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豆本身具有高营养价值,可以有效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再加上其炒食后清脆利口,备受人们喜爱。几乎每年的春节期间,荷兰豆的市场需求量都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使冬季荷兰豆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春季荷兰豆。因此,研究冬季荷兰豆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饮食方面,人们更加注重绿色健康和营养均衡。荷兰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而且本身质嫩清香,备受人们喜爱,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基于此,将以云南省镇沅县九甲镇为例,分析荷兰豆的冬季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荷兰豆种植的管理技术(荷兰豆栽培技术)(1)

1九甲镇概况

镇沅县九甲镇地处镇沅东北部,哀牢山西南麓,面积约为198.5km²,其中耕地面积约为1451hm²主要以畜牧、核桃、茶叶、烤烟以及冬季农业为主,截至2017年末,全镇实现农业经济收入超过2.3亿元。为了抓好2018年九甲镇冬早蔬菜种植工,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在部署本镇冬早蔬菜生产之前,特针对荷兰豆的冬季栽培技术展开研究。

荷兰豆种植的管理技术(荷兰豆栽培技术)(2)

2荷兰豆的冬季栽培技术

2.1整地:在冬季荷兰豆播种之前,需要对种植区域进行深翻,并至少在阳光下晒地7d。此外,1hm²土地应按照2500~3000kg农家肥、20~25kg过磷酸钙以及100kg草木灰的比率施用基肥。对于施肥后的田地,进行整地起畦,一般情况下,畦的宽度不超过80cm,高度大约保持在30cm左右。

2.2播种:冬季荷兰豆在播种时大多选择露地栽培。九甲镇冬季气候相对温和,非常适合栽植冬季荷兰豆。在选择播种时间时,一般选择国庆节前后播种冬季荷兰豆,最晚播种时间不宜晚于11月上旬,避免次年清明期间,受气候影响导致冬季荷兰豆发生较为严重的白粉病。在播种过程中,首先起垄,然后开沟,沟深3~5cm,然后施底肥,每667m²施25kg复合肥加40kg过磷酸钙,播种后,每穴2粒,距离6cm,然后盖膜,盖膜后把膜从正中间划开,然后盖土把膜的开缝压实,土厚3~5cm。

荷兰豆种植的管理技术(荷兰豆栽培技术)(3)

2.3施肥

冬季荷兰豆在幼苗时期,第1次施肥一般选择15∶15∶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起到提苗基肥的作用。冬季荷兰豆在初花时期(播种后45d左右:,一般选择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在施肥过程中,最好选择水溶肥灌根,注意因地制宜配比肥料水的浓度。冬季荷兰豆荚果处嫩荚状态时,可以适当施加氮肥,从而确保冬季荷兰豆保持茎叶茂盛的状态,避免影响后期结荚。由于荷兰豆本身的耐湿性较差,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对田间的沟系进行及时清洗,避免因为雨水沉积产生内涝,导致荷兰豆的根系腐烂坏死,影响冬季荷兰豆的产量。

荷兰豆种植的管理技术(荷兰豆栽培技术)(4)

2.4除草、搭架

为了避免杂草丛生,影响冬季荷兰豆的正常生长发育。在荷兰豆的株高大约为10cm时,应对田间进行第一次除草作业;在荷兰豆的株高生长到30cm时,进行第2次除草作业。荷兰豆本身具有蔓生的特点,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对荷兰豆进行绑蔓管理。豌豆蔓茎柔软中空,易折断,所以生长到吐须时就要搭架。一般采用架竿与细绳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荷兰豆的株高大约为10cm时,按照1.5~2m的间距搭建木杆桩,木杆桩的长度控制在2.5m左右,插好木杆后开始拉主线连接所有木桩,栓主线的高度控制在2m以上,然后开始吊细线引蔓,将细线套住豆苗连接至主线上,后在苗高30cm后开始围线,之后再随苗长高围围线,一般要围4~5次。

荷兰豆种植的管理技术(荷兰豆栽培技术)(5)

2.5病虫害的防治

2.5.1根腐:俗称烂根,根腐病在冷浸田和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根腐病病症:感病后期根部变黑坏死,地上部分干枯死亡。防治方法如下:1选用前作非豆科的田块合理轮作。2齐苗后用30%噁霉灵水剂2000倍液淋1次根,7d后淋第2次预防。发现病株立即拔出,用恶霉灵、咯晴菌、敌克松、乙酸铜、福美双和多菌灵等药剂灌根。可选用下列药方进行治疗:福美双+敌克松+多菌灵灌根,共灌2次,隔5d后灌第2次。

荷兰豆种植的管理技术(荷兰豆栽培技术)(6)

