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部胡编乱造的电视剧出来挨打,今年就很棒了,2019年还未过一半,就已经有了三部吐槽点几乎满分的神剧。

跟往年看不下去就凉透的烂剧不同,这三部剧口碑虽低,但热度却出奇的高。

大概现在的观众开始拥有“吐槽段子比剧更好看”的心态……其实从这点来看,已经预示着“垃圾观众”越来越少,以调侃的心态对待不喜欢的电视剧,总比网络暴力来得优雅。

一、被服化道毁掉的《重耳传奇》

《重耳传奇》的评分2.7,这个分数在豆瓣已经“吊打”绝大部分烂剧了——比它还烂的屈指可数。

其实它的阵容豪华到还未播出时就想给高分: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1)

直到我们看到官方宣传的男主张一山,其实在剧中是这个样子: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2)

并且他还根本不是男主角。

观众:“你要是被绑架了就眨眨眼”,张一山:头套扯太紧,眨不了。

曾经扮演过贾琏的王龙华,在《重耳传奇》中扮演男一重耳,真是合了第一次出道时的角色名,这部剧里的王龙华就如同顶着一副“假脸”。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3)

五官任何一部分拆开来看都很俊秀,合在一起便难分难舍拥挤不堪。

咱们一味的批评男主的颜值太不厚道,事实上这部剧里的所有人都被服化道坑惨了。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4)

猥琐得跟小野猴似的张一山站在C位,让人忽略都很难。照说蒲巴甲的颜值很能打,但是这一身大花骚紫怎么看都像是刚从青楼里出来的败家少爷。

集齐六个歪瓜裂枣就可以召唤神龙重耳。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5)

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年轻时便开始颠沛流离于各个诸侯国,一生多传奇。这个历史人物能够挖掘出无数精彩绝伦的故事,在《重耳传奇》却触及不到一二。

但最大的锅还是要砸在服化道上面。

不仅主角配角们的衣服争奇斗艳,连围观群众都穿得五颜六色。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6)

有些剧组表面上看起来是拍戏的,背地里其实是开染坊的。

看看这些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将士们,满屏塑料感。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7)

剧组在挑选服饰之前,对历史一无所知。

春秋时代主要流行皮甲,青铜甲与铁甲的普及是在战国时期,无论是哪一种甲胄,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都不会有繁复的镂空花纹,这些胡乱穿越的服饰,实在让人出戏。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8)

剧中姬重耳看似是中年时期便登上了皇位,事实上,姬重耳中年时期还在外逃亡,直到61岁才回晋,杀晋怀公而执政。武则天翻拍剧在登位时好歹做了年龄上的处理,这部剧则完全不考虑。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9)

大部分人因为服化道已早早弃剧,有些人还在坚持着追。或许唯一能支撑着他们信念的,便是演员们的表现了——虽说重耳造型捉急,但演技还是不错的。

希望00后不会认为这真的是重耳的一生。

二、魔改原著的《封神演义》

和《重耳传奇》一样,《封神演义》里的服化道也很想当然(好在还没有太离谱),电视剧参照了商周这个时代背景,既然以真实存在过的历史做背景,就不该为了视觉美观而随意加上现代人(影楼风)的审美。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10)

相比较而言,1990版《封神榜》因为条件限制,演员服饰非常简单,反而还暗合了那个朝代的特色。

但《封神演义》最大的诟病绝不是服化道,而是中了这个魔咒——“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封神演义》是原著小说的原名,若戏说、胡说,就不能挂着羊头卖狗肉,应起名为《戏说封神》、《封神外传》之类。这是对原著起码的尊重。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11)

他们胡说到了什么程度呢?

