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对于各个君主来说,都是为了一统天下的,从最初的诸侯争霸,到最后的三分天下,最后只剩下了刘备、曹操、孙权3个人了,曹操这个人能力强,缺点是多疑,孙权这个人善管理,缺点是遇事容易犹豫不决,最后就是刘备了,口口声声喊着仁义,但是做的事情却是残忍。

刘备一直以来标榜的自己是皇叔的身份,喊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但是做的事情却是背道而驰,这一切都在攻破涪城后,被庞统看在了眼里,由此揭示了刘备虚伪的一面。

还有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在京戏中的曹刘孙只有刘备不是白脸,大家可以大胆猜猜这是为什么了。

为什么刘备两次误认为是诸葛亮(庞统一战就看清了)(1)

刘备

时至今日,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刘备的形象肯定还是停留在《三国演义》中,仁义忠厚,礼贤下士,除了哭其余好像什么都不会了。

鲁迅先生就曾“讽刺”道:

“(《三国演义》)想要显露刘备的厚重与伪!”

这个评论可谓是一针见血了,罗贯中就是这点不好了,为了突出尊刘,就一个劲儿“夸”,但是不知道一个词教过犹不及吗?夸得太过分了,就很容易“假”。

匡扶汉室口号太“假”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即位称帝了,但他做皇上的理由是很牵强的,据《三国志》记载:

或传闻汉帝见害。

就是说听说汉献帝被杀了,基于这样一种传闻,刘备甚至没有调查,便立即给汉献帝发丧,并追谥。做戏做全套,只有这样蜀中人才会相信。

但汉献帝其实根本并没有死,他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在位时间比刘备年长,和诸葛亮同样的年龄死的…

为什么刘备两次误认为是诸葛亮(庞统一战就看清了)(2)

汉献帝

刘备满口都喊着“匡扶汉室”,但是在汉献帝被赶下帝位后,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接到自己的地盘来,而是说他死了,汉室不能忘,所以自己承继汉朝。这个的确可以说有点“伪”!

刘璋相邀,刘备却醉翁之意不在酒

事实上,对于刘备的“伪”,庞统早已见怪不怪!这一切是发生在攻取西川的路上。

当时在占据荆州一部分后,刘备把目标放到了益州,所以带上了庞统,把诸葛亮留在了荆州,准备拿下益州扩大势力范围。

为什么刘备两次误认为是诸葛亮(庞统一战就看清了)(3)

汉献帝

应刘璋的邀请,刘备一行人来到川中,从记载来看,刘璋确实是把刘备当成了亲人,首先是派出法正率4000人的队伍,并带上礼物去见刘备,随后自己亲自到涪城来迎接刘备,并为他增兵,还让他统率白水关的军队。

按理说刘璋如此善待刘备,刘备应该感激涕零才对,但刘备在心里打起了“小久久”,刘璋哪知道刘备的目标并不是张鲁,而是他刘璋,也就是益州。这可是“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为什么刘备两次误认为是诸葛亮(庞统一战就看清了)(4)

笑面虎

所以刘备到了葭萌关后,也不着急去打张鲁,而是到处收买人心。看着刘备这么久没动静,刘璋就很紧张了,再加上黄权等人的劝谏,刘璋也对刘备有了防备。

正当这时候,曹操忽然发兵攻打孙权,孙权急忙招呼刘备赶紧回荆州来,共同抵抗曹操。刘备借坡下驴对刘璋说,荆州是我的根据地,不能有失去,我必须回去,张鲁不足为虑,你不用担心,你再给我点兵马和粮食,我回去收拾了曹操后再来帮你。

刘璋也不傻,你就来旅游了一趟,啥也没干,就要我给你这么多粮食兵马,想得美。

刘备知道后大怒,将刘璋的回信撕了大骂:我们帮刘璋对付强敌,他倒好,却不肯支援我们粮草兵马!

为什么刘备两次误认为是诸葛亮(庞统一战就看清了)(5)

假仁假义

实际上,刘备这是在演戏,《三国志》说得很明白:“备因激怒众曰”。就是说刘备是借机激怒手下的士兵,是提升士兵的士气,站在了道德至高点,以后出兵就有理由了。

这时,庞统给刘备出了上中下三策对付刘璋。刘备选了中策,将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引出了城,然后抓了起来,杨怀、高沛都没想到刘备一下就翻脸不认人,也没有任何防备,刘备利用了他们的信任,突然出手。

但是此后刘备的一招更狠:

“乃使黄忠、卓膺勒兵向璋。先主径至关中,质诸将并士卒妻子,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据其城。所过辄克”

刘备派出黄忠,卓膺发兵进攻刘璋。自己亲自率兵直奔关中,把益州士卒的妻儿扣作人质,引兵往涪县去。所到之处皆投降,不得不说,人质的作用真大!

为什么刘备两次误认为是诸葛亮(庞统一战就看清了)(6)

刘备

庞统终于看透刘备

在交战结束后,刘备便在涪城开宴会庆祝,此时庞统与刘备大吵了一架,庞统才发现刘备的虚伪。

在庆功宴上,刘备喝了点酒,得意地对旁边的庞统说:今天的宴会,真是叫人高兴!庞统却脸向下一拉,说:攻占了别人的国家,却这样高兴,这算什么仁义之师?

刘备听了大怒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不也是仁义之师么!快滚。”

为什么刘备两次误认为是诸葛亮(庞统一战就看清了)(7)

接着奏乐接着舞

庞统也不说话,直接就走出去了,过后,刘备悔恨了,认识到把话说重了得罪了庞统,就去把庞统请了回来,

于是刘备问他:刚才那句话,我们谁错了?庞统说:都不对的。

正是在这个时候,庞统才看到了刘备虚伪的一面。

为什么刘备两次误认为是诸葛亮(庞统一战就看清了)(8)

庞统

裴松之给出过解释:

谋袭刘璋,计虽出於统,然违义成功,本由诡道,事同乐祸,自比武王,曾无愧色,此备有非而统无失。

虽然计谋袭击刘璋是庞统提出的,确实是违背道德的,而刘备对此却幸灾乐祸,还自比周武王,也不知羞耻,这就是刘备的错误,而非庞统之过。但是庞统在后面却意外死了,这些事诸葛亮也就无从知晓了。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得出,什么道义、仁德,在刘备心中的份量其实并不重要,自己心中的那份野心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可以这样认为,刘备口内所说的“仁义”,其实只是他为了达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段而已,其目的也是很明显,就是在于称王称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