马市(轨道建设背后的故事)(1)

大家不知道的是,作为一个深度45.5m的地铁车站,骡马市站在建设过程中间,其深基坑工程是非常“打脑袋”的,基坑临近既有线1号线、4号线、为全线唯一一个四线换乘车站,施工条件极为复杂、施工难度大。

地铁10号线3期骡马市(轨道建设背后的故事)(2)

建设团队围绕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全方位的施工技术建议,对施工方案相关处理措施、监测措施、施工保障措施进行了多方细化。为了确保工程成功实施,建设团队提出了“保证既有线安全运营、降低施工过程风险、提高施工组织效率”的策略,利用科技开展攻关。

地铁10号线3期骡马市(轨道建设背后的故事)(3)

“我们先后召开25次研讨会,反复对骡马市站超深基坑施工相关重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分析”,骡马市站的业主代表回忆:“专家咨询会也进行了反复研究,先后进行2次降水试验,最终才制定了最为优化方案。”

优化后方案,采用盖挖逆作工法、桩柱一体化钢管柱施工,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了工效,节约了工期时间,将施工期间对市民干扰降到最低。新方案为成都地铁首次采用,此优化方案的成功实施,将为成都地铁新一轮建设工法开发和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