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女儿的一句话,家里的气氛的瞬间降至冰点。
先生处于暴怒的边缘,黑着脸数落了女儿一通,然后气冲冲地下楼去扔榴莲壳,开关门的声音震得人心里一颤。
而今晚,因为我拎回来一个榴莲,而带来的所有快乐,也烟消云散了……
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乐极生悲"事件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在和同学交流中得知了榴莲这种存在,听说是"水果之王"但又很臭,就十分好奇,吵着要尝一尝。
我们家,虽然水果四季不缺,但是对于富有争议的水果,比如榴莲、牛油果之类向来敬而远之,更因为我曾经吃榴莲蛋糕拉过肚子。
但是为了女儿的"见识",我还是决定去买一个榴莲回来,尝尝鲜。
果然,榴莲特殊的气味一进家门,就特别有存在感,被打开后,更是堪比"生化武器"。
全家人都看着女儿上蹿下跳的小松鼠样十分欢乐,一会儿摸摸榴莲的尖刺,一会儿又捏着鼻子说句"好臭",最终勉强尝了一口说完"好吃"就跑远了,再也不肯多靠近一步。
除了我心疼买榴莲的一百多块钱,捏着鼻子吃了几口,其他人都是敬而远之。
于是,先生给女儿读故事哄睡,我呢就做善后工作,把榴莲挖出来装入保鲜盒,榴莲壳就放入垃圾袋放入门口,准备明早扔掉。
可是,女儿不乐意了,一个劲地吵着赶紧让她爸爸去扔掉榴莲壳,说臭死了、臭死了。
先生,一定是想等女儿睡着了再去,结果,女儿就迸出了这么一句话:"你快把榴莲壳扔掉,不然我会做噩梦的,比如梦见爷爷死了……"
警惕!对于孩子"行为偏差"的过度解读先生对于公公的感情十分深厚,加之,公公刚于一个星期前回老家去照顾80多岁的爷爷,而此时爷爷正在住院,所以骤然听到女儿说出这样的话,想不怒也难。
果然,等先生扔榴莲回来后,看女儿已经熟睡了,就只好向我诉苦,十分恼怒地说:"我十分担心她未来的品性,我表示十分不看好。"
我看了他一眼,没说话,显然,有些情况,先生并不完全了解。
先生又接着说:"她居然为了让我快点去扔榴莲,居然编出梦见爷爷死掉这样话来威胁我,实在是太恶劣了。"
我见越说越不像话,就说道:"她并没有。她早晨却是做了这样的噩梦,我却叫醒她的时候,发现她在梦哭,然后问她,她就说了这个事。显然,她特别怕做这样的梦。你不应该这么评判自己的女儿。"
然后,两个人都沉默不语,显然这个事一旦过度去解读,不仅会变得严重,而且会有持续的发酵反应。
重视心理营养!充分信任孩子,并给予无条件的接纳这件事带给我极大的反思。
我们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孩子的心理营养,我们未必给足。
虽然,女儿睡着了,但是她肯定是带着委屈和不解入睡的,虽然榴莲不会让她做噩梦了,但是先生的反应估计也要让她做噩梦了,先生一向对她很是温和和宽容。
先生的问题,在于,他以成年人的思维去揣摩孩子的心思,把单纯的事变得复杂,甚至趋于阴谋论,从而得出推测出"品行问题",更是教育问题上受挫、感情上受到伤害。
但实际上,7岁的孩子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期,她理解问题方式是依赖于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她因为早晨做了有关于爷爷死去的噩梦,就得出了所有的噩梦=爷爷死掉的结论,而榴莲很臭,同样是令她不快的事情,因而也等同于噩梦。
她没有办法去考虑,这样的直观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会给爸爸带来怎样的观感和伤害。因此,她也不能理解,自己说了心里话,为什么还惹的爸爸生气。
先生的问题还在于,他陷入了自己的思维和情绪中,没有从女儿的视角来还原问题,就对女儿进行言语上的严厉批评。这种发泄式的教育,非但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反而会让女儿在潜意识里对于坦诚、真实地表达自我产生障碍。
所以,接下来,我要找先生好好谈谈,要相信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本质上一定是个好孩子。充分的信任她,相信她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是有自己的理由,在无条件接纳的基础上,再和风细雨地和她谈谈"道理"和"人情世故",毕竟即使是亲子关系,也是一个相互的双方关系。
更多的时候,与其说孩子需要我们,不如说我们需要孩子。因为,他们的纯真和无邪,往往映照出我们成人内心的不堪和弯弯绕。
不过,我至少能肯定一点,榴莲估计再也进不了我家的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