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是当代最著名的中国导演,他的电影以黑色的隐喻为主要特点,在中国影坛占据了一席之地。

冯小刚电影的黑色幽默品质,这对于中国电影创造性地利用庞大的文学资源,将电影创作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创造出真正具有民族文化品格的黑色幽默电影具有很大意义。

“黑色幽默”这个词的使用最早起源于法国安德列·布勒东。

20世纪20年代布勒东发表《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之后,与其他先锋派艺术家阿拉贡、艾吕雅等人创办了一份名为《超现实主义革命》的杂志,拉开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序幕。

他们提倡非理性的文学创作方式,采用“自动写作”、“梦幻记录”、“绝妙的僵尸”和“黑色幽默”等非理性、非逻辑的表现方法,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黑色幽默风格电影特点(黑色幽默电影迅速发展)(1)

一、冯小刚的黑色幽默电影

20世纪90年代,王朔的小说很受电影导演的青睐,其作品被大量改变成电影。

正因如此,仅1988年这一年,王朔就有四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因此,1988年被人们称之为“王朔电影年”。

由王朔小说改编成的四部电影是:

米家山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顽主》,黄建新根据小说《浮出海面》改编的电影《轮回》,叶大鹰根据小说《橡皮人》改编的电影《大喘气》,以及夏钢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这四部电影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王朔的“痞子”式幽默——黑色幽默。这些影片利用当时大众对极“左”思潮的反感,联合大众对极“左”意识形态进行反讽,给大众提供了宣泄渠道,并对旧体制的价值观念和意义进行消解。

四部改编影片中,米家山导演的《顽主》最忠实于原作,当时票房也最高。

《顽主》的卖座表明了观众在一定程度上对“顽主”形象的认同。黄建新早期是一个很犀利的导演,但是到了80年代——充满变革的年代,旧有的价值体系分崩离析,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之际,黄建新已经变得宽容和平和了。

他的社会体验决定了他“必须”认同王朔。因为在这个年代只有“顽主们”活得如鱼得水、自由自在。

他们在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无情嘲讽地同时,用一种“爱谁谁”的生活理念填充着这虚空的城市。

黄建新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不能忽视这些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孤独、无助、自私、拜金主义以及罪恶。

《轮回》是对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反讽。

表现了中国当代经济得到发展、物质生活充裕后,人们的精神生活却飘忽不定的现象。

在当时被很多人认为违背了王朔小说《浮出海面》的精神,但电影评论界认为它是“对痞子作了改造,舍弃了痞子们的生活游戏,代之让痞子经过非人到人的轮回”。

相比其他三部电影,《轮回》在评论界得到了最多的肯定。

《大喘气》是叶大鹰的第一部作品,叶大鹰与王朔同岁,他们有相似的经历和生活圈子。

对王朔的作品持认同态度,所以自然而然的把王朔的小说搬上了银幕,并且和王朔一样,带着一种调侃和否定情绪。

而夏钢努力剔除王朔的调侃成分,更多着重于城市人的脉脉温情,并没有大喜大悲,但多少有一些“恶”的成分在里面。

尽管“王朔电影”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些影片的票房成绩却一般。

冯小刚看到了这一点,他的电影与王朔相比,淡化了政治倾向性,加强了娱乐休闲性和消费性,非常搞笑和逗乐。

因此,冯小刚的电影沿袭了王朔小说的调侃、戏谑和嘲讽风格,这种风格总体来说就是黑色幽默。

冯小刚贺岁片电影的“喜剧性”确切地说是一种“游戏性”,它是解构的一种手段。

当把什么都消解了以后,生活也变成了游戏,变成了非现实的荒诞。

黑色幽默风格电影特点(黑色幽默电影迅速发展)(2)

二、冯小刚部分电影分析

90年代中国电影唯一不能缺少的是冯小刚。

他的票房成就挽回了90年代末国产电影的市场。

其以贺岁片类型为人称道的首先是《甲方乙方》,即王朔和冯小刚暨《编辑部的故事》后再度合作的产物,而这次合作同时是两个人各自创作的深入发展,“深入发展”恰恰表现在黑色幽默品质的变异上。

《甲方乙方》是一部在中国农历年上映的贺岁片,用小品的方式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

影片将当代中国人的梦想和尴尬都做了喜剧化的处理,创意新颖,加上影片由国内一流演员(葛优、刘蓓等)出演,在电影市场上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你不是一个俗人》是《顽主》的续篇。

