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敬畏明底线心得体会(底线观后感知底线)(1)

学习知敬畏明底线心得体会(底线观后感知底线)(2)

首部全景展现我国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法治题材电视剧《底线》已收官,大家都追剧了吗?真实、接地气的剧情,引起了蒲城法院干警们的强烈共鸣,现在让我们一起听听法院人的看剧感想吧!

《底线》观后感

立案庭庭长

田建魁

学习知敬畏明底线心得体会(底线观后感知底线)(3)

互联网科技加持下的诉讼服务

因疫情国庆休假期间没能外出,有了大把的时间静静地居家看《底线》。从第一集开始,剧情就紧紧地吸引了我。吸引我的,不单是曾一个个引起全社会轰动的案件,我作为诉服战线上的一员,更加关注的是剧中人民法院的诉服工作。

方远是星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的庭长,被人戏称“方婶”“方姐”“方大妈”,他整天面对的都是些婆婆妈妈的琐碎工作,也反映了诉服工作的特点。在他的感召下,不接地气的叶芯热爱上了诉服调解工作,放弃了去其他庭室的打算;法助王秀芳更是调解工作的行家里手,了解当地的社情民意,给调解工作增加了些许色彩;方远的徒弟周亦安虽调入民庭工作,但延续其调解工作的优势,在工作中剥丝抽茧,细致入微,化解了一个个看似无法调解的棘手案件。

从2019年开始。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开展“两个一站式”建设,全面提升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水平。“两个一站式”建设的宗旨是一站式诉讼服务和一站式多元解纷。我于2019年年末到立案庭工作,有幸参与了诉讼服务平台的全面建成过程,深感几年来人民法院在诉讼服务工作方面的巨大进步。2020年参加诉讼服务质效评估体系2.0版本培训时,省高院立案庭的高庭长讲,人民法院的诉服工作将来要像银行、铁路、航空系统一样方便好用。当时还感觉不可能,传统的诉讼工作不就是面对面、脸对脸么!但现在在人民法院,网上立案,垮域立案,网上交费、网上递交证据、提请各种申请事项、申请阅卷……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

在调解工作中,科技加持更是大有作为。剧中第二十集知识产权庭女法官唐薇与丈夫陈涛离婚一案在诉服中心调解,陈涛远在大洋彼岸,但调解工作照样进行,让人民群众见识了什么是在线调解,什么是智慧法院。符祥与吴华一案,吴华的代理律师抱怨要去广东某法院立案,周亦安给其支招,可以跨域立案啊,该律师感叹太方便啦!

人民法院、人民法官是正义的守护神,人民群众追求的不仅仅是公正的结果,更希望以最好的方式,更高的效率实现自身的正当权益。当前人民法院诉服质效评估3.0版本已上线运营,在这个版本下,诉服工作更加完善,能给群众提供的服务更加全面。我深感自己做为诉服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又是一名新手是多么幸运,赶上了时代的浪潮,又深深感到诉服工作任重而道远,且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底线》观后感

执行局副局长

王军洲

学习知敬畏明底线心得体会(底线观后感知底线)(4)

守底线 践初心 向未来

一个人失去了梦想,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只有弄清楚一开始要去哪里,才能最终走到哪里。国庆长假,做了一回追剧人。新上映的电视剧《底线》既使我感受到了法官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又让我坚定了如何坚守职责与使命的初心。

《底线》以方远、周亦安等一线法官日常办案与生活为切入点,聚焦“星城法院”,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再现了新时期人民法官的真实状态。让社会知晓法官办理案件的流程和方式,让观众了解法官工作的苦辣与酸甜。法律有尺度,法官要在尺度内为老百姓把事情做好。但法官也有温度,他们会在合适的时间,用合理的方式,为当事人做力所能及的事。这一切,无不源于初心不改。

