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早播有利于延长营养生长期增加养分积累,但是早播的同时还要面临很多的不利因素那么如何把握花生的最佳播种时间?花生什么时间播种好呢?如何种植花生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花生种完种什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花生种完种什么(花生什么时候种最好)

花生种完种什么

花生早播有利于延长营养生长期增加养分积累,但是早播的同时还要面临很多的不利因素。那么如何把握花生的最佳播种时间?花生什么时间播种好呢?如何种植花生呢?

播种花生的最佳时间

1.春播露地栽培的播种期

北方大花生春播露地栽培连续5天5cm处的平均地温≥15℃为适宜播种期,辽、京、冀、鲁、豫、苏北和皖北的播种适期为4月中旬~5月上旬(“谷雨”至“立夏”)。长江中下游北部平原,如鄂东低平丘陵区,春花生在4月上旬播种;江汉平原4月中旬播种,苏、皖春花生4月下旬播种。长江中游南部丘陵区和赣北、四川盆地春花生播种期以3月下旬~4月上旬(“春分”至“清明”)为宜。云贵高原花生区、滇南春花生区3月下旬―4月下旬播种;元江流域及新平等地,播种期以4月下旬―5月中旬为宜。西北内陆花生区、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4月下旬~5月上旬(“立夏”)播种为宜,东北早熟花生区的辽北、吉林、黑龙江东南部春花生5月上中旬(“立夏”至“小满”)播种为宜。

2.春播地膜覆盖栽培的播种期

由于地膜的增温保温作用,同期5cm处的平均地温比露栽高2.5℃。因此,播前连续5天5cm处的平均地温达到12.5℃时,即为覆膜花生播种适期。如河南、河北、山东和陕西的中南部覆膜花生适期播种的范围一般集中在4月10~25日;陕西北部、河北北部和辽宁省多集中在4月20~30日,最偏北地区多在5月5日前后;四川的川北为3月20~30日,黄淮、长江中游地区以以3月下旬~4月初为宜;广西的桂南多集中在2月20~30日。

3.夏花生播种期

京、冀、鲁、豫、苏北和皖北麦套夏直播花生的播种期以5月中旬~6月中旬为宜;汉江平原在4月中旬;苏、皖麦套花生在5月上旬;四川麦套花生以4月上中旬(“清明”至“谷雨”)为宜;滇中和滇西夏花生区,播种期在5月上中旬,滇西南夏花生间作区以及金沙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

随着麦田的扩展,春花生逐渐减少,近几年麦套花生受到重视。麦套花生,套种期应视小麦的生长情况而定,以尽量在争取花生生育期的同时,减少小麦对花生幼苗遮阳的影响。据日本研究,麦收时麦行间的光照为自然光照的60%,麦套花生可与春播同时进行,为40%时可在麦收前40天进行套种,如仅为25%,则可以在麦收前20天套种。山东农业大学与临沂市农业科学院研究证明,在350kg/亩以上的小麦高产田,亩穗数在30万左右,麦行底部的光照不及自然光的10%,麦收前20天套种产量高。麦收后待5天左右,使花生苗适应露地环境,受光充分,苗较健壮时再中耕灭茬,在麦收后当天灭茬反而增产。

花生的种植方法

1、播种方法。花生的播种方法按照栽培方式露地播种和薄膜覆盖播种。按作业方式分为人工点播和机械播种。

2、播种密度。要掌握合理密植的原则。花生的种植密度决定于植株高度、结实范围和叶面积大小。花生适宜的种植密度依据气候特点、土壤肥力、选用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定

3、播种深度。一般花生的播种以5厘米左右为宜。要掌握“干不种深,湿不种浅”和土质粘的要浅,沙土地或沙性大的地块要深的原则。露地栽培最深不能超过7厘米,最浅的不能浅于3厘米。

4、播后镇压。播后镇压是花生抗旱播种确保全苗的一条成功经验。镇压后,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而且可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使土壤下层水分上升,防止种子落干,便于种子萌发出苗。

花生管理技术

(1)施足底肥:春播花生田应施足底肥,具体施用标准为每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钾肥10~15公斤,并辅以铁、钙、硼等其它微量元素肥料。