二郎神杨戬,在剧中成了二傻子杨戬,因为他二郎神名字的由来起源于“太二”。

妲己无论在哪一版的翻拍剧里,都是祸国殃民的妖妃,而在这部剧中,她倒是成了背负血海深仇,为一城百姓披荆斩棘的复仇女神。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12)

无论给主演王丽坤的眼皮上画多浓烈的眼影都和妲己不搭边,淡妆时仿佛在看“昭君出塞”,浓妆时,大概是昭君复仇。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13)

原著里的千年狐妖变成公狐狸的设定,我们可以接受,与妲己互诉衷肠,恩怨纠葛?男狐狸附身妲己迷惑纣王?这到底是什么鬼操作啊……

邓伦扮演狐妖奉献了从艺以来最差妆容,在线击破旭凤给观众带来的完美印象。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14)

颠覆认知的改编令人无法猜到剧情走向,因此这部剧依然收获了极高话题度,但剧集推到大半时,观众的笑容逐渐僵硬,依然还是那烂俗的套路:宫斗、三角恋。该有的神话内核只是走走过场。

罗晋从第1集哭到了50集,永远苦大仇深的脸,作为一个神话里骁勇善战的角色,这位二郎神只负责望着妹妹哭唧唧。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15)

二郎神、狐妖、纣王都爱上了妲己,合着是披着神话的外衣,拍了一部古装偶像剧。

唯一一个挑不出太多毛病的就是于和伟扮演的姜子牙,很多人也是冲着他才勉强追了下去。

除此之外,封神演义原著中的神仙体系在本剧里得不到足够铺展,难道各路仙班都不配在《封神演义》里拥有姓名?

三、悬浮剧《我的真朋友》

我以为随着观众审美的提高,编剧也会与时俱进。

比如很多年前酷炫了少男少女青春时光的《紫禁之巅》如今看来简直笑到掉头。这部剧不用等到几年后,现在就可以笑到掉头了。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16)

女主人公拿着微博的房产中介工资,跟买房的人争论教育理念。大有我可以不让公司挣钱,但一定要让你明白和孩子相处的重要性。这么为公司“着想”的好员工去哪儿找啊!

编剧是有多少年没上过班或者是和普通上班族接触过?

悬浮剧泛指一切不接地气,游离于普通人生活之外的电视剧。

怎么不合理就怎么来,这部剧全都安排上了。神话剧、古装剧尚且可以抛去“贴近生活”的标签,但职场剧却不行,因为它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17)

程真真这样的业务能力,卖不出房子还能得到领导的表扬,《我的真朋友》真的不缺傻子。

要说《我的真朋友》的阵容,确实是锦鲤附身,连杨超越都要拜服:

邓伦凭借《香蜜沉沉烬如霜》的旭凤一角长期霸占话题热榜,朱一龙先是《镇魂》开路,再凭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入围白玉兰奖,从不知名演员跃居准一线,就是今年的事情。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18)

更不用提,凭借《都挺好》再度爆红的老戏骨倪大红,也是入围了白玉兰奖的实力选手。

去年这部剧刚开拍的时候,只有女主角杨颖是热门。临到开播,剧中三个男人都借着其他剧火得一塌糊涂。它不锦鲤谁锦鲤。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19)

而现在,冲着两位男主追剧的小伙伴们也无奈的摊手:这剧情,实在咽不下去啊!男神对不住了。

连粉丝都咽不下去的剧,路人还会买单吗?

还真的会……

比如说,有些观众评论这部剧很贴近生活。

看到这里,我都迷惘了。负债6000元,身上仅剩2000元的情况下,吃几十块钱的便利火锅“艰难度日”叫做贴近生活?经历过艰难日子的人都懂得,要省钱可以有更多的办法。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20)

身为房产中介不以卖出房子为己任,拼命的点评客户的教育观念,在自身困窘的情况下为公司实力背锅,这些圣母人设实在是浮夸到让人怀疑人生——为什么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人?

