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9分,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向中国投降。投降仪式,在原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

贵阳人曾鸿图,作为当时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秘书,参加了这次受降仪式,见证半个多世纪以来,受尽日本侵略者侮辱和摧残的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后取得的胜利。

受降仪式上,面对日本投降书的中文版本,冈村宁次低头签名,完全丧失在中国大地作恶多年的骄横跋扈。

望着这个侵略中国的元凶在日本投降书上乖乖签字,老实地向中方交出他的随身佩刀,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曾鸿图投以轻蔑的目光。因为这份中文版最初的降书,是曾鸿图和秘书团队代表政府草拟,日本侵略军投降后,降书载入史册。

曾鸿图何许人也?传奇经历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

历经一年,记者蚕茧抽丝般拨开尘封的历史,在贵阳循迹,走访寥寥无几的知情者;沿着互联网络,查阅美国、台湾方面的线索。尽管资料稀缺,不过,上百段碎片化的语言,逐渐让一个世纪老人的人生旅痕由模糊而慢慢清晰起来。

A.


美国社区报,引出尘封往事

2002年5月30日,美国《圣路易时报》刊载了一名华人过95岁寿诞的报道。

报道说,华人名叫曾鸿图,字景苍,贵州贵阳人,居住在密苏里州圣路易城。

1945年日本投降真实影像(亲历日本投降的贵阳人)(1)

2004年,刊载曾鸿图去世的美国《圣路易时报》

短短篇幅的报道,引起另一名因探亲旅居在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的贵阳人的关注。这名贵阳人叫傅金声,在云岩区政协工作。

  

长期从事文史工作的傅金声,早就对曾鸿图耳熟能详:曾鸿图,1945年在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时,他代表中国政府起草了一份接受日本投降的受降书。

  

★寿诞报道:透出重要信息

讲述人:傅金声,86岁,曾在云岩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工作

2002年5月30日,在哥伦比亚是一个阳光充沛的日子。当天是周四,也是《圣路易时报》出版的时间。在当地,《圣路易时报》是唯一一份专属圣路易华人、精致温馨的免费中英文社区报纸。

创刊于1990年的《圣路易时报》是了解圣路易城的亚洲人社区的渠道。同时,这份社区报也有一个重要特点:凡是华人生日或是去世,都会刊载相关信息,让大家了解此人的生平事迹。

  

在女儿家,我翻开报纸,顿时被一则报道吸引:两天前的5月28日,是居住在圣路易城的老人曾鸿图先生95岁的寿辰。一个念头在我心中升起:此曾鸿图莫非是贵阳的曾鸿图?

我细读下去,报道简要叙述——曾鸿图先生在1945年日本投降时,他代表中国政府起草了一份接受日本投降的受降书。

  

报道中所述的曾鸿图,正是贵阳人曾鸿图!

  

异国他乡,读到这段文字,不由让人荡气回肠,虽然远隔万里重洋,却瞬间让人回到“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的抗战岁月。这段岁月,大约有80万黔籍军人先后奔赴抗日前线,在正面战场与残暴的日军拼死血战。

  

因为长期在云岩区政协从事文史工作,所以我对曾鸿图先生的经历略知一二:曾鸿图出生在贵阳,自幼爱学习,在小学7年、中学4年的时间里,他各学期的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名,只有一个学期得了第二名,而且分数仅比得第一名的同学少一分。那次获得第二名的原因,是因为他生病了,缺课多的缘故。

  

曾鸿图凭自己的努力进入国民政府,担任军政部长何应钦的秘书。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国民政府接管南京的时候,曾鸿图奉命起草中国国民政府接受日方投降的受降书。

  

傅金声的讲述,为我们描绘出曾鸿图及其家世的大致轮廓。为了弄明白历史的细节,几经辗转,记者找到贵州曾子文化研究会学者曾明林,从曾氏家谱记载中,还原了曾鸿图一家上世纪初在贵阳的生活状况。

  

★★堰塘街:曾家的生活轨迹

讲述人:曾明林,54岁,贵州姓氏文化专家组成员

1945年日本投降真实影像(亲历日本投降的贵阳人)(2)

曾明林

曾鸿图的老家,是距离成都市50公里的金堂县,他的爷爷在清朝咸丰年间到贵阳,做贵州巡抚曾璧光的幕僚,把曾家这一脉带到贵阳,定居在堰塘街。

曾鸿图的父亲叫曾咏雩,1914年在堰塘街开了一个中药房,名叫寿康药房,专门从昆明请来云南有名的中医何献奇坐诊药房把脉看病。药房常常会来一些经济拮据的病人,买不起药,曾咏雩免费送药给他们,全当行善积德。到了1916年,寿康药房资金出现问题,经营难以为继,曾咏雩就把药房关了。

曾咏雩不仅国学功底深厚,还写得一手好字,适逢贵州高等法院书记处需要人手,曾咏雩成为首选人选,不到两年,他就担任书记官长,相当于现在秘书长的职务。后来,曾咏雩还在贵阳要害部门的宪兵司令部担任秘书,直到1940年去世。据称,后来贵阳著名的书法家张星槎在启蒙开笔之年,就师从过曾咏雩。

曾鸿图的母亲叫陆咏莲,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女子,擅长诗词歌赋,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精于刺绣女红。1916年,见到丈夫一个人养家太累,她便到贵阳达德小学女校部做教员,教授刺绣等。

家学渊源,从小影响着曾鸿图。

B.


