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标准,是欲望产生的需求的第一道关卡,当用来满足需求的行动在心里酝酿时,内心的道德认同会衡量这个行动是对的还是错的,能做的还是不能做的如果最终得到的结果是能做的,或者是对的,那么行动就有了正确性,当人做出这种行为时,就会显得心安理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逻辑思维的自洽性是什么阶段?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逻辑思维的自洽性是什么阶段(九现实理性人无意识状态下自利性的限制因素)

逻辑思维的自洽性是什么阶段

在认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标准,是欲望产生的需求的第一道关卡,当用来满足需求的行动在心里酝酿时,内心的道德认同会衡量这个行动是对的还是错的,能做的还是不能做的!如果最终得到的结果是能做的,或者是对的,那么行动就有了正确性,当人做出这种行为时,就会显得心安理得。

对于那些没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而言,这时候就是行动的时候了,幼儿总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但若是这个人有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行动还会经历一个评估的过程。因为这个行动是对的、能做的,逻辑理性的作用就只能是评估行动该怎样进行,以使得行动能够实现需求的满足,如果行动不能带来需求的满足,或者行动的结果是弊大于利,则行动被暂时搁置或者干脆取消。

逻辑理性对于人是很重要的,任何人的逻辑理性都是后天培养而成,体现为一个思辨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逻辑理性?

逻辑与理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逻辑是思辨过程,区别于无意识状态下的认同,认同不需要理由,是完完全全的有感而发,但逻辑必须对认同或者不认同的对象进行思考,以验证认同是否具有正确性,不认同又是否具有错误性。

理性是对“逻辑思考得到结果”这个过程的整体性描述,经过逻辑思考过程获得结果这个流程被人们冠以理性的称呼,区别于有感而发的结果,区别于感性。

意识,是自我主体意志对某个事物加以认知和识别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是无意识,是秒决策,有这个过程就是有意识,至于认知和识别是否带来了正确的结果并不是关键。意识的关键在于有或没有,无意识认同经过思辨过程就成了人的有意识逻辑理性。

无意识状态下,人与动物并无太多区别,主体意志通过感官获取信息得到感受,进而产生相应的情绪以及平衡情绪的欲望,欲望驱动自己做出某种行为,这个过程完成后会被记住,慢慢形成经验,当下次遇到同类情况时,人和动物就会遵循这种经验而行事。这些经验以及情绪、感受、欲望,都会被保存起来,形成潜藏在心灵深处的意识,人们能够意识到这些东西的存在,但又没有清晰的认知,处于一种“我知道它,但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的状态。

这些潜藏着的意识是一种无意识的意识,就在那里却不能被自己清晰地了解,被遵循却不知道为什么被遵循,但却又被自己认定是正确的标准。

社会的进步,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伴随着人类的有意识逻辑理性一起成长的,认知的边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边界。一种新的逻辑思维方式被发现或者发明出来,社会很快就会跟着发生相应的改变,就历史演变而言,没有任何事具有永远的确定性,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变化。

在这个时代,逻辑理性的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逻辑理性通过思辨和论证来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具有正确性和必要性。

逻辑理性有哪些内容?

逻辑理性是人开始行动前的最后一道关卡,对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而人对于逻辑理性的正确性深信不疑,更容易相信自己通过思辨论证得到的结果,而对他人的不同结果持怀疑态度。

逻辑理性本质上是人有清晰思考过程的意识,人的意识必然是对于人相关的一切联系的思考,这样的联系因为方向的不同而呈现内外区别,人对自身的思考是向内的,对自身之外的一切进行的思考是向外的,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更趋向于内,再由内向外伸展,立足于对自身的反省,再以己映射他人,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系,以及相适应的社会形态。

当然,这并不是说传统文化不向外思考,而是以人自身作为思考的起点。

与传统文化相比,西方世界更趋向于外求,思想家们以怀疑的态度看待已知的认知标准,并证明怀疑的正确性,每一次怀疑被证明是正确的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这种社会效应加剧了西方思想家们在这条路上的坚定不移。不管是哲学还是科学,其诞生之初都是为了论证怀疑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整体性系统。

人们常常用一套系统是否自洽来评判系统是否具有正确性,但这个标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套系统都有一个或者多个底层逻辑作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推导出来的系统自然适应这个底层逻辑,表现出自洽性。就好比经济学有一个理性人假设,以这个基础推导出来的经济学理论必然是自洽的,但现实经济发展却不可能达到假设中的效果,除非现实中的人都能成为假设中的理性人,要么就是,经济发展不可能真正解决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真正需求。

人的逻辑理性应该同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自身的思考,思考人的存在本质,人的感受,情绪,欲望,需求,以及不同人之间的不同感受,不同情绪,不同欲望,不同需求,和这些不同之间体现出来的矛盾和冲突,并找到解决办法。

二是对客观世界的思考,思考人之外的一切存在,如何运行演变,遵循什么样的规律,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会对人的存在产生什么影响,并最终找到最有利于人类长久存在下去的最佳途径,同时处理好人的生命有限性与人类延续性之间的矛盾。

不能同时具备这两个方向的理性,多半是片面的理性。这句话是主观论断,不敢说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