2.5.2病毒病病症:叶片出现黄色花纹,叶片皱缩,最后出现坏死斑,整个植株枯死。防治方法如下。1:从出苗开始防治好蚜虫、蓟马、飞虱,可采用唑虫酰胺、呋虫胺、唏啶虫胺、吡蚜、噻虫嗪、吡虫啉、啶虫咪和丁硫克百威任选2~3种混合喷雾。药方1噻虫嗪+吡虫啉+啶虫咪。2:从出苗开始用药防治多次,每隔7~10d1次,一直到采收期,可选用下列药方防治病毒病:宁南霉素+氨基寡糠素+含锌叶面肥+芸苔素内脂药方。药方2:菌毒清+宁南霉素+氨基寡糠素+含锌叶面肥。

荷兰豆种植的管理技术(荷兰豆栽培技术)(7)

2.5.3白粉病症:从老叶开始发病,叶片出现白色粉状斑点,导致叶片发黄干枯,豆夹变小上黑褐色小点。防治方法如下。1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2抓好药剂防治,适时用药,发病前可用硫磺悬浮剂3000倍液,50%的醚菌酯3000~5000倍液,连续喷洒多次(第2次与第1次隔4~5d:。可选用下列药方进行治疗。药方1:氟硅唑+腈菌唑+三唑酮药方2:醚菌脂+多菌灵+腈菌唑。药方3:氟菌唑+多菌灵+腈菌唑。

荷兰豆种植的管理技术(荷兰豆栽培技术)(8)

2.5.4潜叶蝇

1合理布局,把潜叶蝇嗜好的瓜、茄、豆类与其不为害的作物进行轮作。2采用灭蝇黄纸诱杀成虫,在成虫始盛期末期,每667m²设15个诱杀点,每个点放置1张诱杀成虫,3~4d更换1次。3科学用药,在受害叶片有幼虫5头时,掌握在幼虫2龄前(虫龄很小时:喷施50%灭胺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加2%阿维菌素3000倍液防治。

2.5.5豆荚螟:1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以减少虫源。2适时喷药,在开花期预防白粉病喷药时,结合防治豆荚螟,防虫防病混合喷洒,用1%甲维盐3000倍液,或15%安打悬浮剂30000倍液喷雾防治。

荷兰豆种植的管理技术(荷兰豆栽培技术)(9)

2.5.6蚜虫

适时清除田间杂草。适时喷药,可选用0.32%印楝素乳油500倍液,5%烟碱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70%吡虫啉3000倍液、10%啶虫咪3000倍液、25%噻虫嗪5000倍液喷雾防治。

2.5.7地老虎、蛴螬:防治方法:用阿维毒死蜱颗粒或水剂兑水灌根,播种前要深翻晒垡减少虫源,水旱轮作可杀死把部分越冬害虫。无论防虫还是防病,必须在豆荚采收前10d停止用药,要有足够的安全间隔期。

2.6采收:供作鲜菜用的嫩豆荚或豆粒一般在开花后14~20d开始采收,荚仍为深绿或开始变为浅绿色,豆粒长饱满时为采收适期。若采收过早,品质虽佳,但产量低;若采收过迟,豆粒中的糖分下降,淀粉增高,风味差。一般软荚种宜稍早采,应在开花后12~14d采收;硬荚种以食籽粒为主,宜在开花后15~20d采收。

荷兰豆种植的管理技术(荷兰豆栽培技术)(10)

3保障冬季荷兰豆栽培生产的工作措施

3.1重视栽培技术的指导:为了提高冬季荷兰豆的质量和产量,九甲镇在镇农业服务中心设立了专门的技术指导小组,并整合村级农科员队伍,组成了4个技术指导小组对各村的冬季荷兰豆栽培进行技术指导。在技术指导过程中,九甲镇应采用“手把手、面对面”的工作方式,推广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宣导,通过企业技术员加强指导,达到减少农民损失、提高冬季荷兰豆产量的目的。

3.2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选好合作企业。为了确保冬季荷兰豆种植后的收购问题,九甲镇根据县级推荐合作企业,基于最实惠的原则,要求各村及时选定合作企业,解决农民荷兰豆种植的后顾之忧。确定合作模式。九甲镇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公司 村党支部 农户”“公司 合作社 农户”“公司 农村综合技术开发服务部 农户”等模式,在荷兰豆种植之前,便于对应的合作企业签订冬季荷兰豆的收购协议。

荷兰豆种植的管理技术(荷兰豆栽培技术)(11)

4结语

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冬季荷兰豆的栽培技术,通过整地、播种、施肥、除草、预防病虫害等技术手段,在确保冬季荷兰豆茁壮成长的同时,提高了其产量和质量,提高了农民的收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