(2)精细整地:整地后达到地面平整无坷拉,旱能浇,涝能排。地膜覆盖花生田要起垄,做到垄直、垄平,垄宽均匀。

(3)种子处理:花生播种前用种子重量的0.3~0.5%多菌灵和种子重量的0.2~0.3%辛硫磷拌种,防治花生苗期病虫害。

(4)播种春花生:春播地膜覆盖花生播种前应先选购地膜,地膜以厚度0.004~0.015毫米,宽度80~90厘米的聚乙烯地膜为宜。4月10日~20日播种春播地膜覆盖花生;4月20日~30日播种春播露地花生。播种密度为每亩8000~9000穴,每穴2粒种子。

(5)播种后盖膜前或播种后喷施芽前化学除草剂,进行杂草防治。每亩喷施50%乙草胺或72%都尔100~150毫升。

(6)查田护膜:地膜覆盖花生播种盖膜后,应经常到田间检查,发现地膜覆盖不严或被风揭起或破损,及时盖严压实。

(7)开膜放苗:花生顶土出苗后,应及时开膜防苗,防止灼伤花生幼苗。

(8)查苗补种:花生出苗后,及时到田间查苗,对缺苗多的田块,应及时采取催芽的方法进行补种。

掌握了花生的种植方法和最佳种植时间,不但可以防止花生因播种问题产生的问题,同时还能有效的增加花生产量。花生出苗后的管理可以采用“福达花三多”套餐是管理,在关键的三个生长阶段合理用药。播种时还要提醒大家近期由于天气变化无常,大家在播种时一定要根据气候酌情处理。

由于传统的种植习惯和落后的种管技术导致了花生的产量较低,品质较差,收入效益不高。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土壤

适宜于疏松的沙土或土质偏沙的田块种植。

二:施肥

(一)基肥为主,亩用金威特24——6——10或25——6——9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金威持18——18——18,17——17——17每亩50公斤;或金威特25——10——16每亩50公斤,磷铵10公斤。

(二)深施,基肥施到种下8——10Cm。

三:种子选择

播种前充分暴晒2——3天,晒后剥壳,能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生理活动,增加吸水能力,提高发芽力。

选粒大,饱满、大小一致、表皮鲜亮的籽粒。不可大、小混合播种,以免行成大,小芽共生,以大欺小,苗数减产。

  四、合理密植

每亩9000——10000穴,即18000——20000株,每穴2株,行距X株距=15x25Cm为宜,

  五、拌种处理

常用药:高巧或苗势,或中国红拌种。

注意事项:1、拌种后不可堆闷,不可暴晒,应摊开晾干。2、拌种后尽快播种,不可放置时间过长,以免降低杀虫效果。

  六、杂草防治

1、花生田苗前封闭除草剂:40%扑,乙,除草的第一高峰期是播后10——15天,出草量占总草量的50%以上。

2、第二个高峰较小,在播后35——50天,可选10%精奎禾灵乳油。

  七、病虫防治,选花生三遍药

1、苗期:第一遍(花生出苗至开花前)

防治花生死苗,烂根,根腐病,茎腐病;促进根系发达,增加毛细侧根和根瘤菌数量,提高花生抗病性。

2、下针期:第二遍(盛花期后,大部分花已落了,果实长至鸡嘴型状时)。

防治锈病,叶斑病;合理控旺;补充钼,硼,铁,镁,锌等综合元素,使用后花生下针快,扎针多,同时提高结荚率,减少后期秕子数量,避免形成有壳无仁的空心果。

3、膨果期:第三遍(收获前20——25天)

防早衰,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植株健壮,分枝增多,促进花生成熟,结果多,籽粒满,大幅度增加产量。

只要按要求使用,喷施三遍,每亩可增产150——320斤。

4、虫害:花生虫害有红蜘蛛、蚜虫。可用比虫啉,乐果、多硫化钡粉剂防治。

  八、田间管理

1、补苗,间苗:在出苗初期观|察出苗情况,对出苗不齐、明显缺苗的田块要及时进行补苗,补苗可采用催芽坐水种的方法。

2、花生是喜旱作物,苗期和花期如遇天干可适当浇水,下针后要保持干燥,后期干旱更有利于花生生长,利于产量提高。

花生想高产,做好这七点:

一、花生剪枝

大家都是知道果树剪枝可以促发新侧枝,同样花生也可以剪枝增产哦。花生剪枝可以减少无效枝的养分消耗,把更多的营养供给分枝和荚果,促使多分枝、多结果、促进籽粒饱满个大,增加产量。

操作方法:在花生花苞出现时,剪除花生苗株上的病弱枝和无花枝,苗株高、旺的每窝留4枝,苗株矮、弱的每窝留3枝。

二、踩秧盖针

花生开花期会形成大量的花针,花针入土会形成荚果,入土花针数量越多,后期花生结果量就越大,但大约有50%左右的花针不能入土。可以采用踩秧或者覆土的方式提高花针入土率,使每穴花生多结3-5个果。