配角诉求生活,主角猛灌鸡汤。

或许编剧的本意,是想要通过这些平凡事展现人生百态,体现小人物的职业精神

但是描绘出来的,却是一个个全身光环耀眼悬浮于百姓生活之外的主人公。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21)

这三部剧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

为什么我专门挑出这三部剧来写,因为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的弊病。

《重耳传奇》72集,评分2.8;《封神演义》65集,评分3.4,《我的真朋友》48集,评分4.8。

其实漏了一部《筑梦情缘》,此剧因为笔者才追了8集,不便发表过多评论。只能说前面几集的小演员表现太好,远远盖过了杨幂和霍建华的光芒。

《重耳传奇》的服饰传承了于正早期的审美观,花红柳绿,怎么艳俗怎么来。这部剧于2016年拍摄,其中道道就可以理解了。这是代表着一个时期的部分导演审美(不代表观众)。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22)

因有于正剧的爆火在前,很多港台导演便想遵循这个套路继续打造“收视神话”,谁知道一压再压,待到2019年播出,成熟的观众早已经厌倦了五毛特效和阿宝色、抠图、滤镜,尤其是这些艳俗服饰,与如今各大古装剧开始趋于冷色调和历史厚重感比较,更显得格格不入。

比如《琅琊榜》和《知否》的服化道就令人感官较舒适。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23)

《封神演义》的服化道和《重耳传奇》没太大区别。巧合的是,这部剧是2015年杀青,比《重耳传奇》还要早一年。更巧合的是,两部剧的主要导演都来自港台地区。

在很长一段时间,横店影视城几乎被港台导演带领的剧组占据,各种基于市场需求的粗制滥造的古装剧横空出世,有些幸运上星了,更多的连网播资格都没有。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24)

《重耳传奇》的导演赖水清,可算是个资深翻拍剧导演,在他手下有钟汉良版《天涯明月刀》、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钟汉良版《天龙八部》,2014版《鹿鼎记》……直到2017年《花谢花飞花满天》这部磨皮抠图五毛特效剧的出现,赖导的转折点就开始了。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25)

如果说前面那些翻拍剧的小成功是因为摸准了观众的脉络,那么在观众与时俱进的时候,赖导还停留在2016年之前的套路,又是压后几年才播出,这部《重耳传奇》遭遇降维打击,便是注定的结局。

以历史为依据,适当进行改编和艺术加工,是影视剧的特权。如《琅琊榜》就是参考南梁历史,构思出一部精彩绝伦的权谋剧。人物则全部采用虚构。

《重耳传奇》不仅参照了历史背景,而且几乎所有角色都采用了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来演绎一部大男主宫斗剧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26)

不尊重历史原型的服化道,和不尊重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都同样令人出戏。《重耳传奇》两样都占全。

《封神演义》着重体现在剧情逻辑崩坏,所以口碑扑街跟编剧的关系更大。编剧朱苏进此前作品有《康熙王朝》——与原著作者二月河合作编剧,但水准比之前的《雍正王朝》差了一丢丢。好在有原著作者加持,并未偏离太远。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27)

他还有《我的兄弟叫顺溜》、《让子弹飞》、《三国》、《铁血红安》等等,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

很明显朱苏进改编自己的作品(如《我的兄弟叫顺溜》)打造出来的电视剧相当有看头,而独自改编别人的作品尤其是这种神话剧,他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封神演义》原著所包含的人神世界的体量,可以演化出很多个版本。所以后来有过无数版翻拍,虽然品质参差不齐,却也基本遵循了神话体系的大格局。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28)

温碧霞版《封神榜》

总之原著想表达的,一定不会是妲己、杨戬、狐妖、纣王的情与爱。编剧退而求其次,将格局缩小,以爱情亲情折射这个神话世界,尔等确实没法猜到结局。

因为这夹杂了宫斗、狗血爱情的偶像剧,不仅颠覆了原著中的既定人设,还生生将最值得展现的神仙体系沦为了背景板。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29)