它的黑色幽默比以往更露骨、更荒诞、更恣意。

《顽主》的第一部续篇是《一点儿正经没有》,之后是《你不是一个俗人》。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你不是一个俗人》的题目就是对读者的吹捧,实质上是对读者的一种讽刺,这和当下的距离缩短了,说明王朔的黑色幽默比80年代时更加露骨和荒诞。

另外,小说中又增加了一个人物形象——吹捧大师,名字就叫冯小刚,于观和冯小刚带领马青、杨重,以及丁小鲁、刘美萍等人为人们继续圆梦。

首先,王朔直接把他的主人公命名为冯小刚,此时的冯小刚已经是社会名流,名利双手,王朔却把他和一个吹捧大师结合在一起,是借用冯小刚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意象性,挑战电影的权威。

在这里,王朔讽刺的不是冯小刚,而是这种公众意象,是拿公众开涮。这命名本身就具有一些黑色幽默色彩。

《你不是一个俗人》与《顽主》具有很多承传性,《你不是一个俗人》继承了原来的一些东西,它也是随意引用公众意象,经常引用领袖的话、政治话语、权威、神圣话语等等,很多名流、公众,甚至民意均被开涮。

丁小鲁在吹捧徐达非的时候,替刘美萍接话道:“你拿阿兰·德龙和徐达非比就不对了。

不是徐达非不比他差,而是他比徐达非根本就不如。”

本来刘美萍的吹捧就是比较不着调的——拿徐达非和阿兰·德龙相提并论,本身这就是对徐达非高看了,但是徐达非还不满意,非得要求自己高于阿兰·德龙不可。

此处既讽刺了徐达非没有自知之明,也调侃了阿兰·德龙这个明星。

“长江尚且后浪要推前浪,何况尔等?大千世界,各领风骚,今后真要看你们骚了”。

这里调侃了俗语和清代赵翼《论诗》中的名句:各领风骚数百年。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搞三六九等。你想啊,往往最不值得捧的人最需要捧,这牵涉到一个为什么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凡是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乐意奉送的”。

再如,“一直没出声的冯小刚远远的开口,语调深厚,充满深情,犹如赵忠祥播讲《动物世界》:

‘我每回都以极大的毅力才克制住自己不动声地喊出美萍的名字,否则就要脱口喊出:美!美!口齿多流利的人偏在这个词上结巴’”。

连播音主持人赵忠祥也成为其调侃的对象。

总之,《你不是一个俗人》的黑色幽默更具有现实性。说明黑色幽默随时随地的在颠覆当下,颠覆我们的立足之地。

黑色幽默风格电影特点(黑色幽默电影迅速发展)(3)

《甲方乙方》通过七个梦的实现,展示的是现实生活里的人复杂多变的欲望和人性的侧面。

他们首先张扬了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圆梦时代”,其次也折射出现代人的精神空虚与无聊。

谎言与真相:“烈士梦”的胖厨子知道了英雄不好当。“受气梦”的张富贵经常欺负他的老婆却反感他老婆的逆来顺受,圆梦后才领悟到屈辱的可怕,体会到妻子的难处。

“团圆梦”是讲姚远和北雁把他们结婚用的房子借给一对生离死别的夫妻,暂时圆了他们有个家的梦想。

这几个梦中,当事人都是信以为真,使得真假难辨,说假话是对方的需要,通过假话甲乙双方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从而使影片显得更荒诞,但是最终揭示的是真相。

欲望:

影片的七个梦反映出“否定自我”成为顾客的强烈欲望,渴望体验另一种生存方式,通过获得片刻的满足改变了他们的初衷。

“普通人梦”里的大明星唐丽君圆了当普通人的梦后,又很想过回从前的生活方式,成为普通人反而觉得失落。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隐喻了现代人的不知足、轻浮、说风凉话等等不合理的人性特点。

冯小刚是文学里的王朔,他的黑色幽默是别人无法模仿的,黑色幽默成为冯小刚讲故事的法宝,而且这种黑色幽默手法是成就他的高票房的因素之一。

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冯小刚的贺岁片电影便开始家喻户晓。《甲方乙方》是冯小刚按照商业规则操作的贺岁片。

作为电影导演,他不能像作家王朔一样,自由地施展意义的拳脚,只能在公众趣味和其他可能性之间寻找缝隙,必须让影片通篇洋溢着轻喜剧般的愉快和轻松。

但是整体来看,它还保留了一些王朔小说的特征,仍潜藏着荒诞和黑色幽默,是《编辑部的故事》的延续。

,