剧中方远办理的“醉酒死亡案”,做房产销售的孟伟,在第一单生意做成之后,邀请朋友喝酒,醉酒后失足坠楼。老年丧子,孟伟母亲伤痛之余,起诉跟孟伟一起喝酒的同事,未尽酒后照顾义务,请求赔偿 80 万元。就案办案,判决不是很难,但矛盾和纠纷将始终无法化解。方远法官不停地走访取证,不停地释法明理,最终促使当事人选择了善的一面,柳暗花明又一村。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案结事了。正是源于对公平和正义的坚守,人民法官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最大限度去化解矛盾,解决纠纷,而不是机械办案。

周亦安办理的“癌症母亲案”,剧中秦玲结婚的单元房是父母买的,丈夫乌刚在欠下巨额债务后,杳无音信,乌刚的父母也对秦玲隐瞒了儿子的信息。得知秦玲身患癌症后,乌刚父母一心想替儿子霸占秦玲的房产。办理这个案子时,周亦安遇到了自己人生最大的难题和挫折,案子当事人不停投诉,母亲急需生活上的照顾,内心纠结是否要辞职。秦玲这个案子,为了和时间赛跑,周亦安法官分秒必争,在法律之内尽力为秦玲争取权益,在法律之外尽自己所能去安慰当事人。这个案子,秦玲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遭遇婚姻的挫折,人性的贪欲,但她始终坚持抗争,亦让周亦安心怀敬佩,促使他最终说服自己,选择留下,也成就了自己更好的未来。

作为一名执行岗位上的法官,更应该坚守初心和使命,最大限度的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走的更顺利一些,用自己的努力和辛苦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

《底线》观后感

民三庭员额法官

王珊珊

学习知敬畏明底线心得体会(底线观后感知底线)(5)

《底线》:一部不那么“高冷”的法治电视剧

有朋友说最近有部剧挺好看,演的就是你们法院!我竟然被“反向安利”了《底线》这部爆款剧。也有朋友好奇的问我:“唉,大山,你是不是里面喊全体起立那个?”,我半开玩笑:“对,以前是,现在我是里面敲锤锤那个”。

是的,对标成毅饰演的周亦安,我们就是这样历经多年锻炼和考验,甫入员额的法官。法院工作这些年,正如剧中所呈现的那样,所见、所闻、所感、所经历,细碎繁杂,真实厚重,虽然当事人形形色色,案件各具争点,但总是万家烟火,人间百态,接地气的不成样子。

因为真实,所以落地。有一条很火的剧评:“简直就像在看自己上班时的监控录像!”,剧情让现实中的法官们强烈共鸣,共情值简直拉满,从周遭的追剧热情来看,非法院的群众们也追的很“上头”,就连方远拿的保温杯都挺火。

最难得的是,它以真实打底,用大案套小案、多案并叙的故事脉络,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典型的裁判,以点带面从宏观的视角勾勒和描绘出新时代司法画卷,同时也着眼微观,刻画和塑造了身处社会矛盾出风口中,兼具烟火气与使命感的法官群像,工作与生活交织,真实、立体,有血有肉,这是普通又不普通的一群人。

作为肩负着司法职责的法官,他们用一个个“本院认为”发挥着司法的裁判和指引功能,于个案中彰显公平正义,界定“可为”与“不可为”,也以司法裁判引领社会风尚,凝聚法治能量,弘扬法治精神,捍卫着心中的底线和追求。

但卸下法官的“光环”和滤镜,他们也有“被催婚”,有让人头疼的孩子教育问题,有夫妻间的分歧争执,也是人群中最普通而又平凡的人。

而剧中的案件和角色,相比于现实,只是一种缩影和不完全呈现。电视剧总有剧终,但司法道路永无终点,一代又代的法官们将永远在路上。

蒲城法院新媒体团队

学习知敬畏明底线心得体会(底线观后感知底线)(6)

【党的二十大】蒲城法院组织干警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强化作风建设 激发担当作为——蒲城法院召开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推进会

【我为群众办实事】葡萄园中促调解 司法为民有温度

蒲城法院“疫”无反顾 守牢疫情防线

党的二十大丨感悟盛会 与党同行(三)

党的二十大丨感悟盛会 与党同行(二)

学习知敬畏明底线心得体会(底线观后感知底线)(7)

学习知敬畏明底线心得体会(底线观后感知底线)(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