89岁:寓居作文寄乡愁

曾鸿图,1907年生于贵阳,1921年在贵阳达德小学毕业,后考入南明中学十九期读书。

南明中学,即今天的贵阳一中。

1996年,适逢贵阳一中建校90周年,学校编辑一本反映该校90年来风貌变化的图书《沃土》,远在大洋彼岸的曾鸿图,时年89岁,受邀写下《回忆南明》一文,记录自己在贵阳求学的经历。

1945年日本投降真实影像(亲历日本投降的贵阳人)(3)

1921年,曾鸿图(右二)与南明中学的同学在贵阳合影

  

★中学时代,喜好数学

讲述人:濮振远,75岁,曾任贵阳市人大副主任,1996年主编《沃土》一书

1945年日本投降真实影像(亲历日本投降的贵阳人)(4)

曾鸿图在《回忆南明》一文中,文字细腻,声情并茂,把读者一下就引入他的学生时代,这篇千字文,其实就是他的乡愁。

  

曾鸿图在文章中写道:


我在南明中学毕业时,是1925年冬季。这和现在秋季入学计算学年的方式不一样,当时学校多系春季开始入学。

  

南明中学在贵阳次南门外南明河岸。我们由贵阳城内到学校,要走出次南门,乘渡船过河。渡船是学校的,在两岸各有大木桩一根,连以粗铁绳。船的边上有根木柱,分在船的两端,木柱上各有铁环一个。平常水位时,铁绳穿过两个铁环,船夫用手拉铁绳使船移动往来两岸,每次也需要好几分钟。河水稍涨不能拉渡时,船夫就得用撑竿将船略撑到上游,然后斜撑到对岸码头。河水大涨时,渡船不能使用。我们就得走到上游的‘新桥’过桥进入学校,下雨时倍觉辛苦。如今建有桥梁,人们可能就想不到当年的不便了。

  

与南明中学同时,贵阳还有模范中学、达德中学、女子师范、正谊学校等。我在南明中学毕业后的第二年,南明中学改为省立二中,模范中学改为省立一中,何时原来的南明中学又改为现在的一中,我不知道。

南明学校之歌我至今还能记忆,特录呈以备参考。这个校歌是何人作谱何人作词何时所作,我不知道,但我们十九期毕业时是唱的这首校歌。当时学校制服是白包,前襟有两行铜扣。

  

我在学校时,校长似乎是一位刘先生。我已记不清楚。但三四年级时有几位教师我还记得。代数教师杨楚生,湖南人,武昌师大毕业。英文教师李廉芳,湖北人,武昌师大毕业。几何教师钱潭澄,东北人,大概是东北一个大学毕业。我因对数学较有兴趣,故和数理教师比较接近。


★学校考试,常年第一

  

曾鸿图回忆起在达德小学的上学经历,也是一番亲切的文字:


我还在达德小学时,南明中学校舍落成(约在1919年前后),达德小学师生前往庆祝,并特编庆祝歌一首,我也还记得,一并录附。

  

我在达德小学七年,每学期考试均名列第一,入南明中学后,以为同学来自各县各校,竞争必烈,没有想到第一学期期终考试榜发时,我仍名列第一。这给我极大的鼓励。在校四年,兢兢业业不敢稍懈,除一个学期因病假扣分名列第二外,其余各学期及毕业考试均名列第一。

  

至今年将九十(1996年,记者注),对达德小学记忆怀念犹深。我考第二名的那一个学期,第一名是郑嘉益,玉屏人,写得一手好字,也是和我最要好的同学。可惜此君青年早逝。其余同班同学姓名尚能记得者有涂德新(年龄最长、同学戏呼之为老匹夫)、李素廉,另一贺君忘其名字,同学戏呼之为贺二八。不知这些同学尚健在否?


★★“不亦”为题,文短意深

  

曾鸿图在上达德小学的时候,就表现出不同于凡人的志向。

记者遍查资料,在一份标识为“丁巳年七月初二日”(即1917年8月19日),达德小学出版的校园刊物《达德周刊》的“文苑”上,读到一篇曾鸿图写下的短文《不亦》,文如下:


人生于世,皆当有职业。职业甚多,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商,或为贾,或为兵。就其人之本能而为之。若一事不为,则为游民,不亦耻乎。


“不亦”二字出自《礼记·檀弓下》:“武子曰:‘不亦善乎?’”不亦,常用于表肯定意思的反问句,句末多有“乎”字,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记者目睹,《达德周刊》专门标注,作此文时的曾鸿图,系“初等四级学生”。用现在的标准衡量,曾鸿图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1917年他正好10岁。在中国古语中,10岁叫做“幼学之年”。正是在别人看来少不更事的年龄,曾鸿图却以“不亦”为题,则是表达自己鸿鹄之志。

1945年日本投降真实影像(亲历日本投降的贵阳人)(5)

《达德周刊》

大十字一侧的达德小学,在我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曾鸿图和同学们在这里受到的教育,对日后的事业成就起到重要作用。就在刊发曾鸿图《不亦》文章的《达德周刊》版面上,刊登了一篇署名“高等小学三年级 王孝乾”所作的文章《蔡松坡先生赞》。蔡锷,字松坡,该文是对蔡锷声讨袁世凯,对护国战争中英雄辈出的赞美。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田坚 李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