操作方法:在花生生长旺期的晴日下午4点后,把花生秧苗踩到贴地或者在花生开花期落针时,可以用细土从苗株上方均匀撒细土进行覆盖花针,都能够以让更多的花针入土形成荚果,达到增加果荚、增产产量的效果。

三、花生补钙磷

钙磷营养充足的花生,在果壳形成和籽粒饱满度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而钙磷不足的花生就会出现叶芽干枯、结荚少、空荚多、籽粒干瘪等问题。

操作方法:可以在花生落针2-3周时或者在果实结果期,每亩施入10-15公斤的石膏粉或者过磷酸钙,也可以叶面喷施2%的过磷酸钙溶液。

四、花生打顶

植物普遍存在顶端优势,而花生的顶端优势特别强。花生打顶能够调节株体营养分配,既能起到矮化苗株、增强枝秆、增多分枝和开花数目的作用,又能提高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有机物质形成,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操作方法:可以在花生盛花期后的10-15天,摘除或者割掉苗株的主茎、保留1、2对侧枝。

五、花生补钼硼

花生生育期的微量元素需求很多,不但需要中微量的钙、磷,而且补充适量的钼、硼元素,也能起到10-15%的增产。

操作方法:可以在花生初花期和生长期,分别喷施0.2%的硼砂和0.15%的钼酸铵,每亩水溶液用量50公斤,混合0.2-0.3%的磷酸二氢钾使用,增产效果更佳。

六、花生喷多效唑

多效唑用促长和控长两个作用,低度促长、高度控长。花生喷施适量浓度的多效唑,能够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机能,同时可以减少叶片蒸腾,促进根系发育健壮,提高吸收养分功能,起到增强抗旱性、预防倒伏、提高荚果饱实率的作用。

操作方法:可以分别在幼苗期5-6叶时和盛花时,喷施300倍的15%多效唑水溶液50公斤。

七、巧防叶斑病

种过花生的人都知道,一旦发生叶斑病会出现大量的落叶,使苗株光合作用减弱,有机物质生成大幅减少,造成后期果荚小、籽粒小且不饱满,能降低10-20%的产量。

操作方法:可以在花生中后期,按照每亩800-1000倍80%多菌灵或者1000倍75%托布津,兑水80公斤喷施,对于防治花生叶斑病有十分好的效。

花生的后期管理应注意以下要点:

1、根外追肥防早衰

夏播花生重施盛花肥。在进入结荚期时,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达到了最旺盛的时候,茎叶生长特别快,也特别需要营养,所以在结荚期到来之前的盛花期应重施盛花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花期注意叶面喷施微量元素,保花增果,延长叶片功能期。一般从开花后40天左右,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2%~3%过磷酸钙和1%~2%尿素混合水溶液50公斤,或0.2%~0.3%磷酸二氢钾和1%~2%尿素混合水溶液50公斤,共喷施2~3次。

2、旱浇涝排

遇旱浇水,在结荚期及荚果成熟期若遇旱,应立即浇水,以保证花生正常的生长发育,确保高产稳产。在开花下针期如遇阴雨和田间排水不良,容易引起徒长,土壤通气不良,影响根系和荚果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对排水不良的易涝地,应及时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3、适时化控

在花生盛花期后,每亩用15%多效唑30~35克或助壮素水剂10~15毫升,加水45千克进行喷雾。化调时应注意对有旺长趋势、种植密度较大、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阴雨天气较多的要重调,反之则轻调。配药时要搅拌均匀,随配随喷,雾化效果要好,以防局部喷洒浓度过高,产生药害而影响产量。

4、防治病虫

这期间病害主要有叶斑病。开花后30天开始用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进行预防,复方多菌灵200~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治棉铃虫可在发生初期用浓度为1克/升的灭多威或50%辛硫磷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每亩用20~25克进行防治;红蜘蛛可用2%阿维菌素5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花生蛴螬、金针虫可用辛硫磷灌根进行防治。

5、适时收获

花生适时收获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能提高品质。花生成熟的标志是地上植株上部有几片绿叶、中部叶片变黄、下部叶片脱落。地下单株饱果指数达70%~90%时为适时收获期。从外观看,果壳外皮发青而硬化,网络纹理清晰,果壳内海绵体呈黑褐色,种皮色泽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