主题就已经如此不明晰,那些频频出现的穿越台词、智障逻辑,几乎可以当成段子来看了。

国产职场剧,近年来是拍一部毁一部。《我的真朋友》中,程真真这样的人设在现实职场上,不到一回合就会被打得落花流水。

如同《延禧攻略》中魏璎珞那样的婢女,深宫里哪来的机会让她如此放肆。

不真实,最让人出戏。

我们想要看到的职场剧,是应该有血有肉的。房产中介的内幕、小人物的故事、奋斗过程中的真实体验,起码能让我们通过这些细节,对这个行业产生敬畏和共情。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30)

(上图为高分职场剧《傲骨之战》,评分9.5,专业细节高度还原)

但我们的编剧闭门造车、全凭想象构建故事,用玛丽苏套路套到各种职业剧上面,只是换了个场景,换了个职业而已。

不懂这个行业,又不愿意花心思去请教内行。

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诸多以医疗事业为主题的职场剧上面

比如《产科男医生》、《青年医生》,各种医学常识上的错漏,令追剧的医学生们感到尴尬。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31)

(麻烦不要把白大褂当成风衣凹造型)

有20%左右的医生因为想学习医疗知识观看此类剧,但他们发现自己学过的常识被电视剧严重误导了。

医生知道分辨,普通人或许会奉为真理。错误的急救知识会误导多少没学过医的人,无法估算。诸如“刀伤后直接拔出刀”、“抱着骨折病人到处跑”、“拿着胸片说小腿骨折”这种笑到捶地的常识错误屡见不鲜。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32)

(这个浓度可以腌腊肉了,实际应为0.9%)

换回不太容易出现专业错漏的房产行业,编剧也没有真正把细节放到实处。

房产中介最重要的是什么?业务能力!

程真真的业务能力,在每一个做过房产业的职场人心里,那就是个该踢出队伍的拖油瓶。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33)

程真真

合着跟隐形富二代谈恋爱,就完全不用担心生计问题了。反正结局肯定是嫁给富二代,走上人生巅峰,现在和富二代在底层打拼只是体验生活而已。

真正在职场打拼过或者正在打拼的人,看到这样的剧情只会呵呵呵。说到底还是一部“爽”剧。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34)

终于可以坑妈一把了,好开心

有几个人能够在人生低谷时,收获两个高富帅的青睐,业务搞砸了赔50万可以轻轻松松跟母亲借钱,男朋友还会主动将这个钱揽过去——这种事情,只会在偶像剧出现。

编剧把职场想得太简单轻松了,若房产中介都学着程真真这样卖房子,相信我,一天就被炒鱿鱼。所以有个沙雕上司的配合也很有必要(真不知道她怎么坐上这个位置的)。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35)

《我的真朋友》店长

《筑梦情缘》倒是用新的剧名明明白白告诉大家,我就是一部偶像剧。

当然了,建筑技术方面的细节也被很多观众指出有错漏。既然官方宣传是挂着职场的牌子,还是注重一些细节为好。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36)

原名为《巨匠》的《筑梦情缘》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什么时候把内行人的门道也摸清了,职场剧才算合格。

观众懂得自己想要看到的是什么剧。从《大江大河》、《知否》、《都挺好》,到正在热播的《破冰行动》,每一部都以真实的数据登顶收视率第一,这几部剧最好的地方就是逻辑严谨,细节考究。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37)

郭京飞奉献了最精彩演技

值得一提的是,《破冰行动》也走向了烂尾的结局,其关键点在于陈珂这条线安排得极其不合理,收尾也显得很仓促。但是总体来说,因为细节到位,依然不影响观众追剧的热情。

那些烂到没法看的国产剧(它们几乎承包了国产剧所有弊病)(38)

《破冰行动》陈珂

我们会因为总体上的满意,而忽略不好的一点瑕疵,所以观众还是比较大度的。至于你拿一部尽是毛病的剧出来,让我挑出优点来证明他们很努力,那就对不起,观众已经没有那么好忽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